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路边野餐》女主角郭月:我有参考伊能静的表演

界面新闻   2016-08-15 11:19
作者:巴塞电影 ·

她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却做了一名演员。她在《路边野餐》的戏份只有一个镜头,却成为电影女主角。她被很多人说像周迅,像郝蕾,但她只想做自己。她就是郭月。一个努力,自信,潇洒的女孩,在职业演员的道路上大步向前。

近日,巴塞电影记者对郭月进行了专访。不仅聊了《路边野餐》,也挖掘出她之前出演的《女导演》,最近主演的《何日君再来》等电影的幕后秘闻,更深入交流了她对电影的喜爱。让我们一起来通过访谈了解《路边野餐》拍摄幕后的那些鲜为人知的趣事,走进这个性格直爽的可爱女孩。

会给自己加戏的“卖风车大姐”

巴塞电影:和你聊《路边野餐》这部影片,一定离不开那个长镜头。因为你只演了那一个镜头,戏全在里面。拍摄的时候大概用了三天?

郭月:有排练。排练大概也是三天吧。我在那待了不超过八天。

巴塞电影:排练主要是排练哪方面?台词?走位?

郭月:我那部分台词除了导游词外很少,也有几句是即兴的。和非职业演员搭戏。比如那个卖风车的大姐。她挺“刁难”我的。在排练的时候从来没和她练过台词,拍(片中)那一遍的时候她突然说“这个风车要五块钱”,我没有五块!我只有三块,然后我才跟她砍的价。然后她还给自己加了一句“这是小孩玩儿的”,我不知道她为什么这样,很突然。于是我就说“我喜欢”。当时是有一点意外的。效果还挺好的。

洋洋和卫卫的感情

巴塞电影:那个长镜头后来又拍了两遍,和片中采用的第一遍相比,有什么区别?洋洋和卫卫的情感更浓了么?

郭月:在后两遍我应该是加了一些动作。最开始拍第一遍的时候毕赣跟我说“你是不喜欢卫卫(余世学)的”,我在生活中应该也不想喜欢余世学(笑),他老跟我说话,我尽量回避他。所以第一遍演的时候我的情绪是深入骨髓的,就是呈现出的这个状态。甚至在演到后面系红布的时候我都觉得我对他有点儿太好了。不应该对他那么好,有那么一个看似圆满的结尾。后两边的时候洋洋跟卫卫的感情其实没有增多,只是我加了一些动作来配合他。

巴塞电影:比如说?

郭月:我就怕你问“比如说”,因为我忘了(笑)。

巴塞电影:演的时候都是即兴加的动作?

郭月:对。从我买完风车到看到卫卫的那一条路,摄影机一直跟着我。我觉得有点干,当时就加了一些动作。

荡麦梦境

巴塞电影:毕赣说那个长镜头后面还有20分钟,剪掉了。后面的戏和你还有关系吗?

郭月:没有关系了。本来电影最后一场戏他有叫我回去补拍。最后一场戏是在火车上,我现在还记得剧本的轮廓:洋洋在火车上……就是陈升的那场戏。

巴塞电影:这场戏很重要,是电影最后一个镜头,火车上出现了倒走的时钟。让人感觉很触动。并且荡麦是一场梦,那么梦的结束在什么地方呢?梦中卫卫说在火车上画钟表,被老陈坐火车遇到,有种“梦境涌入现实”的魔幻现实主义感觉,就像今敏的《红辣椒》。你是怎么理解的?

郭月:我的理解是现实和梦境的交错。这个镜头好似说明荡麦真实地存在,但这个镜头又那么虚幻,好像又说明那个地方是假的,说不清。感觉是现实和梦幻的碰撞。

巴塞电影:如果是你拍最后那场戏,感觉又不一样。

郭月:如果我演的话导演都不一定会告诉我旁边有一个表在动(笑),可能陈升演的时候也不知道。当时如果我演的话我就是一个不去解读的演员心态,认为:我要去凯里,这是我在去凯里的火车上,我有点想卫卫,甚至有点害怕。有点像《颐和园》里余虹从图们到北京,她笑得很开心,但一开始也是忧伤的,表情有个变化。

巴塞电影:拍戏时你知道荡麦这段是梦境吗?

