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拼单名媛”背后的审美幻境?

当我们不再带着滤镜来看世界和周边人的时候,它可能不是那么美丽。但这不妨碍我们对生活进行美的再创造,而创造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会带来审美的多元化。

来源:视觉中国

文章开始前,先讲个故事:

一群人犹如囚徒世代居住在洞穴里,由于被锁住而不能走动、回头和环顾左右,只能直视洞壁的情景。他们身后有一堆火在燃烧,火与人之间有一堵矮墙,墙后有人举着雕像走过,火光将雕像投影在他们面对的洞壁上,形成了变动的影像。由于他们长期看着这些影像,便以为是真实的事物。但是如果有一个囚徒挣脱锁链,回头第一次见到火光,虽然一时会刺眼眩目,但经适应后他就会分清影像与雕像,并明白雕像比影像更真实。

这个故事来自2400多年前柏拉图在他的巨著《理想国》的第七卷里写到的洞穴理论。作为一名理念至上的哲学家,他认为世界因为有了一层“影像”的存在,会遮蔽我们对于真实世界的感知。眼见也不一定为实。而艺术是对这层“影像”的再次展现,所以更不真实,于是艺术家在他眼里,是不讨喜的,甚至他要把艺术家逐出理想国。

时间又过去了几千年,这个故事仍然没过时,如今这些“影像”因为技术的发展已经变得越来越容易获取和制造,比如电影、摄影等一切视觉媒介形式,又比如我们每个人的手机屏幕里,加了滤镜和特效之后的所拍之物,皆为“影像”。但这些并不影响我们对这些视觉艺术的热爱,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它带来的感受是美的,纯粹的,非功利的。我们会带着欣赏或者学习的视角去看待它,甚至以此来调剂日常平庸的生活,增加生活趣味。

但当同样看上去很“美”的摄影照片出自一群拼团式富贵人物之后,瞬间引爆了网络,并引发了社会大讨论。“拼单名媛”事件发生的背后是起源于一个“卧底”的爆料,他所揭露的就是那些看上去非常高级的“影像”背后的不真实性。事件似乎戳痛了某一类人的神经,除了对这种共享经济方式嗤之以鼻之外,更多是指向了其背后的虚荣心和功利性上——她们在异性竞争上走了捷径,没人会喜欢作弊的人。同时这种不符合自身实力的炫耀式消费让人感到浮躁。

不过除了对这种现象道德性的谴责批判之外,我更感兴趣这背后折射的审美判断问题,为什么会有人去拍摄这类看上去很“高级美”的照片?为什么这些“高级”图片所营造的人设会吸引别人?为什么贴上logo的商品或者高级场所和会是一种更美好生活的代表?毕竟,如果所营造的景象或者人设不美,自然不会吸引到一些人去大批量复制这类“影像”。

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两个“影子”,一个是消费主义,一个是审美同质。

一   消费主义不可逃,但消费态度可选择

在日本社会学家三浦展的《第四消费时代》一书里,他将社会的消费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目前中国更多处于第三层级,即追求符号消费。符号背后代表的更多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曾经是为王公贵族上流阶层所享用的物品工艺,在商业社会中开始通过消费这一看似很“民主”的方式下沉到中产以及更多的普通人群中。于是把能消费和使用带有某种logo的商品,当做了一种身份象征,人开始被全面物化。

同时奢侈品品牌又通过各种营销手段(广告杂志媒体、艺术展览、明星代言)来营造一种高端的艺术气氛,吸引的是想要拉开自身与周遭审美品位差距的富人,而当富人把奢侈品当做是一种审美风尚的时候,成功吸引了更多的中产阶级,他们也希望通过消费这类商品来达到身份的认同,享有同一的审美品味。于是也就达成了一种默认,即认为奢侈品代表着高级审美。

但真的就是这样的吗?所谓潮流易逝,风格永存。木心有言,所谓时髦,就是上当。奢侈品的设计翻车事件已经早被吐槽。“拼单名媛”只是自我物化人群中一小部分代表,同时也是对商业包装后的审美方向没有判断力的一群人代表。当然也有商家开始自主转移审美设计方向,比如日本在80年代出现的无印良品,就是典型的进入到第四消费阶段——去logo化,同时追求简单、素净、舒适的美学风格。

不过这里面又涉及到一个问题,对什么样的审美,我们该进行推崇?美一旦和消费挂钩,似乎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问题了,自会带上了阶级、文化、品味甚至是价值观色彩。身处这个符号化的消费社会,个体很难避开这个大环境,但至少可以拥有自己的消费态度,从而做出合理的消费选择。比如更加关注物品本身而不是外在符号,更愿意把花费在物质上的时间和金钱,投入到让自己舒服和增加人生幸福感的事情上,体验真实获得精神富足。更愿意选择对环境友好的永续商品。毕竟物质上的美,只是带来观看愉悦,但终究这种消费得来的美感是浅薄和短暂的。

二  审美同质化的怪圈,靠什么扭转?

在《美丽新世界》中赫胥黎写道,人们会渐渐爱上工业技术带来的娱乐和文化,不再思考。

为什么这些“拼单名媛”会去统一场景拍摄,选择同样的拍摄用品, 产出同样的内容,而这样的流水线照片会成为证明自己吸引别人的方式呢?这背后折射的是一套模式化的审美认知方式。

亦舒早就说过,真正的名媛从不炫耀自己看过什么书,吃过什么,看过什么,但是却从谈吐中能感受到她的涵养。这些深层的东西都是通过气质从内而外的散发出来。但在商业资本的极权高压和媒体意见领袖的共谋下,刻意引导某种审美观,对人文素养匮竭的人群输送了“标准答案”,无数人只能被迫或者主动的陷入到这场公式中,而忽视了人格、气质和灵性,进而丧失了独立的审美判断力。

这和最近几年流行的幼白瘦女性审美如出一辙。中西方固然对美的定义各有不同,但至少基本上,都会认可审美能力是文化教养的结果。审美不是单纯的觉得好看不好看,而是一种具体的能力。这就是审美力。《大辞海》哲学卷中对“审美能力”的解释为:人们认识美、欣赏美、鉴别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包括审美感受力、判断力、想象力、创造力。而这种能力对于人类来说并不是天生俱有的,没有人天生就是理解美,懂得美感规律,是必须接受相应的学习才能培养出来的,这就是美育。

这让我不得联想到几天前国家宣布将“美育”加入到中考科目中,这个政策的出台,可以预测未来一代对于审美的理解会远远高于现在一代。为此我仔细查阅了美育要如何教以及如何考。官方对美育的阐述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美学素养,而不是仅仅是艺术技能。而美学素养是靠什么来提升,自然不是靠一堆logo和奢华场所。人文艺术教育所应该承担的逻辑思辨、审视判断,应该可以成为突破同质化审美的有效办法。

当我们不再带着滤镜来看世界和周边人的时候,它可能不是那么美丽。但这不妨碍我们对生活进行美的再创造,而创造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会带来审美的多元化。柏拉图虽然要把艺术家赶出理想国,但他并不反对用艺术来影响和感化国人,因为当美和真善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会拥有震撼心灵的强大力量。

 

作者 : 邱书婉, 美学硕士,从事文化产业。文章常见于《界面》,并被雅昌、搜狐艺术、亚洲艺术等多家媒体转载。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