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涉及部分剧透,请谨慎阅读。
《又见奈良》是中国青年导演鹏飞个人的第三部长片,之前也已经入围过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虽然作品并不多,但鹏飞其实可以算是各大电影节的常客,他的处女作《地下香》最早入围过威尼斯电影节“威尼斯日”单元,而2017第二部作品《米花之味》也再次入围了“威尼斯日”单元,并获得“特别提及奖”。
与前两部作品一样,《又见奈良》关注的依然是某一类特定少数群体——二战日本遗孤。这些人是日本侵华时出生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后裔,但因为战争结束又被亲生父母遗弃,随后被中国养父母养大成人,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他们中的一部分辗转踏上了一条回到日本寻亲的道路。
电影讲述的是吴彦姝饰演的陈奶奶许久未收到返日寻亲的遗孤养女丽华的回信,她忍不住思念与担忧,远赴日本奈良,在英泽饰演的二代遗孤小泽和國村隼饰演的退休日本警察一雄的帮助下踏上了漫漫寻人之旅。
普通观众粗看这样的题材其实很容易被劝退,毕竟但凡看过国内一些电视寻亲节目,就很容易因为那种过于悲惨的煽情场面留下一些阴影。更何况《又见奈良》还涉及到了中日关系以及战争伤痛等等元素。
但导演鹏飞可以说是每一次都能将一个原本可能会走向苦大仇深的边缘人故事,最终以一种轻快甚至轻盈的方式展现出来。
他在2015年的导演处女作《地下香》里讲述了生活在大城市地下室的外来打工青年的故事,第二部作品就直接跨越到了边境乡村,《米花之味》展示了在遥远中缅边境的云南沧源,返乡单亲妈妈和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冲突。这上述两部作品里,既看不到主人公自怨自艾,也鲜见过于强烈的社会批判色彩,取而代之的则是立足于人物本身所构建起来的情感连接,以及能够容纳这种情感的大环境。
在之前的采访中,鹏飞曾经就如何通过电影去表现中国社会中特有的现实主义题材表达过自己的观点,现在放到《又见奈良》里几乎也同样适用:“电影反映生活中的无奈与艰辛没问题,但是故意拍中国人负面形象而压题式的给海外电影节的事我很厌恶。如何从作者的内心出来, 从生活的点滴出发是我关心的。”
因此可以说,选择用一种轻松并且带有幽默感的视角去讲述某些沉重的故事,已经成为了导演一以贯之的个人风格。并且作为个人的第三部电影,这种个人风格在《又见奈良》里体现得更加明显。由于在留学期间鹏飞有过多年跟随蔡明亮拍片的经验,加上《米花之味》幕后班底也多用后者经常合作的台湾摄影师廖本榕,使得其前作从整体风格上都有模仿蔡明亮的痕迹。
到这一部《又见奈良》,创作班底几乎也继承成自《米花之味》,廖本榕依然担纲摄影师,荣获十余次金马奖最佳音效的杜笃之、北野武御用配乐师铃木庆一同样负责了本片的配乐部分,剪辑师则是与名导杨德昌多次合作的陈博文。再加上有河濑直美与贾樟柯两位大牌监制坐镇,从最终成片来看,鹏飞在这样的幕后阵容支撑下,继续保持电影的高完成度之外也更好地突出了他自己的个人风格。蔡明亮招牌式的固定镜头依然还有,但显然导演想要追求一些更加情绪化的表达时,会刻意打破这种绵延不断的固定镜头,尽可能使用一些跟随人物的运动镜头,突出人物的情绪。
整体而言,除了两场具有明显情感煽动力的场面,整部电影的依然非常克制。导演明显既不想也不愿意去进行任何价值判断。那场中日之间的战争早已过去多年,讨论战争本身的是非是历史学家的工作,但现实中那些活生生的人却还需要为当年的战争付出沉重的代价,关注这些人的生活才是重要的。
陈奶奶曾经是因为善良收养了丽华,而年老后却因为膝下无人,孤独的她不得不远赴东洋试着去寻找突然消失的养女。小泽作为二代遗孤,尴尬的身份认同使她将自己代入了一种类似“流放”的状态中。而最有趣的还要属國村隼饰演的那位退休日本警察,于他而言当然不存在什么身份认同问题,但妻子早逝女儿远嫁东京,让他陷入退休之后长久的孤寂之中,这也是为何他即使撒谎也要主动为陈奶奶和小泽帮忙找人。这的确是一个深具功能性的角色,但在他身上,导演依然给予他相当充分的人物弧光,甚至可以说从一个侧面将日本老龄化社会的无奈现实部分呈现了出来。
要说全片最亮眼之处,大概还要属其中那些让人会心一笑的Lost in Translation时刻。陈奶奶一句日语不会,但因为曾经学过俄语,紧张之时便用俄语跟说着英语的日本人进行着完全牛头不对马嘴的交流。而其中最有趣的一场戏则还出自导演自己的客串出演,陈奶奶去肉店想买东西,她与鹏飞扮演的店员上演了一场妙趣横生的“动物对话”。由于陈奶奶不懂日语,只能通过拟音和动作表情达意。面对琳琅满目的肉食,陈奶奶只能通过模拟动物的鸣叫来向店员求证是不是她想要的肉食,店员也以同样方式回应陈奶奶。
最后,对于已经了解真相的观众而言或许还是会认为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但片尾那个的长镜头里三人行走在静谧的街道上,女儿远嫁他乡的日本老警察、千里寻女的中国老母亲以及生存不易的中日混血遗孤二代,反而组成一种临时的亲密家庭关系,伴随着邓丽君那首《再见了我的爱人》日语版,更显得真挚动人。
留给青年导演确定个人风格的前三部电影已过,鹏飞显然是已经找到自己风格的导演,只希望在之后的作品,他能够将这种风格运用的更加成熟与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