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近4年后,这家号称打造中国版美少女偶像的公司终于有了北上南下的计划。女团SNH48母公司上海丝芭文化传媒集团(下称“丝芭文化”)昨日宣布了进军北京和广州市场,分别在两地设立了BEJ48和GNZ48,各自的星梦剧场也即将开业。
成立于2012年10月的SNH48是一支16-24岁为主的少女偶像团体,队名取自上海的拼音缩写,是日本女子团体AKB48的姐妹团。作为女团演出的核心,位于东京的AKB48有着秋叶原的大本营,而两家新团BEJ48、GNZ48分别在北京和广州市中心建成了专属的星梦剧场。
BEJ48和GNZ48女子偶像新团体现场还宣布将于四月底正式开始首场公演,并将分别以二支队伍的阵容开始每周剧场轮流公演。一同宣布的,还有BEJ48(一期生)和GNZ48(一期生)和SNH48(七期生)三团联合举办的新成员招募活动正式启动。
扩张计划的背后有着资本的注入。据工商资料显示,在丝芭文化的股东一栏,除了参与A轮融资的创新工场(北京创新工场创业投资中心、北京创新方舟科技有限公司)、君联资本管理的上海星澈创业投资合伙企业外,两天前工商信息中刚增加的华人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也因此从1356万元增加到1695万元。根据丝芭文化的说法,SNH48已经转亏为盈。
然而粉丝们普遍不关心这些。在新团成立的消息公布后,知乎上发起了“如何看待运营将BEJ48的两只队伍命名为TeamB和TeamE”的提问,排名第一的答案提到“意味着BEJ和GNZ没有得到本部的承认了,应该就是作为SNH的姐妹团而不是AKB的姐妹团了”。
根据48系的命名规则,不同地区女团的练习生按照入团时间来排列字母顺序,为了避免混淆,后成立的要在字母后加上数字编号。以AKB48的Team B为例,成立在这之后的大阪NMB48相应的队伍就称作Team B2。
事实上在SNH48成立之初,AKB48在中国的粉丝就怀疑SNH48的正当性。然而,SNH的队伍仍旧遵照AKB的命名规则,三支队伍称作S2、N2和H2。但这次广州GNZ48的一期生队伍称作Team N,已经违反了以往的规则。
尽管有部分粉丝因此认定新团是山寨团、不是AKB48的姐妹团,不过,山寨与原创的背后似乎是中国运营团队与日本方面对于主导权的争夺。日本母团在冲击42周单曲首周百万失败的情况下,AKB48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与此同时,秋元康上月末还分别在日本以外的台北、菲律宾和泰国设立了三支新团TPE48、MNL48、BNK48,意图加快海外建团的步伐。
换句话说,秋元康也在想方设法吸收更多的海外粉丝和日本本土粉丝回流。通过收取加盟费,给予海外运营使用48g名字、模式、曲库的权力。连开三新团,也是为了收取一波加盟费。
抢在日本方面打中国市场的算盘之前宣布中国的本土化计划,中国运营团体显然已经走起了去日化路线。不论是3月末推出首张原创EP大碟《源动力》,还是这次宣布投资入股韩国MV制作公司ZANYBROS,后者创作了多部少女时代、EXO等韩团的主力MV作品。
丝芭文化在想尽办法适应本土粉丝。在新设48系的同时,还打破惯例地从目前已有团队成员中,挑选部分成立00后五人少女偶像组合“COLOR GIRLS”、七人青春女子偶像组合”7SENSES”、针对高端电竞和游戏直播市场的女子偶像组合”电眼少女队(ELECTROEYES GIRLS)”和针对时尚平台的7人女子偶像组合“STYLE7”。
京沪穗三地的48系面临的压力不只来自日本,如今中国市场也正上演着女团的爆发式增长。从前期的YY语音旗下的1931、酷狗音乐旗下的s.i.n.g,加上王思聪签约的韩国女团EXID、Tara进军中国。
甚至电视台也瞄准了这一机遇,浙江卫视制作了《蜜蜂少女队》节目,从两支素人少女队伍中挑选成为女团lady bees的一员,而东方卫视也在3月公布了《加油美少女》的招募计划,意在打造养成式美少女天团。时间点恰恰选在了该台另一档少女节目《国民美少女》即将收尾之后,后者是SNH48团队首次以集体形式参与电视综艺。
少女团体正在经历集中“上市”的过程,然而不是人人都看好她们。创作歌手梁欢2年前对这些少女偶像们做出了预测,“如果一切顺利,他们未来可能会成为娱乐圈的中坚,但绝不会是主流。”也许就像他所说的,不管是日本模式,还是在京沪穗落地生根的48系偶像们,她们能否成功,不仅仅取决于资本的力量,一线的音乐制作水准、偶像打造能力,加上适当的曝光机会,当然好运也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