郭月:没有。要不就我记性差(笑)。我只是始终知道合作的演员是非职业演员,表演要不留痕迹,特别写实。我有参考《南国再见,南国》里伊能静的表演。

一张工作照

巴塞电影:这张工作照中,你穿的衣服和电影中迥然不同,比较华丽。谈谈这张工作照的幕后吧。

郭月:这是在上一个台阶。这边是我们住的那个卖风车的(非常有心机的)大姐的民宿。这边是凉虾摊,是陈升和卫卫吃粉的地方。顺着台阶往上走就是我的裁缝铺了。照片应该就是排练的时候拍的。我中途出了一下剧组再回来,排练时间没有他们久,他们一开始是摄影机配合排练了挺久的。差不多半个月左右。

巴塞电影:这件衣服是你自己的吧?

郭月:对啊。

巴塞电影:电影里的衣服是导演给你选的吗?

郭月:对。导演有准备,我也有准备。这件衣服是我当时拿过去的,当然被PASS掉了没有用到。但这件衣服看起来也挺迷幻的,很多人都喜欢这件衣服。(巴塞电影:南特影展《路边野餐》官网头图用的就是这张。)国外尤其喜欢这张照片。这张照片连我修的空间都没有就被人拿去用了(笑)。

洋洋是平行时空中的陈升

巴塞电影:《路边野餐》中荡麦这场戏,除了陈升外,张夕,卫卫,酒鬼都有身份映射,只有洋洋没有。你是怎么看待洋洋这个角色?

郭月:我跟导演后来有讨论过。最开始没有那么多解读,导演也没有跟我解读那么多,导演就跟我说洋洋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姑娘,可能有他喜欢的女孩的某种标准在里面。我和导演认识几年了,我就大概懂了。后来一直到演,我想的都是行动:我是一个可爱的姑娘,是一个傲娇的姑娘,是一个要去凯里的姑娘。我是不想跟卫卫谈恋爱的一个女孩。我和陈升在拍戏的时候有一种莫名的心灵上的感觉,他对我也有一种感觉。(巴塞电影:两个人通过卫卫连起来了。)对,我们之前都没有沟通过。就是通过毕赣跟我讲陈升这个演员之前的一些事情,还有我看过《金刚经》,我已经非常喜欢他了,有点崇拜了。他前几天跟我说他和我演戏前几天看了《女导演》,可能他对我也不讨厌(笑)。所以有这种感觉。在文本上面,综合毕赣跟我说的一些话,还有我自己的思考,应该这两个(洋洋和陈升)是同一个人。洋洋在荡麦这个部分陪伴陈升,这是毕赣一种浪漫的说法。洋洋在前后都没有出现,没有前世后世,可能因为他们本来就是一个人。他们俩跟卫卫之间存在关系,卫卫对洋洋是依恋的,对陈升可能是渴望保护的。都是他生命中非常亲近的两种情感体现。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胡说,但感觉挺有道理的(笑)。

巴塞电影:很多观众最不理解的就是:洋洋为什么要到对岸去再回来?她去对岸的目的是什么?只是为了去买风车吗?

郭月:她就是想躲开他吧。其实我当时也没有想。我也许是一个懒惰的演员,想的就是行动。太深刻的东西不考虑。之后别人不让我解读我也不会去解读。但我很喜欢解读别人的片子。后来稍微想了一下,有很多原因。首先她想去买风车,因为那个地方只有那一个摊是卖风车的,她想玩。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躲开卫卫吧。“你不是骑摩托车吗?那我坐船。你还能把摩托车放在船上吗?”

