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原司长揭中国制造业三大短板,称“忽悠新概念”会出大问题

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原司长年勇指出,中国由于工业化时间较短,因此尽管从规模上来说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制造体系,但存在的问题也很多,主要有三大短板,即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链不完整,产业环境不佳。

2019年11月4日,上海,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高端装备展区,三菱电机,智能制造。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辛圆

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原司长年勇日前表示,中国由于工业化时间较短,因此尽管从规模上来说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制造体系,但存在的问题也很多,主要有三大短板,即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链不完整,产业环境不佳。

9月9日,他在“2020中国互联网制造峰会”上发言时说,中国用三四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近300年的工业化道路,这么短的时间内急速追赶,势必缺失了很多东西,少了很多环节,具体来看有三大短板。

第一,产业基础十分薄弱,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基础研究。因为工业化时间短这个客观现实,好多基础研究没有跟上,大学研究机构和大企业的基础研究都很差。由于基础研究差,导致了底层的硬件、底层的软件都要依赖别人,这是中国跟发达国家和美国最根本、最大的差距。

第二,产业生态上不去。制造业的整个产业链不完整,这个问题非常突出,有的环节是空白的。为智能制造服务的关键基础设施还差得很远。

第三,产业环境亟待提升,这当中包括三个偏差。第一个偏差是不重视制造过程和经验,好大喜功,没有认识到工业1.0、2.0、3.0到4.0要一步一步走。第二个偏差是引导偏差,很多引导策略不系统、不完整,碎片化,没有办法执行,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差。第三个偏差是执行偏差,在推进制造业智能化过程中,没有看见主导力量,各自为政,一片散沙。

年勇提到,目前有一种说法是“美国是服务经济了,后工业社会,不搞制造业了,而中国制造业很发达”,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美国去年服务业比重为81%,但服务业里头60%以上都是为制造业服务的,大体这些年占美国经济总量48%、49%、50%。换言之,美国从未放弃过制造业。”他说,“而中国对这个认识不清楚,天天忽悠新概念,估计要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对于当前中国制造业存在的三大短板,年勇也提出了相应对策。首先是夯实基础。“有大学的问题、研究机构的问题、企业的问题,这些基础都要夯实,没有这个基础想飞是不可能,必须全社会有这个意识。”

其次是健全生态。一方面是健全智能制造产业链,另一方面是推进智能制造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工业互联网、5G。此外还要建设人才体系,没有人什么都干不成。

在完善产业环境方面,年勇提出,首先要提升认知水平,然后是加强引导,把各种资源、资金、人才都集中到这个领域,使这个领域尽快有所突破。“智能制造的核心还是制造,如果不熟悉制造过程、制造程序、制造工艺,那后面的再多的数据都没有用,根本不知道数据背后是什么。”

年勇强调,智能制造的推进可能需要一个制造业巨头来引领和主导。“没有的话,这个事情就很难做。制造巨头才了解制造业,才明白制造工艺、制造程序,掌握制造的核心技术,不掌握这个,你想引领也引领不了。”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