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15年港府提出了多项政策支持香港科技创业以来,包括资本和创业生态已经开始在香港燃起了星星之火。
3月19日,科通芯城集团(400.HK)旗下子公司硬蛋科技宣布硬蛋科技香港体验厅在香港数码港正式落地。同时,硬蛋科技投入5000万美元(约4亿港币)设立的香港创新基金(下称基金)正式启动,科通芯城董事长、硬蛋创始人康敬伟表示,希望借此帮助香港创业者实现梦想,同时可以提高香港青年人的创新和创业热情。
4亿港元的基金将面向所有在香港本土注册的创新创业公司,基金对于创业者的国籍、背景、年龄均不设限制,领域涵盖物联网创新、智能硬件、硬件制造、软件研发、本地服务、互联网金融等等方面。
康敬伟表示,基金会倾向选择那些有创新性的想法,以及能灵活融合线上及实体业务的公司作为未来投资目标。为了完善整套评估体系,从去年开始,硬蛋便联合易观智库,建立了中国创业公司评估体系,从创始人、公司运营和市场环境三个方面入手,对创始人的社会资源、团队架构、股权分配、现金流、产品潜力、技术壁垒以及竞争对手状况进行综合评估。这套体系也将根据香港本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之后,在基金的申请和使用中发挥作用。
基金目前主要推出两项计划,首先,将优先扶持平台上已有的企业和项目。譬如硬蛋宣布与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先进材料及可靠性研究中心主任吴景深教授合作成立硬蛋香港新材料研究中心,未来亦不排除基金为吴教授及其团队的新课题提供更多的研发资金。硬蛋希望帮助更多香港大学院校、科研机构的成果留在香港,未来在硬蛋平台上必将能产生更多像大疆一样企业和品牌。
“香港急需一些有标杆性的创业项目案例让传统的资本风向吹向科技创业”,康敬伟对界面记者说,科技项目估值偏低可能是影响香港创业的一个最重要原因。
香港曾经一度被认为科技创业方面较为薄弱,由于传统的金融和地产产业占比太高,创业租金和人才成本都掣肘着香港创业的发展。
根据香港统计署提供的数字,2013年,香港的科技研发开支仅为150亿港元,占GDP0.73%。而与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在2013年的研发投入为720亿港元,占GDP比重达到4%,深港在研发支出上的投入差已经接近5倍。
但另一方面,虽然缺乏像深圳一样的供应链生态和资本氛围,但香港长期建立的优势也很明显。红筹股之父梁伯韬在参加硬蛋主办的第二届硬蛋i未来大赛香港站比赛时曾指出,香港具有很多的优势,例如具有健全的金融市场、法律制度和发达的通信等方面,香港也的确依靠发达的制度体系成为如今全球的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和物流中心,未来,香港希望成为创新创业的另一个中心。
从去年11月底开始,港府已经有了不少动作。香港特区政府创新及科技局(下称创科局)开始成立,目标在于壮大香港创科人才库,推广本地科创产品和服务;12月,作为技术交流平台的香港科学院(下称港科院)成立;香港特区政府也于2015年设立了总额高达3亿的“青年发展基金”,以助青年创业。
根据香港投资推广署提供的数据,在去年一年,香港社会创新生态得到了高速的发展。与2014年同期相比,创新创业公司数量增加了46%,达到了1558家;在职员工数量增长了56%,创造的工作岗位增加了60%。
内地的创业氛围确实开始改变着香港。在创始人来源上。2014年,有40%的创业者来自海外或中国大陆地区,7%是海归,53%来自香港本地.2015年,来自海外或中国大陆地区的创新者比例上升到43%,海归依然是7%,香港本土创新者比例占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