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沃旗舰车型,你为什么不愿意买?

界面新闻   2016-07-08 09:44
作者:话车点睛 ·

我驾驶着XC90 T8穿梭在城市中,手指在9英寸的触摸屏上滑动,找到音乐体验页面,选定独立舞台,歌曲《replay》的声音从Bowers & Wilkins音响的19个扬声器中一起出来,低音饱满,高音自然上扬。手掌中握着由Orrefors水晶品牌打造而成的档杆,温润的触感始终伴随着我。利用座椅的多向调节功能,让腰部和大腿获得更多支撑。车辆的空气悬架过滤掉路面上大部分震动……在和XC90共度的几天几夜中,许多产品上的细节打动着我。

然而,我脑海中始终有一个挥之不去的疑问:作为沃尔沃旗舰车型的XC90,为什么在中国卖不好?

 

【大洋两岸,销量表现冰火两重天】

近日,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再次登上头条,不过这次故事的主角中还有沃尔沃的XC90,沃尔沃搭上有着十项全球之最的张家界玻璃桥做了一次借势营销,XC90再次得到高频曝光,但未必能对XC90在国内的销量起到多大的助力。

        

沃尔沃在美国也大肆做着营销宣传,沃尔沃北美地区执行副总裁 Bodil Eriksson 表示去年通过媒体做宣传,宣传费用的一半都是花在XC90上。付出也有回报,全新XC90去年4月在美国上市,进入下半年跃升成为沃尔沃品牌在美最畅销车型。

沃尔沃在美国从2007年开始,市场宣传方面的花费被不断压缩,按照Bodil Eriksson的说法是,市场宣传方面的减少导致沃尔沃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淡出。不过沃尔沃沉寂的几年并没有影响它在老美心里是豪华品牌阵营中老牌成员的地位。因此,当沃尔沃扩大宣传推广,人们对这个品牌的记忆被唤醒时,产品的大卖变得顺理成章。

在中国,XC90的表现是这样:今年年初为提振XC90销量,沃尔沃开始进行官降,最高降幅为7.92万元。沃尔沃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前总裁兼CEO付强则表示:“2016年全新XC90不仅要打品牌,还要上量。”

对于沃尔沃XC90卖得不好,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给出了三点原因:1、沃尔沃汽车由吉利汽车控股,而吉利汽车并不是一个高端汽车品牌,对沃尔沃带来负面影响;2、相比竞争对手,沃尔沃进入中国市场较晚,是被吉利汽车并购之后才大规模进入,而中国消费者普遍有“先入为主”的观念;3、中国消费者对沃尔沃的安全、健康、智能互联理念理解不深,譬如不敢应用其辅助自动驾驶功能。

品牌影响力上,沃尔沃相比起竞争对手先输一招,同时如何在产品设计上更懂中国消费者显得尤为关键。接下来,结合我自己试驾XC90 T8车型的感受,具体来谈谈这款车。

【没面子,没得选,还是没动力?】

XC90的4缸,一直受到许多人诟病,全系标配4缸发动机,没有更多选择,上百万的高配车型上,却是一个4缸,一些人会觉得没面子。再看看它的对标车型们,队伍中除了4缸,还有6缸,或者是有8缸的老款车型在同台销售。

XC90为什么如此布局自己的产品线?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为了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我试驾的XC90 T8车型,目前国内指导价为122.8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49克/公里,意味着已经提前达到欧洲议会设定的2020年新车二氧化碳排放标准。

除了我们熟知的安全,环保也是沃尔沃产品所倡导的核心价值之一。在降低汽车对环境的污染上,沃尔沃一直是一个热心者甚至是激进者,1974年沃尔沃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装备三元催化传感器和氧传感器的汽车生产厂家。

欧洲议会规定,到2020年欧盟范围内销售的95%的新车二氧化碳排放平均水平须达到每公里不超过95克,到2021年这一要求必须覆盖所有在欧盟范围内销售的新车。这一规定出台前曾遭受德国总统默克尔的强烈反对,其要保护的正是站在她身后的一大波德国汽车制造巨头们。

 

从上面的图表可以看出,德国的汽车制造商们在二氧化碳排放上一度远远超过欧洲的其他同行伙伴们。如今我们在奥迪Q7、奔驰GLE和宝马X5上也看到了4缸发动机,除此以外,车身轻量化、改善车身构造等等都是为了进一步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改变的背后是生产制造成本的增加,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除了欧盟,其他国家也有自己的减排目标,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各国做出的减排承诺不是说说而已,汽车厂商要做的是顺势而为。未来我们还会见到更多没了8缸、6缸,整出4缸、3缸的车型,沃尔沃则在旗舰车型上明确了自己的态度:引领潮流。