巴塞电影:不过卫卫又锲而不舍地跟去了。卫卫一直很执着地去讨好洋洋。

郭月:我觉得我当时已经有那种感觉了,其实洋洋当时是挺舍不得卫卫的。“我可能是为了你好才对你冷一点,省得你更爱我,因为我会离开我们的家乡。”尤其是我们在桥上走的时候,我用风车的棍子敲那个东西(桥栏),我又听到背景音乐,乐队在演出。是《伤心太平洋》吗?(注:洋洋在桥那头和卫卫会合时乐队排练的背景音乐是《伤心太平洋》,洋洋过桥时背景音乐是《公路之歌》)我都快哭了,感觉特别舍不得他。但越舍不得他越是不想看他,不想理他。

系错扣子的衣服&导游词

巴塞电影:有的观众还注意到你在船上系衣服扣子的时候系错了。是太紧张了吗?

郭月:那倒没有。我经常系错扣子(笑)。所以我也是下意识检查了一下,低头发现果然系错了。一直都是错的吗?都没有系回来吗?(注:确实是自洋洋在船上系错扣子后,一直到走回到岸这边,衣服扣子都是系错的状态。直到镜头跟着张夕走到乐队演出处,洋洋的扣子才改正过来。)

巴塞电影:洋洋在船上背导游词,背着背着停了一下,画外音响起了卫卫背导游词的声音。这个声音应该是后加的,拍摄时听不到吧?(郭月:听不到。)但你知道会听到吗?

郭月:我只能负责任地说我真的不记得了(笑)。我只记得:我知道他在那,我应该象征性地看她一眼。假装看他一眼,让他不发觉地看他一眼。我当时也在想,观众可能会理解成我在看别的地方。但不管怎样我要往桥那边看一眼。

《女导演》:一直没敢给父母看

巴塞电影:谈谈你的第一部作品《女导演》吧。它是一个用DV拍的伪纪录片。剧情很狗血形式很新颖,把狗血的故事拍出不一样的感觉。当初为什么会演这个片子?

郭月:我第一部作品其实不是《女导演》,是别人看不到的一个片子,08年的长片作品。《女导演》这个片子,我是先给明明(注:《女导演》导演兼主演杨明明)拍了毕业作业《我心深处》,那时候她有点心情不好,我在香港买了一个很便宜的佳能DV,我特别喜欢拍东西,就拿DV约她出去玩,去了天安门。就是《女导演》后面黑白的部分,就是那时候我拍的。我们也互拍,什么也没想,就是拍着玩。

巴塞电影:应该是2010年。电影片尾有个镜头,是在地铁上,车玻璃上有写:“今日已消毒,2010年4月11日”。后来呢?

郭月:后来明明写剧本。但不是完整的剧本,她想象了一个故事。那时候是2012年了,一个夏天,我在排练话剧。她突然来找我,说我拍你点东西。其实一开始我不知道这是剧情片。其实《女导演》前半部分有些话是真的,是我自己在自我表达。当天下午的时候我就知道这是个剧情片了,因为她有让我演。下午那场戏,她就跟我讲剧情了:“你想象一个男的跟咱俩都好,他打来电话……”然后就演。之后她就跟我说要拍这个片子,每天给我一些大概的细节,排练很久。

巴塞电影:排练时的台词会用到正式拍摄吗?

郭月:如果我记得住的话就用。很熟悉的朋友都说我和“月月”(片中的角色)很像,说话的方式很像。因为那就是最自然状态下的表演。但我还是认为她跟我不一样。我没有她那么可爱,勇敢,没有那么敢作敢当。所以有一些台词是我融入那个角色之后说的,我也不知道是我说的还是角色说的。

巴塞电影:是否会有很多人会误会,以为你演的就是自己?

郭月:对啊!尤其是我。我演的是一个有道德问题的(角色)。所以这个片子我一直都没敢给父母看。很怕他们当真。那段时间还有一点困扰。(巴塞电影:会有很多人误解?)会有啊!到现在也有人觉得是纪录片。前几天我看到一个小学初中男同学,说“郭月真是太不容易了。”我问为什么?他说他看了《女导演》,觉得“演员背后真是挺可怕的(笑)。”很当真。

巴塞电影:这个片子对你挺有意义的,很多人通过这部片子认识了你。

郭月:对。这个片子也是让我确立了信心。还是要感谢焦雄屏老师。她对我有非常大的肯定,肯定到我已经飘了。

巴塞电影:焦雄屏老师的这种肯定是否是对片中展现女性地位、现状等女性主义方面的肯定?

