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制氢装置、碳化硅等新技术集中亮相第八届上交会

2021年4月15-17日,第八届上交会在世博展览馆举行,制氢装置、碳化硅器件、芯片、新材料等一批新技术集中亮相本届上交会。

1. 2021年4月15-17日,第八届上交会在世博展览馆举行。在15日上午举行的开幕论坛上,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表示,“十三五”期间,中国技术贸易规模持续的扩大,技术进出口额达到了2952亿美元;“十四五”期间,中国将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大力发展技术贸易。 制氢装置、碳化硅器件、芯片、新材料等一批新技术集中亮相本届上交会。

图片来源:上交会

2. 上海低碳技术创新功能型平台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台主要围绕有机液体储氢、甲烷重整、锌空电池、无机材料等领域展开技术攻关。

摄影:黄景源

3. 此次上交会,瑞派宁科技有限公司将全数字PET技术(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带到了现场,改技术被称作医学影像技术领域的“两弹一星”,研发门槛极高。 该公司知识产权总监王侃介绍道,人体正是因为细胞不断进行新陈代谢才能维持生命。而病变细胞的代谢水平跟正常细胞不一样,它的代谢更旺盛。 形象地说就是每个细胞都要吃饭,而癌细胞是标准的吃货,饭量比正常细胞大。PET就可以利用这个特性,通过观察细胞的“饭量”变化来检测癌症。

摄影:方卓然

4. 图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制的,国内首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20kw高温电解制氢装置,该装置具备制氢、储氢到加氢的完整功能。

摄影:黄景源

5.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首展智能盾构建造技术,这是国内首次应用盾构自主巡航定位技术。该项技术构建了完整的智能控制体系,实现了盾构机立体位姿的精准控制,有效降低了施工运维中突发小概率灾害事件的比率,目前已成功避免10起一级风险、63起二级风险的发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摄影:方卓然

6. 日东(中国)新材料有限公司专注于粘接技术和涂布技术为核心的基础技术,应用于电子行业、环境等各个领域,此次出展的Hdrogen Detection tape(氢气检测胶带)可以粘贴在氢气管道接口出,视觉化地呈现气体是否泄漏。

摄影:方卓然

7. 上海工研院展区展示的一款红外温度传感芯片性能指标超越国际主流产品。新冠期间,依托上海工研院8英寸中试线,迅速调整国内产业链资源,生产了4000多万只测温枪所需传感器芯片,2020年上半年市场占有率超过50%,极大缓解了防控物资紧缺的压力。

摄影:方卓然

8. 图为高校展区中,复旦大学所展示的“碳化硅功率半导体模块”,该功率模块具有低电感、高效率、体积小的特点,除适用于新能源汽车外,也可应用于光伏逆变、储能、大功率充电桩、工业控制等领域。数据显示,到2025年,中国碳化硅器件市场规模将达到数百亿元。

摄影:黄景源

9. 随着新能源车越来越普及,充电桩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开着新能源车,一时半会没找到有空的充电桩,或者找不到充电桩,大多数车主或多或少都遇到过这样的窘境。在瑾圣新能源展台,就展示了一款巡航式移动充电桩,可以破解这个难题。 瑾圣新能源设计总监项鹏飞介绍,这款充电桩外型大小如同台式机的主机箱,下面还有滚轮,能自动驾驶。功能则类似手机充电宝,新能源车主使用时,只需通过App或者小程序“呼叫”充电桩,充电桩就能自动开到用户指定位置。随后,车主从充电桩的箱体里取出充电枪,就能给爱车充电了。在充电桩的面板上,还能直观看到充电桩剩余多少电量。

采访对象供图。

分享 评论 (0)
更多图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