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代互联网经济下,国内的投资人已经错过了BAT,因此投资人不想再错过下一个移动互联网经济时代。2015年开始,资金的大量供给推高了创业价格。移动互联网带来了非常多的商业模式、足够大的想象空间和变化,满足不了这些永不知疲倦的投资人胃口。
这一波的资本寒冬并非寒冬,所有投资人只是在等一股暖流。资本的驱动下,属于屌丝的互联网正在被精英经济覆盖。
大企业是怎么一步步倒塌的?
我们看到大公司正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大企业已经满足不了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这种落后导致了人员冗杂,流程繁密,迭代缓慢,重复管理等诸多问题。互联网思维没有深刻改变企业管理者的行为和方法,这种危机感一直存在。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人群已经被分散到各个场景之中,看不到应有的边界。
因此,我们正看到一个趋势。商业的竞争并不是大公司单挑大公司,而是一批社群和众多场景去包围一家大公司。打败骆驼的不是一个骆驼,而有可能只是一根稻草。这些稻草聚集在一起,在场景经济下,最终压垮了骆驼。总之,大公司的坍塌都是由小社群所造成的。因此,新形势下巨人最需要提防的不是一个巨人,而是一个个圈子。
随着大企业的倒塌互联网格局正在改变,百度占据的流量入口,腾讯占据的社交入口,阿里占据的电商入口,这种工厂般的集中劳作正在被个性化定制所取代。追求个性的中产阶级不满足单一入口,也不会允许自己的爱好、兴趣被某一个企业把持。因此,集中劳作的方式的注意力正在从门户分散到新媒体,甚至只是一个公众号。
未来,BAT正瓦解于社群之中,BAT的危机是从内向外的,而不是外力驱使。这种由内而生的危机,扼杀了企业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屌丝死了?众筹2.0共建精英时代
原来追求屌丝经济的最后得不到资本的青睐,这不是资本没有钱,而是资本不愿意分担风险。在互联网下,我们看到一种恶性循环。那就是老一代大企业正在加速垮塌,新一代小企业没有钱可以融资。在社群经济的挑战下,大公司的塌方式倒掉,集约式的入口正在被分散式入口所取代。小公司的举步维艰,源于传统金融永远无法克服自己的劣根性。
这种劣根性从何而来呢?传统银行无法捕捉场景,遵循的是按图索骥的逻辑,没有图就找不到。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的博弈,焦点在于对待人的方式上。过去,人与人无法信任,银行充当信用的天平,通过吸储和贷款,通过利差躺着挣钱。现在,人与人的信任正在场景下重塑。这种银行占主导的金融体系正在被人人金融冲击。
人人金融时代,企业如何捕捉场景呢?答案在于众筹2.0。过去,众筹1.0时代,网站一部分演变成预售电商平台,另一部分成为流量平台。现在,众筹2.0时代,场景金融正在各个入口瓦解传统的屌丝经济。众筹已成为趋势,动摇了银行主导下的金融体系。在人人金融下,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的位置正在重新排序。
因此,众筹是我们的一次探索,面对未知的领域,赋予梦想,赋予血液,一改以往互联网以屌丝为主的用户族群,把有梦想的互联网原住民圈在一起,重建战胜资本寒冬的精英文化。
一个在崛起,另一个却在衰落。在这兴替之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公司病的根本原因在于,对于分散式入口的社群经济无能为力,占有屌丝的BAT文化对精英聚集的场景鞭长莫及。过去,在免费经济和流量思维下,新兴创业企业往往用淘汰代替创造,如今,新的创业经济发展,已经在用社群圈子去覆盖资本烧钱的套路。
对于未来,我们可以大胆预言三件事,第一件事,未来产生不了新的BAT,BAT只属于过去,正在衰弱;第二件事,创业者是选择屌丝经济还是精英经济,将左右资本市场是寒冬还是暖流。第三件事,传统以银行为基础的金融体系,正在被众筹2.0共建的精英时代替代。当人与人之间的信用变得透明的时候,创业者春天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