郭月:她主要是肯定我漂亮(笑)。肯定我的演技。我当时都不知道什么是演技。《猪肉与月亮》:艾丽娅老师对我太好了

巴塞电影:《猪肉与月亮》是北京电影学院的毕业作品,还入围了FIRST。你是怎样参与到北电的学生毕业作品中去的?

郭月:是杜晓雨导演。我们也是朋友,认识没多久他就给我看了剧本。我看了之后就觉得艾丽娅老师特别适合演母亲的角色。后来杜晓雨找了艾丽娅后才来找我的,可能觉得我俩搭戏比较有意思。就拍了。

巴塞电影:这个短片有些没头没尾,像生活中的碎片一样。你对演的这个角色如何理解?

郭月:这个角色不是特别有挑战,但在那时对我的演技有挑战。那时候我没有什么表演经验和面对镜头的经验,是在那个戏之后拍了一个电视剧才形成的。角色没什么不好理解的,很简单,故事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主要是我演技的问题。虽然和晓雨是好朋友,但磨合得不是很好。而且我第一次和小时候就知道的女演员合作真的有点紧张。她真的对我太好了。我拍在厕所洗澡倒水裸露的戏非常冷,现场只有她不断拿毛巾被把我盖上,有十几次,因为拍了很多条。都是她亲手给我盖的。那要是个长片的话,我的表演应该会好一些。因为前边心理和磨合有点问题。

《何日君再来》:开心的“四大金刚”

巴塞电影:最近FIRST青年电影展在西宁如火如荼举办,你跟FIRST也挺有缘的,主演的《猪肉与月亮》曾经入围FIRST,还是开幕影片。最近你主演的《何日君再来》也是FIRST创投会的项目,非常坎坷才开拍,刚刚杀青吧。(郭月:五月二十号杀青的。)你是怎么参与到这个项目的?

郭月:我是去年十二月和王飞在CIFF颁奖礼上第一次见。他也看过我好多片子,虽然我没好多片子(笑),但他基本都看过,因为这些片子基本都投到CIFF展。然后我就去拍了《超少年密码》。那时候他一直在联系我。但《超少年密码》拍摄时间不断地往后拖,杀青杀不了。(巴塞电影:没有办法演下一个戏,最后他还是等了你。)对。等了好像十几天吧。我也挺难受的。我觉得王飞导演愿意跟你磨,调动你的情感。之前他跟我讲了很多三晴这个角色的原型。发给我一些他自己很私密的情感经历,有点洗脑我吧。

巴塞电影:听说你在剧组里被起了个昵称叫“郭福霞”。跟大家相处是不是很开心?

郭月:这个你都知道(笑)。很开心!真的挺开心的。我和彪哥,张迅老师,刘政凯老师,蒋中炜老师四个人,他们三个男的我一个女孩,我们四个在一起就是四大金刚,到哪都有团伙的感觉(笑)。

巴塞电影:你演的角色好像又是一个桀骜不驯的,和一个将要结婚的男人发生关系的女孩。有点像《女导演》中的“月月”但是又不太一样。接这个戏的时候会不会对这种角色有所顾忌?

郭月:我觉得我现在还没有积累到那种程度。我还是要积累。只要是好的剧本,哪怕角色会有一点类似。其实洋洋和《女导演》的角色也有点类似,我觉得毕赣因为这个才找的我。但是剧本不一样,角色只是有一些相似的地方。可能我演的角色都有一点傲娇,也不知道为什么(笑)。我本人并不是很傲娇。可能是我不笑的时候很凶。(巴塞电影:由内而外地给人“这个人不好惹”的感觉。)如果欺负我的话我是不好惹,平时还好(笑)。伯格曼是一个神,到电影院看大片睡觉很开心

巴塞电影:你的微博地址是“bergemansaveme”是不是很喜欢伯格曼?

