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最后一代擦鞋匠

界面新闻   2016-06-15 14:06
作者:亚太日报 ·

作者:李雅洁

香港“擦鞋匠”文化起源并兴盛于上世纪二战之后,达官贵人及出手阔绰的美国大兵让当时手艺精湛的擦鞋艺人生活的风光无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当年热闹抢手的行业日渐式微,政府为有资格的擦鞋匠颁发经营牌照,并划分专门区域限定活动范围。如今,香港只剩最后八位持牌擦鞋匠,留守在中环街道,传承这块文化遗产。

上周末,香港已故擦鞋匠刘永明遗孀郑定珍女士在无牌歇业半年后,终于拿到合法的擦鞋匠经营牌照于中环“戏院里”重新开张。这张牌照对郑女士来说是养家糊口的饭碗,而对于香港来说,它延续了八分之一的“擦鞋匠”历史,在历史文化保育路上又进了一大步。

“妻”承“夫”业,抗争半年终复牌

擦鞋匠刘永明在中环从事擦鞋行业超过20年,妻子郑定珍一直持助手牌从旁协助。刘永明去世后,郑定珍为延续丈夫的手艺及维持生计,于是申请继承牌照,但多次遭到食环署拒绝。理由为“牌照条款内订明牌照不设继承及转让、发牌并不考虑郑定珍的福利事宜”。

郑女士仍要供养父母及照顾患病儿子,她因脚患难以长站,难以另觅工作,只靠积蓄过活,陷入经济困难。在无工可做的一年半里,陈女士多次上诉,希望政府能顾及擦鞋匠延续性,让她能以专长自力更生。在区议员许智峯帮助下,郑女士终于于得到正式牌照,上周末正式复工。

正式复工的刘女士 图片来源:网络

虽然食环署多次强调考此个案不应成为先例,但不少人认为食环署的让步也反映出对工艺传承的态度,认为这是文化保育路上前进的一大步。

殖民地风气孕育出一度兴盛的擦鞋文化

戏院里是香港岛中环的一条街道,得名于前“皇后戏院”及前“娱乐戏院”。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1949 年后),“擦鞋”曾是这里盛极一时的街头行业。

殖民地风气孕育出盛极一时的擦鞋文化 图片来源:网络

一九四九年以后,大量人民涌进香港,人口激增,社会贫民充斥。战争结束不久,市面萧条,工作机会极少。

擦鞋匠冒起的原因,主要是当年能穿皮鞋的人都是富贵人家,大众多“先敬罗衣后敬人”。西装是男士必备之物,自然不能够配以传统布鞋,一定要穿皮鞋,打工仔注重衣冠,鞋一定不能失礼人,于是对擦鞋服务有所需求。

直至五十年代,韩战爆发,美国军舰以香港作补给站,很多水手到来。他们上街时爱找擦鞋仔擦鞋,出手就是美金两角半(相等于港币一元二角五分)或者一角(相等港币五角),非常阔绰。当时,港币5分就可买到红豆沙加油条,擦鞋服务收入可观,不但吸引成年人入行,不少失学的儿童亦拿着擦鞋工具箱在街头揾食,擦鞋便一跃成为“热门”行业。

当年的擦鞋匠足迹不限于中环,连尖沙嘴亦有。但因中环戏院里多老板级及行政人员出入,加上当年皇后戏院和娱乐戏院人流畅旺,令“戏院里”成为擦鞋胜地。

戏院里不见了“戏院”,擦鞋工艺日渐式微

随着时代转变,香港日益强盛,社会知识水平提高,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及人们价值观的改变,令擦鞋匠们纷纷离去另谋生路,擦鞋工艺日渐式微。

2007年年底,皇后戏院随着陆海通大厦一同被拆卸,现时的“戏院里”早已不见了戏院,中环变成繁华的商业购物区,大概只有这街名还保留“戏院”的踪迹,依稀能辨认出当年街头的样子。

香港街头擦鞋匠

如今时过境迁,唯一不变的是当年的擦鞋行业至今依然坚守在这岁月的年轮中,留守这里逾廿年的擦鞋匠,寥寥数人蹲坐地上,弯著腰为白领擦亮皮鞋,依然是戏院里的地标。

是文化特色还是落后行当?

70年代初,市政局停止签发新的小贩牌照后,最后一个擦鞋匠小贩牌于04年底到期,于是在中环摆档的擦鞋匠均属“无牌经营”。

“无牌小贩”多年来遭到食环署职员驱赶和票控,但民间反对声音甚大,认为擦鞋工艺是时代缩影,是值得保留的文化现像,不应随意驱赶。

多番讨论后,港府于2009年发出八个中环擦鞋匠牌照,保育这具本土特色的行业,让仅剩的8名擦鞋匠继续在原址经营。

尽管这八位擦鞋匠成功争取到政府正式发牌,但随着传统行业逐渐式微,仍难逃时代巨轮的推进,留守至今的擦鞋匠亦大叹生意难做。

戏院里“留守”的擦鞋匠 图片来源:网络 

近年街上有牌照的擦鞋师傅越来越少,这种传统文化即将要被擦鞋机取替,他们每天低头默默擦鞋,自力更生,见证戏院里的变迁。鞋擦在一来一回间擦走了岁月,擦上了深深浅浅的皱纹。擦鞋匠依然在客人的脚前躬著身,把客人的鞋子擦得光鲜亮丽。

香港一直在快速成长,成长带来的变更和遗忘找寻香港旧日踪变得更加困难,擦鞋匠这个专属“戏院里”的香港特色,不知将来何时,也将只能翻开历史书本用来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