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官方微信8月25日消息,孙卫东大使在中印青年视频座谈会上发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搭建中印人文交流桥梁”讲话。
以下为讲话部分内容:
中印要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国家之间相处的关系,就像人和人之间相处的关系一样,必须彼此尊重、平等相待。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唯一两个人口超过10亿的相邻新兴大国,中印关系的发展不光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也为本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繁荣增添稳定性和正能量。中印双方相互尊重、相互支持,这是一条正确的康庄大道,符合两国的长远利益。只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才能不断增进双方的理解和互信,避免猜疑和误解,在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道路上,实现中印“龙象共舞”的目标。
我想讲的第三点,就是中印建交70年来,双边关系历经考验,应该更加具有韧性,不受一时一事干扰。进入新世纪,双边关系应该不断向前发展,而不能倒退。前不久中印两国边境地区发生了不幸事件,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现在双方都在努力地加以妥善处理。从历史长河中看,这只是短暂的一瞬间。中国人讲,“风物长宜放眼量”,意思是不要只看眼前,而要把眼光放长远。我们一定要看到中印友好合作是主流,也是大势。只有看到这一点,我们才能保持客观理性的判断,正确处理双方存在的分歧和差异。我相信,中印这两大古老文明是有智慧、有能力处理好双边关系的。我们对中印关系发展应该抱有充分的信心。
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中国对印度的基本政策没有改变。中国把印度当作伙伴,而不是对手,把印度视为机遇,而不是威胁。我们希望把边界问题放在双边关系的适当位置上,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分歧,推动双边关系早日重回正轨。
中国对印政策没有改变,是基于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中印作为两个相邻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中印是世世代代的邻国,是搬不走的邻居,同时我们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我们要解决的是总共27亿人口的衣食住行问题,要让大概占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这就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所以中印两国都需要集中力量发展自己,都要解决好乡村振兴、消除贫困、发展教育、创造就业、保护环境等等诸多的问题,我们之间有许多共同语言。今年中国要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消除绝对贫困,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有信心实现这个任务。为了实现这样的发展目标,就需要一个和平有利的外部环境。因此,中印这两大邻国应该和平相处,避免冲突。
第二个原因就是中印互为伙伴、友好合作、共同发展的方向没有改变。过去两年中印两国领导人两次非正式会晤,就中印关系发展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坚持这些共识,特别是要坚持中印互为发展机遇、互不构成威胁这个基本判断,把领导人的共识切实传递到各个层级,并转化为行动。当前我们都面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印之间相互支持,携手应对,交流诊疗经验,提供医疗物资,体现了双方的伙伴精神。两国青年在疫情形势严峻时候,分别用中文和印地语录制视频,给对方加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印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今后双方要继续加强公共卫生领域合作,共同维护两国人民的生命健康。
第三个原因,就是中印谁也离不开谁的大格局没有改变。当今的世界是相互连接、相互依存的世界。有人说,世界是平的。我觉得在全球化的时代,世界还应该是“连”的。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脱离世界来独自谋求发展。我们既要坚持自立更生,也要坚持对外开放,顺应全球化潮流,这样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中印之间经济互补性是很强的。中国连续多年是印度的最大贸易伙伴,印度也是中国在南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经贸合作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这是市场规律和企业选择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两国27亿人口从这样的合作中受益,也为两国各自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成为互利共赢的例证。我认为中印这两大经济体应该像磁铁一样相互吸引,而不是人为把它们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