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世界末日?科学家竟给出这两种逆天方案

界面新闻   2016-05-15 13:10
作者:三体迷 ·

众所周知,太阳在几十亿年后会演化成红巨星,届时膨胀的太阳将会把地球残忍地吞没,这绝对是一场不可避免的末日。不过,几十亿年太过漫长,漫长得可以让人忽略。实际上,即使在最乐观的情况下,末日还是可能大大地提前! 

近日,哥伦比亚大学的两位天体物理学家Michael Hahn 和 Daniel Wolf Savin发表了一篇题为《如何在末日中幸存?》的论文,解释了地球上的生物如何一步一步走向灭亡。他们认为,就算地球可以侥幸地避开诸如核爆炸、巨型小行星撞击以及邻近的超新星爆发等毁灭性事件,末日的来临也不需要等到几十亿年后。据他们分析,大约5亿年以后,地球的环境将变得极其恶劣,不再适合人类生存,甚至连蟑螂也活不下去。

那么,面对末日的来临,人类该如何是好?Michael Hahn 和 Daniel Wolf Savin给出了两种方案——「改变地球轨道」和「将人的意识上传到机器中」。 

对于改变地球轨道,他们认为可以向太空发射一个直径100千米的小行星,使其进入椭圆轨道,每隔5000年掠过地球一次,它的引力作用将把地球慢慢推离太阳。当然,保证其不撞到地球是至关重要的。除此之外,他们还给出了一种更具创造性的设想——给地球装备上一个超大的太阳帆(直径为地球的20倍),在太阳光子的冲击下,将地球逐渐带离太阳,使地球保持在宜居带内。这完全是逆天的行为,但顶多也只能算是人类的苟延残喘之举。 

相比于改变地球轨道,将人的意识上传到机器中似乎是一个更为长久之计。地球环境的恶化会成为生命体的地狱,但却可能成为非生命体的天堂。将人类的意识上传到机器后,原本恶劣的环境将不再是威胁。况且,机器还可以更加容易地实现太空移民。有些科学家也曾认为,高等的外星文明可能正是非生命的机械体。当然,这需要计算机技术和神经科学的极大进步,但理论上来说将人类的生物硬件换成机器并非天方夜谭。

无论是「改变地球轨道」,还是「将人的意识上传到机器中」,都可谓科幻色彩十足。而在科幻小说中,更是不乏大胆的设想。诸如大刘的《微纪元》中用基因工程和纳米技术将人类引入微纪元(一个人只有一个细胞大小)以及何夕老师的《天年》中通过改变太阳轨道来躲避星际分子云。 话说回来,末日的到来谁能预测呢?「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这才是人类生存的最佳态度!

(欢迎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三体迷系头条号签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