郭月:对。(他对我)是一个神吧。

巴塞电影:你还曾去中国电影资料馆看《蓝色情人节》《烈火情人》,谈谈你喜欢的电影和导演吧。

郭月:我可能不太“与时俱进”,都是抱着之前喜欢的人。最喜欢的就是伯格曼。你说起这个我突然想起好多事情。在电影资料馆看过伯格曼影展,那好像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中国有伯格曼影展。是奇爱博士在讲,09年四月份的时候。看了伯格曼所有的片子,当时就觉得身心承受不了了那种感觉(笑)。又热又强烈的情绪,我完全可以体验到,还可以投射到生活中。感觉自己已经神经病了(笑)。

巴塞电影:电影情绪感染了你。

郭月:对。伯格曼的片子有很多符号,像《假面》,他自己也知道是一部比较实验的新潮的电影。像《沉默》《冬日之光》啊好多人说看不懂。其实真正看不懂的是他自己想让人看不懂的,想做实验的电影。像《第七封印》,《野草莓》也有一点点。还有《假面》。更多其他作品,我觉得太好看懂了。它就是一件事,大家不断说话表达,只要你听得进去,有什么不懂的?可能就像张献民老师说的“八分钟电影”,八分钟你已经睡了你当然看不懂了。不喜欢没办法。我还特别喜欢法斯宾德,塔可夫斯基。(巴塞电影:好像都是“比较好睡的导演”。)我就睡不着。我看别的特别容易睡。我在电影院看大片特别容易睡,特别享受。我经常看大片故意去睡觉,很开心。

巴塞电影:但你看这种人们口中的“大闷片”,却很投入。

郭月:对。就是情绪直击到我心脏了,跟着所有的身体反应、心理反应都产生了。

巴塞电影:有没有自己的“个人影史十佳”?

郭月:有想过我喜欢什么,但没有排列。虽然我是处女座,但从来没有1到10整理过,这个太难选了。但有几部是非常喜欢的。像伯格曼的《呼喊与细语》《沉默》,塔可夫斯基的《牺牲》,法斯宾德我最喜欢的是短片《R先生为什么疯狂地杀人》。那个太疯了。一开始非常沉默,但突然间R先生就杀了所有的人。也很写实。法斯宾德喜欢戏剧,但那个不一样。国内就比较喜欢娄烨,《颐和园》。

商业片和艺术片的界限在未来一百年,五十年,十年可能会消失

巴塞电影:你演的作品有各种类型。电视剧有《超少年密码》《急诊室故事》等,电影有《女导演》《诡打墙》《路边野餐》等,伪纪录片、商业鬼片、文艺片都有。评价也褒贬不一。接戏的时候最看重哪点?

郭月:文艺片的话我比较看重这个角色对我有没有挑战,现在是这样的。还比较看重导演,特别在意跟导演的沟通。我也很想了解即将和我合作的导演(拍戏)大概是什么方式,我都会去问他,他会跟我讲。我就大概知道这个戏我会不会演得舒服。其实这两方面是缺一不可的。如果我跟导演沟通不好,这个剧本角色再好的话……我现在属于还是需要人引领的阶段。他如果不引领我我很容易演得不好。接一些商业片的话……其实《诡打墙》剧本没那么烂,拍出来会受到很多条件的影响。之前有拍一部分,我觉得潘辰演得也不差。后来剧本是游松导演和艾丽娅老师在现场沟通特别多,有点像我们拍学生作业那样最纯真的创作状态一样。但这个盘子凑起来之后不一定是那么好的。

巴塞电影:今后你还是会商业片文艺片都会接?