也有人质疑沃尔沃4缸发动机是“小马拉大车”,我的试驾感受是,XC90的动力表现不输于6缸发动机,在涡轮时代,小排量获得大动力不是难事。当XC90穿行在城市中,车辆加速起步不含糊,高速巡航时,车辆的转速始终控制在比较低的位置。至于有人说XC90的速度在达到140公里/小时后,动力表现会衰减,我没试过,上海地区高速路面对小型载客汽车最高限速为120公里/小时……

2016沃德十佳发动机评奖中,XC90的2.0升双增压4缸发动机榜上有名,对于这款发动机沃德十佳的编辑们给出的评价是:这款4缸双增压发动机的精致度已经接近了高端V6发动机的表现,机械增压弥补低转速扭矩的不足,而涡轮增压作用于高速行驶。沃尔沃对4缸发动机的动力榨取已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不过,XC90的发动机还是有槽点,车辆在中低速行驶时,我能够很清晰地听到来自于发动机并不磁性的声响。而沃尔沃或许应该去学习一下当下在车企中流行的发动机声音模拟,甚至可以像宝马i8一般整出一个V8发动机的排气声浪。

【这些投入,你看见了吗?】

上文提到为了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车企会通过给车身减重来实现。新一代XC90通过结构优化和轻量化材料的应用,使得车身减重60公斤,相当于一个成年人的体重,比上一代车型轻22公斤。

而XC90的轻量化是先做加法,为了改善NVH性能(即Noise噪声、Vibration振动和Harshness声振粗糙度,也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不平顺性)增加了14公斤,车身尺寸的变大增重约9公斤,为了提升安全性能车身增加15公斤。XC90在车身选材上应用了大量热成形硼钢(强度可达到1800MPa以上,是普通钢材的6—8倍),也成为全球汽车产品中,热成形硼钢单车用量占比特别高的少数车型。

还有车内安装的“IAQS车内空气质量控制系统”,采用多重过滤系统,以提高车内空气质量;使用天然植物染料鞣质皮革,而非使用铬等对人体有害的材质增强皮革的质感等等。上述沃尔沃在车身、车内空气、座椅等方面采取的各种措施,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走进4S店选车时看不到,也摸不着,听销售员做了一堆相关解说,也不一定能弄明白,还要为这些措施掏银子,这会让一个普通消费者心里有多纠结。更何况李书福也说了:“中国消费者对安全和健康理解的并不深。”

所以沃尔沃还不如多整点看得见,摸得着的。比如座椅加上按摩功能,后排添个屏,把车身继续拉拉长,车内空间进一步扩大,又或者有一个方便我试驾时进出,同时避免曝光的第三排座椅……

 

【把辅助自动驾驶功能作为卖点,行不行?】

沃尔沃给XC90全系标配4缸,是它顺应汽车行业发展趋势的表现之一,那么大力发展驾驶员辅助系统,在自动驾驶技术上奔跑向前,也是沃尔沃在向着未来看齐。对于座下的XC90 T8车型,我喜欢在高速上开启ACC自适应巡航系统,解放我的双脚,看车辆跟随前车,在我设定的车速范围内自动减速或者加速行驶。我也喜欢它的BLIS增强版盲点信息系统,当车身两侧有车辆靠近时,后视镜上会有信息提示。堵车时,我会开启带转向辅助的排队功能等等。

不过,使用上述功能配置的前提是,你相信他们能搞定路上的一切,而我扪心自问:无法完全相信车辆,原因是中国的路况太复杂,比如你无法预知在什么时候会有人开车突然切入到你车辆的前方。

所以,我在使用上述功能时的真实状态是:高速上,我的脚放在刹车踏板的旁边,时刻准备着踩上去,不时地观察后视镜确认是否有车辆靠近。堵车时,我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准备接管车辆。这一次又被李书福说中了:中国消费者对智能互联理念理解不深,不敢应用其辅助自动驾驶功能。

 

我想只有当所有的车辆都实现了高度自动驾驶,或者说中国人的驾驶行为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那么你才有可能将更多的主动权,放心地交给车辆,而辅助自动驾驶功能也自然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不过沃尔沃依然在发展自动驾驶技术上辛勤地耕耘着,近日,沃尔沃宣布2017年将在英国开展全球最大规模自动驾驶公共测试项目Drive Me London。该项目还将在瑞典和中国开展。沃尔沃所期待零交通事故的时代或许会来到,只是目前无法实现。

回到我在文章开始部分提到的问题:为什么XC90在中国卖不好?也许是我们还不懂它。

 

作者:李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