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集团“生态图”真相:硬件亏损、内容无望、体育没影

界面新闻   2016-06-28 07:00
作者:陈菲遐 梅岭ML ·

在完成由暴风科技到暴风集团(300431.SZ)的更名后,由中国互联网明星人物冯鑫掌舵的这家公司正在试图通过打造一个“生态圈”,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也更具有野心。这家原来的视频网站在上市一年多的时间里已经迅速让自己的触角伸到了每一个热点概念:VR、影视、体育、秀场……没有人知道,暴风集团究竟在这些领域花费了多少,又真正做了什么事。投资者只是追逐着这家公司的每一个故事和相应阶段股价,这可能是个很危险的信号。

我们仔细研究了暴风集团的“生态图”,来看看每个部分暴风集团究竟都做了哪些布局。

魔镜、影视剧和产业基金

在暴风集团上市伊始,它还只是一家简单的视频网站,收入情况也较为单一。2013年以及2014年88%以上的收入来源还是广告收入。

但是一切都在上市之后有了变化,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暴风集团不再像此前一样依靠单一的广告收入。界面新闻梳理暴风集团上市以来的公告,离不开魔镜、影视剧和产业基金三大关键词。粗略估算,短短一年半时间内,公告中涉及暴风魔镜的股权变动就有三次,分别是2015年5月14日的增资、2015年8月18日的股权转让以及2016年1月19日的资产注入。

暴风魔镜重大事件梳理:

除了魔镜,与暴风集团息息相关的另一个关键词就是影视剧了。2016年3月,暴风科技(当时未更名为暴风集团)公告了900多页的收购预案,内容为31亿元收购包括稻草熊、甘普科技以及立动科技三家公司。这份预案在3个月后被证监会否定了,否定并购事项的原因是标的公司盈利能力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最后一大关键词就是产业基金了。2015年下半年开始,暴风集团就在不停地向外投资。界面新闻统计,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其参与设立了5个产业基金,涉及领域包括VR、泛娱乐、体育等热门板块。

暴风参与产业基金一览

暴风集团的三大板块表面上看好似欣欣向荣,但背后财务状况却是不甚乐观。

硬件亏损和虚高资产

在暴风集团的体系中,硬件部分可以说是其不能说的痛。旗下的硬件生产主要集中在暴风魔镜以及暴风统帅两家公司中。其中,暴风魔镜的命运坎坷前文已经提过。其先后被上市公司增资后再卖出,归根结底还是由于盈利质量的拖累。

从成立到剥离短短一年的时间里,暴风魔镜完成了他的“使命”,顺利让上市公司套上了最纯正的VR概念。但是要说真正的VR带来的收入,却是雷声大雨点小。2014年,暴风集团硬件的收入为515.3万,主要为暴风魔镜的收入。在2015年剥离了魔镜之后,魔镜的销售额已无从得知,仅仅知道2015年暴风统帅合并的1.24亿收入。但是可以知道的是,无论暴风魔镜还是暴风统帅,亏损是实打实的。数据显示,暴风魔镜2015年收入为1.24亿,净利润却亏损高达2273万,净利率为-18%,净利率比乐视的“烧钱大王”致新电子-8%的净利率还低。走了魔镜,来了统帅,暴风是离不开硬件亏损命运。

不过,处置暴风魔镜给暴风集团带来的投资收益却是实打实的。2015年年报显示,在失去控制权后,暴风魔镜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产生的利得7778万元,剥离一事总计给上市公司带来的收益达到了1.03亿元。

大股东由于亏损将魔镜剥离本无可厚非,但是借剥离一个亏损企业赚得1.03亿的利润,却是A股上市公司特有行为。

影视方面,31亿元收购包括稻草熊在内的三家公司已经宣告失败。而对于此次收购,界面新闻早前也做过分析,文中对比了稻草熊和其他影视行业的收购溢价,确实偏高。因此证监会拒绝了此次收购也是在情理之中。

至于为何暴风集团要花大价钱收购影视剧公司,和公司近些年的成本有很大的关系。每年暴风集团都会用4000万左右的金额购买视频内容的版权。2013-2015年这三年的数字分别是4559.71万元、3362.88万元以及4542.82万元。要知道,每年这一费用都占成本的30%。虽然2015年由于统帅的并表稀释了占比,但依然高达20.2%。

值得注意的是,暴风集团对于视频内容的版权费摊销,一样也是按照直线法摊销。一部三年的版权,每年摊销33%。而优酷采用的是加速摊销,同样三年的版权第一年摊销就要66%。撇开每年流量逐年递减的问题,采用直线法折旧的会计估计对于版权摊销前几年的利润影响是很大的。界面新闻粗略估算,假设按照加速摊销的方式,2013年将多出2000万左右的成本,从而减少2000万左右的利润,以此类推。

除此之外,暴风集团对于开发支出资产化的确认,和同行业相比也显得略高。2015年3974万的开发支出中,有1060万的支出都资本化了,资本化比例达到了27%。一位会计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过度地将研发支出资本化,是虚高资产的主要手段。

近些年影视剧行业不断有热钱涌入,版权等内容价格更是水涨船高,以上种种原因都是暴风想要收购内容生产者的主要原因。但是显然,暴风高溢价收购稻草熊也未能如愿。

内容端除了影视剧方面,暴风旗下还有秀场等内容产生的企业。界面新闻梳理如下:

至于秀场的进展,在年报中并无相关财务数据。仅仅知道的是2015年风秀科技的净利润为零。而至于暴风秀场进展,界面新闻采访了暴风集团相关人士,其也表示暂时“没有更多的内容可以分享”。

产业基金?影儿都没的事儿

6月7日,暴风集团董事长冯鑫公开宣称要将旗下新成立的暴风体育全面打造成世界互联网体育平台。但是翻遍公告,只有一个与上海分行、光大资本三方将合作组建产业并购基金的公告,基金的重点投资领域包括体育、文化以及互联网等新兴行业。而对于基金的投资规模以及实施时间,却一概没有。

至于6月宣布成立的暴风体育有限公司,界面新闻更是从持股比例中看到了些许猫腻。公告指出,暴风科技出资1990万元,占比19.9%。这个占比份额,与公司在暴风魔镜中的占比如出一辙。在会计核算中,19.9%属于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不需要并表,即使大幅亏损,也对上市公司没有太大影响,这可能是暴风集团的用意所在。

那冷静来看,暴风是否真的可以做成暴风体育?此前界面新闻针对乐视体育2017年盈利一事作了深入的剖析。花了两年时间买了上亿版权的乐视体育2015年尚且亏损5亿,这家刚成立的暴风体育,更是离有收入差了一大截。

除此之外,暴风集团还设立了许多基金来布局各种领域。前文中梳理到的五个产业基金,至今并无任何实质性的进展公告。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员蔡灵对界面新闻表示,设立产业基金更多的还只是占个坑的意味。“当前暴风集团的融资能力较强,如果成立产业基金,通过产业基金运作的形式对一些市场热点进行股权投资,并不对公司主营业务产生影响。”至于要大力发展体育行业,听听就可以了。

硬件亏损、内容无望、体育没影,这是暴风生态圈的真实现状。至于未来还会有什么故事可讲,自然就要看风口在哪里了。

VR究竟有多神秘?我是星河互联合伙人王波,和我聊聊VR创业如何避免成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