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霍普金斯:体育界种族壁垒的破除者

界面新闻   2016-02-27 10:16
作者:Pete Croatto ·

你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因为这件事情每年都会发生:一部鼓舞人心的体育电影问世后,一些人会为其中体育的治愈力量而振奋,另一些人则会对电影的处理方式以及电影中不得不略去不讲的真实故事嗤之以鼻。这些电影与众不同,但也没有那么独树一帜,但却总饱含着一种敬畏与坦率。

史蒂芬·霍普金斯的电影《黑色闪电》(Race)将于本周五在北美公映。《黑色闪电》讲述了杰西·欧文斯(Jesse Owens)从一名大学田径明星跻身为奥运会偶像的心路历程。这部电影将既能满足多愁善感的人群又能照顾到怀疑主义者。没错,就是这么通吃,并且还不仅如此。《黑色闪电》没有将体育描写为治愈美国各类顽疾的良药,它提醒着人们,那些政治、金融和社会因素与体育密切相连,那所有的算计与阴谋都总伴随比赛左右。

《黑色闪电》中的主角欧文斯由《塞尔玛》(Selma)男星史蒂芬·詹姆斯(Stephan James)扮演。欧文斯在俄亥俄州时的教练拉里·施耐德(Larry Snyder)则由杰森·苏戴奇斯(Jason Sudeikis)出演。这样的阵容让这部电影本可以“堕落为”所谓的好莱坞大片。

1936年柏林奥运会,面对阿道夫·希特勒充满杀意的眼神,欧文斯以其压倒性的表现赢得了挑战。这个桥段在现实中确实发生过,但《黑色闪电》却全然没有暗示这场胜利让希特勒臣服,也没有减少美国的种族歧视现象。不过,霍普金斯的确认为欧文斯的成就“让种族歧视这个话题首次在美国摆上台面来讲。”

这也是事出有因。“毕竟,”霍普金斯说,“你无法对体育比赛进行审查。”

霍普金斯过往的成绩卓著,制作过像《夜惊魂》(Judgment Night)、《24小时》第一季以及《谎言屋》这样的作品。上周,他谈到如何让一个20世纪的体育传奇引起21世纪观众的共鸣。下面是一些采访节选:

到底有多少人真正了解杰西·欧文斯 

我以为我了解。起初的时候,他们希望我做一部电影讲述他的一生,我当时觉得不可能。要拍任何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拍他就更不可能了,因为他的一生非常丰富且令人惊叹。进一步了解后,我发现了一些自己之前不知道的东西。实际上,我问过很多人,包括老人、年轻人、非洲裔美国人、其他美国人等等,这些人都觉得自己知道他是一位运动员。但是这些人都不了解他到底做过什么、没做过什么。有些人认为他是“68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进行‘黑人权利敬礼’的运动员之一”。所以,尽管他的名字家喻户晓,但人们其实不清楚他到底做过些什么。

显然,当我研究他的一生时,我选取了他从男孩成长为男人的这些年份,因为我认为这是个关键时期。1933年到1936年是政治斗争非常激烈的几年,那种情形再也无法重现。 

那时候,奥运会是业余活动,不全是为了钱。围绕抵制奥运会进行的政治斗争非常激烈,在那之前从未发生过。所以,将体育作为政治手段在当时是一种创新。很多人不希望美国参加奥运会,半数的犹太裔美国人和半数的非洲裔美国人希望美国参加奥运会,好向纳粹展现自己,证明纳粹是错误的。另外半数则不希望去参加。犹太裔美国人担心纳粹报复。全国有色人种促进协会(NAACP)则认为抵制奥运会能很好地说明自己的观点。

希望体育迷从《黑色闪电》中得到什么

这很有意思。我不确定这能不能算是一部体育电影。整部电影中只有三分钟在放体育比赛,原因显而易见,欧文斯参加的是个耗时非常短的体育项目。我最终选定史蒂芬和杰森来主演这部影片是因为他俩都是铁杆体育迷,对体育非常疯狂。如果你是体育迷,顺带说我是个足球迷加橄榄球迷,你就会对体育心理着迷。

而我认为,如果你对体育心理着迷,你也就会对人类心理着迷。我们都知道,如果人没有足够的自知,不了解自己的信仰、不知道自己是谁、不明白自己什么时候自信什么时候不自信,那不管做什么都做不好。你必须有良好的抗压能力。我们都不是机器人,对吧?我认为透过体育心理,我们可以很好地了解人类。

为什么一部写欧文斯的传记电影制作历时如此之久 

这部电影要讲明白所有的政治斗争,要拍他在全国全世界比赛,又去往柏林奥运会,这制作很大、费用高昂。现在,有了技术,外加足够的资金和关注度,制作终于成为了可能。

我觉得另一个原因在于杰西是一个很注重隐私的运动员。他竭尽全力逃离聚光灯,这种品质在现在的名人身上已经很罕见了。他从来没有说起过自己的感受。幸运的是,他的三个女儿加入我们的团队已经好几年了,她们会帮我们浏览所有写他的文章,其中很多文章写得都不真实。