郭月:对。我觉得这个划分是逼不得已的,你要说小众电影和大众电影是有区别。但商业和艺术的界限在未来一百年,五十年,十年可能会消失吧。所以我没有这个界限。

巴塞电影:《路边野餐》肯定不是你拍的最赚钱的电影,相比最近的《超少年密码》电视剧,受众也很窄,人气也不高。但却是业内口碑最好,评价最高的。《路边野餐》给你带来什么变化?与以前不同的地方?

郭月:很多地方,任何地方。其实变化没有那么翻天覆地。对我来说《路边野餐》应该不是我的一个巅峰吧,那这个峰有点矮了吧。但肯定有一些变化,是别人觉得的更多事。我自己还好。我住什么房子还是住什么房子,我每个月花多少钱还是花多少钱(笑)。(《路边野餐》让)有一些人不知道我的人看到我了吧。但我觉得看到我的那些人其实也不是在我意料之外的人。仍然是有情怀的人,本来会关注文艺片的人。我并没有吸引其他行业或其他跟我们三观不一样的人。所以这不是一个巨大的变化。我自己的个人心态更没有什么变化。不会执导 但可能会”执导“照片

巴塞电影:你是学导演的,但却做了演员。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和本子,有没有想过再去导演自己的作品?(郭月:别人的本子还是自己的?)都可以。只要你觉得合适。

郭月:我应该不会写本子。杨超老师是我的老师,他给我的剧本的分一直很低。70分上下吧(笑),包括我最后写伯格曼和希特勒心态的论文,他给我的分也很低。

巴塞电影:有其他的合适的本子呢?也有投资人,也有机会导演。你会不会手痒,会不会想弥补未能导演电影的遗憾?

郭月:没有。因为之前有过。其实有好几个找我的,我小学同学开玩笑一直管我叫“郭导”(笑)。听起来有点尴尬,因为我早就不会接受这个身份了。除了大学四年有一点拍短片,排话剧,小品的经验外,真的一点都没有。兴趣……我觉得得年纪再大些。因为我觉得导演太累了,我不想去拼我的容貌,去损害自己的睡眠。在我的观念看来这是不值得的。肯定有很多人都不同意,但我是这么想的。

巴塞电影:所以未来你“演而优”到一定年龄、资历后,有没有可能“则导”?

郭月:导的话,你说拍照片拍平面是不是导?我现在对平面特别感兴趣。我觉得一个平面摄影师无论是拍艺术的还是商业的,他都是一个导演。拍商业他要负责所有的场景,模特的服装,化妆各种。艺术的话像概念摄影那些更是像一个导演,只不过他的作品是平面的。我对拍照片特别感兴趣,而且不需要跟那么多人沟通,我自己去想就可以。电影导演跟所有的画家,舞蹈家,歌唱家不一样。

巴塞电影:也就是说我们未来没什么可能看到一部电影标着:A Film By Guo Yue ,但是有可能会看到一张照片上面写着:Photo By Guo Yue

郭月:对。后面“Photo By”这个我听你说都觉得比刚才那个兴奋得多。

我应该一辈子都不会

成为我讨厌的某一种人

巴塞电影:那我们也期待早日看到你的平面作品。访谈接近尾声,最后想问你,你最喜欢自己哪一点?最不喜欢自己哪一点?

郭月:最喜欢自己离自己远一点(笑)。开玩笑哈。最喜欢自己哪一点?嗯……我感觉我应该一辈子都不会成为我讨厌的某一种人的样子吧。我宁可去死。最不喜欢自己啊,经常好心办坏事。我的思路可能有点复杂,顾及的东西太多,有可能办一些错误的事情。也可能太幼稚吧。

巴塞电影:如果有机会,想对五年前拍《女导演》的自己说什么?

郭月:嗯……那是2012年,我想对自己说:那样活着挺好的。没什么问题,也没有再好也没有再不好了。

巴塞电影:最后,想对五年后有可能成为大咖级明星的自己说什么?

郭月:一定要多看书。沉静下来。

巴塞电影:非常好,谢谢!

采访/整理:汪金卫

摄影:苏爽

剪辑:杨爽

未经许可 /严禁转载,合作事宜请联系微信menglu-wh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