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创业者而言,出身或许并不重要,越草根越屌丝,反而可以为自己增添更多的“传奇”色彩。
但是,当我们开扒这些创业大佬们的简历时发现,他们无一例外皆是名校出身,碾压你我的学霸。而从屌丝院校“逆袭”成功的创业者,却屈指可数。
高考日,牛主任与大家分享这些创业大佬们的高考经历~
人大系代表人物:刘强东
刘强东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常聪明的头脑,非常有抱负,理想是从政做县长。尽管他当年的高考成绩完全可以上清华,却放弃清华填报了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
然而就在入学当晚,刘强东的美梦就破碎了。同系的师哥告诉他,社会学与从政无关,而且就业状况在人大排倒数第二,这让拥有一腔热血的刘强东顿时感觉“从头凉到脚”。
这件事情极大地刺激了刘强东,导致他放弃了从政的想法,自学起编程。经历种种曲折,终于创立京东,成为互联网一方巨头。
武大系代表人物:雷军
雷布斯当年的高考成绩,完全可以上清北,但他却选择了报考武汉大学计算机系。当中的原因,据说是因为当时他的一个好朋友在中科大学计算机系,所以他报考了武汉大学计算机系。(程序猿们的基友情好伟大!)
雷布斯是货真价实的学霸、技术牛人。他大一写的程序,等他上大二的时候,已经被编进大一教材里了。他用了两年的时间就学完了大学四年的全部课程……
北大系代表人物:俞敏洪
三次高考,英语从33分到95分40分钟就交卷,终考上北大。
俞敏洪是全班惟一从农村来的学生,属于沉默寡言被别人冷落的后进生。但在北大的四年里,俞敏洪把每天的时间都放在读各种各样的文学、哲学、社会科学和其他一些我能读懂的自然科学著作上。
清华系代表人物:王兴
从福建龙岩一中被保送上清华大学,对于像王兴这样的三好学生,很多人最后变成了创业者眼中的温顺的“家猪”,而非好动的“野猪”。
但王兴最后却变成了“野猪”,这跟他在大学期间参加清华科技创业者协会有很大关系,这个协会中的不少人后来成为了中国创投领域内的佼佼者。
王兴毕业后拿到全额奖学金,去了美国特拉华大学读硕士。2003年年底,他毅然中断在美攻读博士的学业,回国开启他的创业十年。
哥伦比亚大学:李开复
李开复在自传里回忆到,“1978年年底到1979年年初,我已经是一个十一年级的美国高中生。这意味着,我将迈出人生至关重要的一步,申请大学。SAT成绩出来了,虽然数学考了满分800分,但是英文我考得非常不理想,只有550分,这离哈佛的平均录取分数有很大的差距。后来,哥伦比亚大学向我抛出了橄榄枝。我后来的经历证明,哥伦比亚大学年轻、活泼、新锐、自由的学风使我一生受益。”
浙大系代表人物:史玉柱
1980年,史玉柱以全县总分第一,数学119(差1分满分)的成绩考入浙江大学数学系。但在浙江大学数学系刚过了一学期,史玉柱就放弃了成为陈景润的理想。
“从图书馆借到《数论》,看了之后,我才了解到数学是那么的难。”和周围同学比聪明也让史玉柱压力很大。“尤其是长江以南的,成绩好的并不想上清华、北大,都去上了浙大,所以,我们那个班里聪明人太多,学习好的也太多了。”
理想破灭后的史玉柱开始跑步,培养各种爱好。他每天从浙大跑到灵隐寺,18里,然后,再跑回来,坚持了四年。
北大系代表人物:李彦宏
19岁的李彦宏考取了山西阳泉市的高考状元。
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高中时参加全国青少年程序设计大赛的他,毫无疑问地喜爱计算机,但是第一志愿却不是北大计算机系,而是信息管理系,因为他考虑到:将来,计算机肯定应用广泛,单纯地学计算机恐怕不如把计算机和某项应用结合起来有前途。
读北大,学会独立思考。面临毕业,正是沉闷的1991年,决定“走出去看世界”的李彦宏如期接到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的入学通知。留学读研期间。偶然间,导师一句话,“搜索引擎技术是互联网一项最基本的功能,应当有未来”,这时候,1992年,互联网在美国还没开始普及,但李彦宏已经开始行动——从专攻计算机转回来,开始钻研信息检索技术。并从此,认准了搜索。
西安交大系代表人物:周鸿祎
周鸿祎中学时,学习还行,但真要高考,“也犯嘀咕”。他靠着参加各种物理竞赛得奖,躲过高考一劫,被保送去西安念大学。
“我从小惧怕考试,高考前获得一个机会一不小心就混到大学了,后来上研究生也没有参加考试(只加试了英语就差点累吐了)。不过,我还是非常遗憾没有参加过高考,人如果不参加高考,就可能谈不上成熟。高考是人生的一个非常好的经历,这是人一生中回忆的资本,能参加高考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周教主在后来的回忆中说道。
江湖派代表——马云
1982年的时候,18岁的马云迎来了生命里的第一次高考。不过马云并没因数学不好而退缩,反而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举动,因为在他的报考志愿表上赫然写着:北京大学。当那年的高考成绩出来以后,马云也算创造了个小奇迹,他的数学成绩是——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