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神剧《百变五侠》走红看网剧爆款的大绝招!

界面新闻   2016-02-25 13:44
作者:百变五侠之我是大明星 ·

春节期间,网络喜剧《百变五侠之我是大明星》正在悄然走红,开播16日总点击量突破3.1亿,点击量仍在不断上涨并且连续多日蝉联网络剧播放量榜首。这部网剧有效地吸收了热门综艺节目《百变大咖秀》的精髓,兼具剧情片与段子剧的双重优势,融入网络传播段子化、碎片化的特点。

《百变五侠》的走红不仅验证了网剧爆款的正确打开方式,也开启了一种全新网剧IP的养成模式!

《百变五侠》何以走红?

纵观2015年的网剧市场,从《无心法师》、《心理罪》到《万万没想到》、《太子妃升职记》,爆红网剧的背后是剑走偏锋与出奇制胜的题材跟制作。

而在2016春节期间,又一部网络剧悄然走红,由大张伟、贾玲等主演的网络喜剧《百变五侠之我是大明星》已经连续多日蝉联网络票房播放榜首,成为网剧市场的又一大神剧。

这部剧集没有小鲜肉跟软萝莉卖萌,却连续多日蝉联了网剧播放榜单之首,无疑是再次切中了网生代的“视”点,囊括了诸多爆款网剧的要素:

1 “穷”出风格

影楼风格的服饰、淘宝同款的罗马凉鞋、撑起全剧的鼓风机.....《太子妃升职记》的成功走红,让大家看到了原来网剧市场也是可以“穷”出人气的!总之,这个不土不洋,不伦不类,天雷滚滚的“毒”剧赚够了大家的眼球。

其实网络剧在网上被调侃最多的就是穷,而体现穷的直接结果就是各种不合理的服饰道具,以及各种人物场景跟特效的省略。《百变五侠》作为一部网络喜剧,更是放大了“穷”的特点,将“穷”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甚至不惜将五毛特效全都降级为了五分特效用来营造网络喜剧的效果。比如,转场时手绘的乌鸦、决斗时夸张的喷血,以及演员能动手自己来的坚决不麻烦后期的腮红!

没错!《百变五侠》就是穷的这么坦荡,这种“哭穷”的效果让不少网友大呼中毒太深而欲罢不能。其实剧组的这种“哭穷”手法非常符合互联网喜剧的思维方式,因为有缺陷才能令观众觉得真实、有缺陷才会营造笑点。

2.不拼颜值拼段子

就在众多影视剧比拼颜值抢占小鲜肉的当下,网络剧的颜值似乎已经达到了“天花板”。而《百变五侠》另辟蹊径地选择了资深笑星作为剧集的主角。大张伟、贾玲、白凯南等一众明星,在搞笑与模仿上都有着很强的功底,自带笑点并且很有观众缘,能够将整部剧的喜感提到最高,为网友生产出无数的槽点。

剧集一播出,网上就开始流行起各种贾玲的表情包,段子也是一波接一波。

 

 

 

要知道,《百变五侠》可是“认真”搞笑的!编剧团队中包括了诸多网络段子手,以虢爽、鹿鸣带领,万合天宜团队也参与了编剧,将嘲点与热门融合,还掺杂了《来自星星的你》、《花千骨》、《武媚娘传奇》等诸多热门影视剧的经典模仿,迎合了众多网络用户的笑点。

3.无厘头式的幽默+碎片化的传播

另外,这部剧集恰好迎合了现在年轻人喜欢的无厘头式幽默方式,笑点总是来的很突然,神逻辑也是一个接一个。

在网剧中,你能看到历史典故的无厘头式解构、时下最热门话题和事件的反讽、平凡普通的小人物的遭遇,虽然是古装喜剧,但投射出不少当代生活的问题。

《百变五侠》并不同于其他网络喜剧,采用的是线性的叙事手法,笑点掺杂在一个完整的故事中,每集的播出时长精简在半个小时左右,节奏极其紧凑,这种碎片化并带有故事性的传播形式更符合网生代的观看习惯。

其实想要说,如今,网络剧爆红的原因无非有三点:有槽可吐,全民狂欢 ;轻松幽默缓解压力,简短省时还不费脑;风格题材多样灵活,有所突破创新,能够引人关注。近年来现象级网剧的关键词一定离不开“搞笑”、“平民”和“吐槽”几个要素。

综艺IP衍生剧成为市场新潜力 

近年来,热门IP正在被疯狂抢夺,一方面影视文学的IP价格不断地水涨船高,一时间热门IP的价格达到近千万;另一方面,市场缺乏真正适合被开发的优质IP内容。而《百变五侠》无疑开辟了一种新型IP塑造的捷径——借助热门综艺打造原创IP内容。

 

《百变五侠》是由两年前《百变大咖秀》的5位百变“大咖”大张伟、贾玲、白凯南、瞿颖、沈凌原班组合再次聚首,这个颇具人气的组合正属于热门综艺IP的“产物”。

不得不说,这部网剧的走红除了切中网生代的笑点外,也包含了《百变大咖秀》这档曾红极一时的热门综艺所营造的IP价值——“百变五侠”拥有着广泛的粉丝基础和很高的明星号召力,吸引了何炅、张亮等热门明星的客串,能让观众观看时一面捧腹大笑一面找回当年的青葱回忆,这也是这部网剧能迅速聚拢人气的原因之一。

纵观目前国内的综艺市场,无论是《奔跑吧兄弟》还是《中国好声音》,所有热门节目似乎都只有衍生节目一条出路,《中国好声音》甚至一档节目开发出了8档衍生节目用来快速吸金。

而《百变五侠》的走红无疑为综艺节目提供了又一个“吸睛+吸金”的全新模式。一方面热门的综艺节目可以借助网络剧的形式,增强节目中嘉宾与选手的曝光度,讲述独特的故事,塑造品牌IP;另一方面,热门综艺的衍生剧也可以借助节目的热度提升剧集本身的传播度,可谓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