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2015年年初,我告诉刚需族们,那时候是买房最佳时机,该出手就出手,中国房价还会涨到一个不可预估的时候。
时隔一年,今天再来看这个问题,似乎言中了,一二线城市开始了竞赛级别的房价上涨,有的地方还可称为暴涨,涨幅同期相比40%以上。
说房价要上涨到一个不可预估的阶段,那是因为2014年12月的降息降准开始,新的楼市刺激政策应该酝酿已久,似乎要一炮打响的感觉,随着时间的推移,2015年,政策的巨变以及金融工具的放松,刺激了楼市的成交,也催生了楼市,助长了房价。
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为什么这么说呢?
以前,乐福居就告诉过各位朋友,中国楼市是政策楼市,只要是政策楼市,那就一定会随着政策的变化而变化。
第一:实体经济和地方政府过度倚重房地产行业。
房地产关联着60%的实体经济产业,房地产的连带行业基数过大,关乎着中国经济命脉,那是真正的经济主导行业。
GDP的增速和贡献,房地产都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比例,倘若房地产行业奔溃,那首先就是实体经济的奔溃,去库存的本质就是让这种奔溃不要到来,为啥老大提出要去库存,否则会出大乱子。
地方政府收入中,土地出让金占据地方财政的60%以上,如果地方搞建设没有了房地产行业,或者房地产行业停滞,地方财政吃紧那是必然的,地方债就会陷入危机之中,地方债也是有期限的,发行的债券是要还的,没准你就买了。
第二:银行在房地产或者关联行业的房贷比例超六成,过度倚重房地产行业。
一个国家的命脉就是他的血液的流动性,这条血液命脉就是金融,房地产行业关联着60%的银行资产负债,一二线城市会更高。
房地产行业若出现风吹草动,最直接的倒霉者就是银行,银行最怕房地产奔溃,倘若房价暴跌,房地产资产缩水,断供的可能性就会出现,最后银行收购一堆没有价值的房子,不能变现,资金流动出了问题,拿国家的命脉也就断了。
由此可见,命脉是血液,血液里有60%的房地产基因,谁敢让房价暴跌,谁敢让房产资产缩水,那不是自毁前程吗?
再往后想就不敢想了,人民币贬值,全民资产缩水,大型企业和资产被吞并,央行也只能开足机器印刷人民币。来坑害我们。
第三:购房是老百姓一生中最大的支出。
买套房子就那么难吗,一次次房价的暴涨破碎了很多人的住房梦,这次乐福居感觉,又要破碎不知道多少人的住房梦。
中国居民买房支出是发达国家的2倍以上,房价的十几年来的暴涨成为刚需购房的噩梦,对老百姓来讲买不起是真实的写照。
对于已购房的的人来讲,房价的暴跌也是一种最大的损失,有的人花了一生的积蓄,买了房子付了首付,最后买来了缩水货,谁愿意?
那时候,大多数的人会随着资产的缩水,而变的民不聊生,全民没钱,有钱人也和越南盾似的,1美元换我们几万元,一套房2000万,最后换成美元就几百块,心凉不?
所以,房价不可暴跌,只可维持和上涨,这也是2015年那些政策的决心,2015年的救市绝对是一次最大的金融救市行动。
第四:房价上涨已经到了什么程度?
一二线城市必须领涨,三四线城市必须稳中慢涨,不论什么手段,涨价就是房地产的态度。
2015年一年6次降息5次降准, 330政策,930政策,年底的补贴大战,一次次刺激着楼市的重生,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70重点城市房价监控,涨幅过半,维稳达四成,降价的只有百分之几,政策牛才是牛。
由此可见,2016年房价三四线城市稳中有升,一二线城市会稳中必涨,部分城市暴涨,这样就稳定了地产行业的总体运行,皆大欢喜。
我前几天写房价要降,那是不可能的,我的目的是不要涨的太快,打击一下嚣张气焰,涨价才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各位朋友一定要正确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