要拍电影写一个实实在在的大好人有点难。这么说因为我读了他的各类书籍,还探访了那些认识他的人,他是个有着钢铁般内心的人。你无法体会他的家庭背景,他爷爷是奴隶、父亲是佃农、兄弟姐妹们因为营养不良和疾病死于非命,自己也几乎与死神擦肩。他的父亲将他从阿拉巴马州带到了克利夫兰去找工作,却不幸碰上了大萧条,父亲失业了14年。

成长历程让他的内心格外坚强,并且,我觉得还充满了愤怒。他通过体育比赛发泄了这种愤怒。这是我试图找寻并在电影里表达出来的东西。但在我看来,他注重隐私、外表优雅与平静,这些东西很难深挖出他的品质。

我把电影定位到写他的这个时期后,问自己的第一个问题是:“这么一个年轻的非洲裔美国人怎么能够就这样走进一座充斥着两万纳粹党人的体育馆,在众目睽睽之下保持镇定,并参加100米这样一项连一毫秒都不容许差错的比赛?”我当时想,我们得了解他走进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面对这一切时候的感受,然后你就可以从这一点延伸开去,探求出他如何做到的这一切。

如何在展现欧文斯英雄主义精神和教育观众间获得平衡 

谈这个真的是一言难尽啊。任何写历史的电影,如果要让观众了解那段时期的政治状况和时代气息,就不能以叙述的方式来讲。否则的话,就会变成“这个是这样的,那个是那样的,这是发生的背景”,就成了一系列事件的堆砌。我们尝试挖掘这一事件的现世意义。我把这一部分放在了影片的最前面,尽量别弄成诸如“噢,听着,我们在做一部过时的电影,里面的人穿着好看的衣服、养着怪猫戴着搞笑的帽子。” 

幸运的是,在这个故事中,纳粹及其象征意义为人熟知。他们在历史上的所作所为、他们是谁、他们所处的时代你不必再去重申。部分教育意义体现在:整部影片中,我们几乎没有时间去讲任何有教育意义的故事。

影片中有个片段,艾弗里·布伦戴奇(Avery Brundage)(饱受争议的美国权利掮客、前国际奥委会主席,由杰瑞米·艾恩斯扮演)去了德国,看见一些暴行。他选择了无视这些,并与聪慧的纳粹宣传官戈培尔(Goebbels)合作,共同创造了现代奥铃匹克运动。纳粹们:史无前例地将火炬从希腊传至奥运会现场;还举办了奥运会盛大的开幕式。现在,共同承办体育赛事的情况屡见不鲜,但在当时,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我觉得,有些东西解释起来并不困难,因为正是那些东西开创了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这个时代。

纳粹们利用这次奥运会让自己以政治运动主导者的身份登上了历史舞台,在那之前,他们只是流氓与小偷一类的存在。当然,也是杀人犯。无意间,他们却也让杰西成为了世界首位体育巨星。此前,从未有任何一位运动员的名字传遍世界各个角落。他们也许是著名拳击手,但在非洲他们却不知名,你懂吧?这届奥运会最终以杰西·欧文斯之名而非纳粹之名流传于世。这,便是他们犯下的大错。

关于在柏林拍摄

在柏林,他是大英雄。在那座体育馆中四处贴满了他的照片。通往体育馆的那条路就叫做杰西欧文斯路。在那儿,他是伟大的英雄。在那儿,耻辱感依旧传承。

有个场景是杰西请求面见希特勒被拒,他写进了自己的书里。我们拍摄这个场景时,就是在那座体育馆中这一幕发生的那个房间。那种诡异之感甚至比我料想的更严重。我此时此刻想起那个房间依旧会起鸡皮疙瘩。电影中的类似元素也不曾让我不可自拔,但是就在那个地方拍摄,真的会让我们所有人感觉沉重和充满力量。

关于与欧文斯的女儿们合作

我经常感觉到想吐,我得承认。我甚至没有一点夸张。跟她们合作让我感觉压力很大。不能让人们失望,这让我肩上的担子很重。我很早就与格洛丽亚(Gloria)、贝弗莉(Beverly)和马琳(Marlene)谈过,到后期制作时都还在跟她们谈杰西爆粗口的事,他在现实中从来不会这样做,电影里则有这样的时刻。

电影中有个场景是杰西被名冲昏了头,与一名超模上了床。这样的事情在现代体育界屡见不鲜。她们不希望电影中表现这类事情,但我说:“你懂的,如果我们不展现出他的这一面,没有人会相信这个故事。它已经是一部童话了。”

(翻译:段歆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