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实走了,但《白鹿原》揭示的人性之恶依然存在

界面新闻   2016-04-30 20:13
作者:今日排行榜 ·

昨天清晨7点40分左右,作家陈忠实在西安溘然长逝,享年73岁。

《白鹿原》是他的成名之作,评论家们称:一部渭河平原近现代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20年来,发行逾200万册,巴尔扎克说:“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这正是白鹿原的写照,今天这部秘史永远的落了幕。

这个消息不用再赘述,他和他的成名作《白鹿原》再一次出现在每一个人的消息获取渠道里:朋友圈、网络、应用端。无论何种形式,你不得不承认,尽管这个世界呈现出的态度是如此的悲伤与无奈,但这极有可能是我们最后一次集体怀念陈忠实这个名字了——明天会有新的消息转移所有人的记忆力。为此,我们想重新回到《白鹿原》里去审视一下那些将人性刻画得如此真实又如此冷酷的细节,以此来聊表心中的敬意。

《白鹿原》中触及灵魂的细节

 

01 |白嘉轩的七房老婆

▲剧照 《白鹿原》

“白嘉轩后来引以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这是《白鹿原》的开头,无论和马尔克斯的“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下午。”这个经典开头有多相像,但当你读完,除了相似的魔幻现实主意的定位外,背后由人性交织起的沉重的网是深埋于中国西安名叫“白鹿原”的这块土地上的。要活下去,不容易。

有钱人家不会允许儿子断了香火,尽管暗示着白嘉轩的强悍的命格会成为最终的“赢家”,但克死了六个妻子在封建的土地上依然可以娶到第七房媳妇。而嫁给他的前六个女人,要么隐忍的死去,要么反抗的死去,也揭示了女人们悲苦的境遇。

 

02 |白灵为信仰牺牲了一切,却被活埋

▲剧照 《白鹿原》

白灵是白嘉轩的女儿,古灵精怪,惹人怜惜。但是,这样的女孩子也注定不得安分,受到新思想影响的白灵一心要冲破封建礼教,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人格上的尊严。

因此她逃婚、自由恋爱、将共产党当作她唯一的信仰。她与生活在白鹿原上逆来顺受的悲惨女子截然不同。正义、聪明、美丽,尽管如此,还是被党内的奸人陷害,被活埋;而她曾经的爱人鹿兆海也战死沙场。鲁迅先生曾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白灵和鹿兆海在那个时代所代表的正义以及梦想的形象就这样被砸得粉身碎骨。

 

03 |吃人

▲剧照 《白鹿原》

这是书中引述的一个饥荒年代的流言:

一个过门一年的媳妇饿得半夜醒来,再也无法人睡,撞摸身旁已不见丈夫的踪影,怀疑丈夫和阿公阿婆在背过她偷吃,就蹑手蹑脚溜到阿婆的窗根下偷听墙根儿,听见阿公阿婆和丈夫正商量着要杀她煮食。阿公说:“你放心度过馑爸再给你娶一房,要不咱爷儿们都得饿死,别说媳妇,连香火都断了!”新媳妇吓得软瘫,连夜逃回娘家告知父母。被母亲哄慰睡下,又从梦中惊醒,听见父亲和母亲正在说话:“与其让人家杀了,不胜咱自家杀了吃!”这女人吓得从炕上跳下来就疯了……危言流语象乌鸦的叫声一样令人毛骨悚然。

可见,与易子而食比起来,女儿是连易都不用易的,她们根本没地位。

 

04 |朱先生的死

▲剧照 《白鹿原》

朱先生是个儒生,也是白嘉轩的姐夫,是那个乱糟糟的白鹿原上的一股清流,他是圣儒。俗话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朱先生贫穷一生,却一生深明大义,铁骨铮铮。他死的时候,有这样一段描述:

朱先生站起来问:“剃完了?”朱白氏欣慰地舒口气,在衣襟上擦拭着刀刃子说:“你这头发白是全白了,可还是那么硬。”朱先生意味深长地说:“剃完了我就该走了。”朱白氏并不理会也不在意:“剃完了你不走还等着再剃一回吗?”朱先生已转身扯动脚步走了,回过头说:“再剃一回……那肯定……等不及了!”······朱白氏正打算让儿媳把孩子抱进屋子坐到火炕上去,忽然看见前院里腾起一只白鹿,掠上房檐飘过屋脊便在原坡上消失了。

朱先生就这样死了,他的死也意味着旧时代和旧文化的消亡,化身白鹿的他带走了白鹿原上最后一缕灵气。难怪有人说“(陈忠实把)朱先生写活了又掐死了”,这才是莫大的悲哀。

 

05|朱先生死后依然料事如神

▲剧照 《白鹿原》

朱先生死后七八年,文革爆发了,“破四旧”的口号也蔓延了整个白鹿原。朱先生的墓穴被一帮有老师带领的红卫兵们重新挖了出来:

四五十个男女学生从早晨挖到傍晚,终于挖开了朱先生的墓室,把泛着磷光的骨架用铁锨端上来曝光,一堆书籍已变成泥浆。整个墓室确系砖坯砌成,村里的年轻人些时才信服了老人们的传说。老人们的说法又有了新的发展:唔!朱先生死前就算定了要被人揭墓,所以不装棺木,也不用砖箍砌墓室。整个墓道里只搜出一块经过烧制和打磨的砖头,就是封堵暗室小孔的那一块,两面都刻着字。十年级学生认不全更解不开刻文的含义,只好把砖头交给了带队的班主任老师。老师终于辨认出来,一面上刻着六个字:

天作孽犹可违

另一面也是刻着六个字:

人作孽不可活

班主任欣喜庆幸又愤怒满腔,欣喜庆幸终于得到了批判的证据,而对刻文隐含的反对思想又愤怒满腔。批判会就在揭开的墓地边召开。班主任不得不先向学生们解释这十二个字的意思,归结为一句,就是“阶级斗争熄灭论”,批判会就热烈地开始了。

一个男学生用语言批判尚觉不大解恨,愤怒中捞起那块砖头往地上一摔,那砖头没有折断却分开成为两层,原来这是两块磨薄了的砖头贴合成一起的,中间有一对公卯和母卯嵌接在一起,里面同样刻着一行字:

折腾到何日为止

除了坟墓里那一堆烂成泥浆的书籍外,朱先生对身后事竟然料事如神。后来证实,朱先生的原型是关中大儒牛兆濂,白嘉轩评价姐夫朱先生:“这个人一生留下了数不清的奇闻逸事,全都是与人为善的事,竟而找不出一件害人利己的事来。世上肯定再也出不了这样的先生喽!”

 

06|冷先生毒死自己的女儿

▲剧照 《白鹿原》

冷先生的二女儿是整本书中笔墨不多的一个人,连正式的名字都没有。她在父亲的决定下,嫁到鹿家,成了鹿子霖的儿媳妇,可是,丈夫鹿兆鹏和后来的爱人白灵一样,一心想要冲破封建礼教,对这门包办婚姻反抗到底,索性离家出走加入共产党。

在多方利益的冲突、家族的脸面中,她成了守空房的牺牲者。但她从未反抗,尽管身体和心理极其需要一个男人,但她还是恪守本分,直到鹿子霖酒后一次失行抱了她。一开始她也是愤怒的,恨公公的无理,但是鹿子霖却冷暴力对待,当作什么事都没发生。这女人竟然渐渐的把对丈夫的希望寄托在了公公的身上,直到形迹败露。然而,为了家族的利益和颜面,郎中的一句“淫疯病”就是一个女子最大的羞耻标签,还是为了家族的利益和颜面,她的亲爹冷先生竟然亲自下毒毒死了她。

 

07| 田小娥附身

▲剧照 《白鹿原》

一直没有说这个“女一号”的故事,是因为故事太多,哪一段都印象深刻。小娥可以说是白鹿原的“祸水”从土匪黑娃到族长白孝文再到鹿子霖,她是那个时代封建礼教下容不下的淫荡女子。她最后也是被自己的公公——最平凡老实的鹿三杀死在了炕上。

她是反抗失败了的女子,介于传统和新女性之间的角色。如若她不反抗,不勾引黑娃,就要在年纪能当她爷爷的郭举人手里过一辈子性奴隶的生活。那个时代背景下,女人根本没有养活自己的机会,她只能靠着男人们过活。她死得也委屈,死后也要闹得个鸡犬不宁,白鹿原的一场瘟疫就是小娥招来的,很多人包括白嘉轩的妻子仙草都因此去世。她附在鹿三身上,让鹿三变得呆傻愚笨,最后还是被盖起来的一座塔镇压了下去。她这一辈子,远远无法用简单的对错来定论。

 

08|黑娃打断白嘉轩的腰

▲剧照 《白鹿原》(黑娃与小娥)

黑娃是白家奴仆鹿三的儿子,田小娥的丈夫,从小就是混世魔王,混不吝的一个角色。后来,混成了土匪,田小娥被鹿三杀死的时候,黑娃并未在家中,当他回家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就认定是白嘉轩干的。

白嘉轩是传统礼教下最合适宜的正义化身,扮演着有担当重情义的角色,他一辈子腰杆从未弯过。黑娃一直说白嘉轩的腰杆挺的太直了,这是黑娃作为一个长工儿子的自卑,他打断白嘉轩的腰除了复仇和自卑外,更主要的是对象征礼法的白嘉轩的挑战。后来,他在鹿兆鹏的引导下,成了知书明理的革命者,可最终的结果还是悲剧——白孝文成为县长成了革命功臣后,革命政权副县长黑娃一夜之间就成了反革命,在白孝文的阴谋下,不明不白的枪毙而死。

 

09|勺娃学艺

第五章卷末的时候,陈忠实才开始悉数鹿家祖上发迹的故事:鹿马勺是个要饭的孩子,一路要到了城里的饭店门外,后来成了饭店里的小伙计。饭店里的炉头(大厨的意思)总是用勺子敲他头,不允许他抬头看自己炒菜,久而久之,勺娃知道了炉头的想法:提防自己偷偷学艺。他顿时开了窍,为了学艺,主动讨好炉头,甚至忍辱吞声,忍受着炉头提出的随便打骂的条件,甚至还包括了龙阳之好。

受尽屈辱的勺娃终于练成了手艺,混成了“天下第一勺”,出入皆由显贵作陪。此时扬眉吐气的勺娃自然要报仇,他把炉头叫来,让他自己打骂自己,还找来了五六个要饭的精壮小伙子去强行对他做苟且之事,直到他像死猪一样被人抬到外面的墙根下等死。要出人头地就要忍辱负重,这道理自古如此,只是莫忘一句古话:少年不可欺。

本期撰文/良喜

图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