资本寒冬:疯狂之后的理性回归

去年第三季度国内创投领域投资案例数量达到顶峰,然后就开始走下坡路。

清科研究中心发布的《2016年上半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回顾》中称,2016年上半年共发生818起天使投资案例,同比减少超过30%,但投资金额基本持平,略有下滑。2016上半年中国创投市场共发生投资1264起,其中披露金额的1052起投资交易共计涉及金额584.95亿元人民币,案例数量下滑明显,然而金额总数下滑并不显著。从投资情况来看,无论风险投资(VC)还是私募股权投资(PE),投资案例数量相较于去年确实有所下滑。去年第三季度投资案例数量达到顶峰,然后就开始走下坡路。

事实上,2016年上半年,创投市场的投资金额没有发生斜坡式的回落,虽然出手的投资案例少了,单笔的投资金额却比以往要高。熊猫资本合伙人梁维弘认为,所谓“资本寒冬,其实是疯狂之后的理性回归”。

在资本动态演进过程中,作为追求剩余求偿权的股东,其权益的趋势将会怎样?换言之,5~10年后的股东,会起到怎样的作用,并如何取得与其作用相匹配的收益?在2016股权投资产业峰会上,各位专家给出了各自的见解。

资本寒冬,其实是疯狂之后的理性回归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投资不再高调

近两年,由于中国的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股权投资行业发展的不均衡、不平衡。由此带来的另一个改变是创业企业成功的门槛大大提高。

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总裁陈浩认为,“今天的创新企业面临的是已经成功的BAT,他们仍然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仍然有巨大的资金储备,还有很强的增长、管理的能力。在这个时候跟他们竞争或者在他们夹缝当中怎么生存,这是初创企业需要面对的问题。对于成长中的企业来讲能够找到一个好的创新模式,能够有盈利模式非常重要。”

经济形势的变化对创业团队的要求越来越高,包括探索新模式的能力,带企业走向盈利的管理能力,还有组建团队的能力等等。

“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VC、PE这个行业在过去两年是无序发展的状态,组织的分裂在去年尤其之多。另外大家竞争的方式几乎完全是同质化竞争,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估值被大幅度提高,融资周期缩短。”陈浩坦陈,投资节奏不应过快,投资理性要逐渐回归。

任何一个投资机构,都应该有一定的战略和策略眼光。陈浩认为,长远的投资心态、自身的坚持、专注度等,都是建立品牌、增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我国科技创新的历程,经过了政府主导人才下海的阶段、精英创业阶段和今天的“双创”阶段,创业的主体从过去的精英、海归变成了普通的大众。“你可以是大学生、公务员、白领,甚至下岗工人都可以加入到这个队伍当中来。”亦庄产投的总经理唐雪峰说。

作为一个国有平台,如何在双创里面提供服务?唐雪峰认为,要从两个角度来服务创业企业,一个是引导示范的作用,一个是环境营造的作用。

全方位提供服务

“其实,在创业过程当中的创业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做项目的创业者,另外就是投资型的创业者。”唐雪峰说。这两种创业者的需求都是资金、项目、配套的资源和服务,国有的投资平台也应该着力在这三个角度提供服务。

去年在整个资金市场供应,尤其是民间的资金热情相对不足的时候,各地来自财政的支持增多,政府、园区的资金供应聚积起来。“现在政府的资金转变了以前的投资方式,以前是以财政的补贴等等为主,现在转化为股权投资的方式,通过基金,尤其是一些母基金的引导基金来支持整个产业环境的营造,包括拉动社会投资。”北京昌平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颖说。

王颖认为,政府资金的主要作用在于其更关注的是价值投资,相较于传统的专业化的市场化投资机构会更多关注财务性收益,“我们更多想去营造一个良好的长期可持续的产业生态环境”。

而近两年投资行业出现的大玩家保险公司,则又有不同的投资标准。“我们还是看行业,我们会看一个增长比较快的行业。”国寿投资直投部投资总监顾业池说。所以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国寿基本上把注意力放在了健康、医疗等领域。

另外,行业的竞争格局要比较明朗,“我们选中的行业一般都还不会是混战阶段,看重的企业也是成长比较稳健、已经有稳定盈利的企业,对于个别我们非常看好的企业,可能出现短期的战略性亏损,我们也一定要搞清楚他有没有确定的盈利模式?为什么亏损?消除了亏损原因之后,是不是会活起来?”顾业池介绍经验时说。

展望喜忧参半

其实在产业变动的时候,对于投资机构来讲是一个新的机会,因为行业的转型需要服务机构,分享转型成果的时候其实造就了更多成功的普通合伙人(GP)团队。

“相信本土的投资团队一定会走得越来越好,在国际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当然从行业短期和长期这样的角度来看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华软资本总裁、董事江鹏程在展望投资行业前景时说。

“从国内角度来看,虽然国内经济是‘下台阶’,实际上经济总量是不断上升的。我们的市场、消费、财富积累在全球来说肯定是最快的。在这个情况下我们中国的企业家、资金运用方,一定会走向世界,这个市场肯定会成熟起来。”韦莱稻悦中国区投资咨询业务总监温易明分析。

“从全球来看,在全球化的时代资金是没有国界的,我们在追逐最高的回报。在这个情况之下,很多的海外投资者在看中国机会的时候其实也是需要用到我们中国的GP和投资人员,这给我们的GP创造了很大的机会。”温易明相信,未来整个中国的投资环境会越来越好。

然而,澳银资本董事长熊钢却认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并不像我们想象中有那么大的空间,因为整个地球的物理空间有限,实体空间永远是有限的,整个全球经济都有天花板。”

“现在实体经济有8万亿元规模,但是虚拟经济的规模,即金融资产交易的规模已经达到5000万亿元规模。虚拟经济的增长速度过快,实体经济的增长速度并没有那么快,其间就会有泡沫产生。”熊钢说。

另外,与美国和澳洲的管理机构比较起来,中国创投的基金管理技术还有待提高。“要将基金的治理始终放在第一位。中国的GP距离国外的GP还是非常远的,我们是否能追上?取决于机构的态度和素质。态度、习惯、方法和机构的经验组成机构的体系,所以态度如果不对,可能就没有好的结果。”熊刚认为,中国GP的未来,很难给出一个非常乐观的结果。(实习编辑:紫陌)

原文发表于《中国科学报》 (2016-08-16 第7版 产业)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