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edia】如果不提《诛仙》,《青云志》也许还过得去

界面新闻   2016-08-05 09:48
作者:文创资讯 ·

7月31日,姗姗来迟的《青云志》终于开播了。有人说,它是一股清流,挽回了这个暑期档“奇幻剧”的最后尊严;也有人说,它还是很辣眼睛,选角不符,还一言不合就要改剧情是闹哪样。不过,《诛仙青云志》首播收视率就达1.352,轻松拿下当日同时段播出电视剧收视率冠军,足以证明该剧的受关注度。

《青云志》改编自萧鼎所著的小说《诛仙》。该小说自2003年在网络连载,2006年在台湾出版,2007年被改编为同名网游。凭借天马行空的想象和恢弘的叙事,《诛仙》在网络时代俘获了一大批书迷和游戏迷。《诛仙》改编成《青云志》,其风格延续了《仙剑奇侠传》《古剑奇谭》《花千骨》等一系列知名剧集的东方奇幻风格。

客观来讲,同是奇幻剧,与宫廷风格的《九州天空城》和西方魔幻风格的《幻城》比起来,《青云志》的美术风格看起来还是比较顺眼的。然而,《青云志》尽管拥有大IP《诛仙》,其整体制作看起来却还是有点匆忙,缺乏值得推敲的细节,没能实现自《仙剑奇侠传》以来奇幻剧在制作上的突破,这多少让人感到失望。

选角惊喜不大,陆雪琪尤其失败

正如龙女和小恶魔之于《权力的游戏》,成功的改编剧集,离不开让人拍手叫绝的选角。《青云志》最重要的三个角色张小帆、碧瑶和陆雪琪分别由李易峰、赵丽颖和杨紫扮演。

如果用金庸武侠人物类比的话,原著中的张小帆很像是郭靖和令狐冲的混合体,资质普通,心智坚定,际遇复杂,出身名门正派却与魔教有扯不清的关系;而碧瑶则和任盈盈一样同为魔教老大的女儿,却爱上正派弟子,而且痴心不改。李易峰和赵丽颖都曾分别凭《古剑奇谭》和《花千骨》大火,他们的古装扮相颇佳,由他们俩出演张小帆和碧瑶,算是中规中矩的选择。

不过,杨紫出演陆雪琪,却是从一开始就受人质疑的。从目前播出的剧集来看,杨紫的陆雪琪确实与原著中青云门下小竹峰一脉年轻一辈里最受瞩目的高冷大美人有差距。就像有网友指出的那样,“她不是不好看,演技在新生代中也算是可以的,只是不适合这个角色。”原著小说中,陆雪琪刚出场时一身白衣,空灵清绝,看人也是“冷若冰霜的一瞥”。美人即便这样的冷,但在青云门七脉会武上还是“吸粉”无数,引无数弟子尽折腰。杨紫要还原这样一个角色,确实难度很大。

改编可能挺大,剧情弱化小说主题

电视剧因为艺术表现形式的限制,在改编的过程中往往会牺牲掉小说的复杂度。《诛仙》小说架设的是一个修真的世界。正统修真的青云门、天音寺和焚香谷三足鼎立,三派各自抱持自己的修真法门,虽同为正道,但有门派之见。魔教则又是另一种与正道截然不同的修行方式。男主角张小凡因为从小的特殊遭遇而佛道双修,同时拥有魔教至宝。这样一个复杂的角色设定,正是因为小说要反复探讨的问题是“何为正道?”

《青云志》未用《诛仙》的名字,大概不会照搬原著架设的世界观。从湖南卫视已经播出的剧集来看,《青云志》前两集较紧凑地交代了“草庙村惨案”、“青云门拜师”两个重要情节,剧情基本按照原著小说的走向展开。但草庙村惨案中关键人物之一的天音寺和尚“普智”却完全不是和尚造型,给张小凡传授佛门修行法门的时候也删去了记诵口诀的情节,直接改为传送内力。与此同时,碧瑶和陆雪琪两大角色在第二集结尾匆匆登场,比起原著的登场时间大大提前,由此推测,电视剧大概会强化感情戏,把《诛仙》变成一个修真背景的言情剧也不是不可能。

花了大价钱的特效,看起来还是5毛

从金庸武侠,到古龙武侠,再到仙侠,武功招式一直从有招走到了无招,最后天地感应,御风而行,驱使万物。小说的描写越来越神乎其神,然后电视表现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如何在没什么招式的情况下,加入恰当的特效,展示角色的法力和魅力,这大概是所有“修真类”或“仙侠类”电视剧的必修课。

据闻《青云志》的投资高达2.8亿,其中5000万花在特效上。从实际效果来看,这样的投入还是撑不起一部长达50集,并充斥了各种上古神兽、神兵法器、逆天阵法的修仙剧。于是,在前两集中,青云门的著名景点“虹桥”看起来毫无气势,还与背景有点脱离;上古神兽“水麒麟”则没什么仙气,看起来有点僵硬。至于招式的表现,人物造型与法宝的设计看起来也是能省就省,完全达不到徐克《蜀山传》中孤月大师和月经轮那样的契合度。

不过,对比《权利的游戏》前四季平均每集600万美元的投入,第五季平均每集800万美元的成本,第六季平均每集高达1000万美元的制作费,也许本来就不该期待《青云志》成为一部世界观恢弘、细节值得一再玩味的东方奇幻经典。《青云志》毕竟仍然是国产电视剧快餐时代的产物,观看它的正确姿势大概就是不要去联系原著小说的世界观、角色塑造和各种“脑洞大开”的情节。什么时候中国的奇幻剧不再动不动就拍50集了,也许才会出现让“原著党”和普通观众都满意的经典吧。

本文为“文创资讯”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文创资讯微信(ID:chuangyi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