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波过后,复星的能源业务怎么办?

界面新闻   2015-12-12 13:15
作者:华夏能源网 ·

作者:华夏能源网记者 力措

20多年前,郭广昌还是一个经常骑着28寸大横梁自行车穿梭在上海的大街小巷推广业务的农家子弟;20余年后的今天,其已打造出一个庞大的财富帝国——复星系。

若仔细梳理复星集团纵横交错、或隐或明的投资版图,也许你会略显突然地发现,除了以保险为核心的综合金融、医疗等众所周知的核心业务,能源资源和环保等亦成为其近年重点投资的领域——其已在复星的投资版图中自成脉络,并占据重要角色。只是由于郭广昌历来低调,其关联的系列动作并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而已。

只是,经过这次风波之后,郭广昌寄予厚望的能源资源投资版图还能否如期扩张?

如何一针一线“缝制”能源资源投资版图?

“无论做菜还是投资都要讲究搭配,比如梅干菜跟猪油搭配就是最香的”。

郭广昌受过苦,挨过饿,如今却对那段艰难时光极为怀念。

在郭广昌的记忆中,“母亲做的梅干菜就是我的乡愁。”“那时很穷的。蒸的米饭,如果上面铺一层梅干菜,那个猪油就化开了,很香的。现在想起来还会流口水”。时过境迁,郭广昌曾就此做过比喻:做菜还是投资都要讲究搭配,“比如梅干菜跟猪油搭配就是最香的”。

复星集团对能源资源产业的投资,也经历了从保持距离,到摸索尝试,再到发力投资的过程。相关业务也从起初的“配菜”变为集团的“主菜”之一。

传统能源资源领域由于天然的各种门槛,加之垄断坚冰长期未解,很多民营资本皆难以进入,甚至主动远离。但近年随着相关市场化改革的开启,不少资本及大佬都寻求在此一试身手。比如史玉柱、马云、郭台铭、许家印等都赫然在列,不少保险财团等也积极介入光伏等市场化较充分的新兴产业领域——享誉业界的投资大佬郭广昌当然也不例外。

从1993年的借来的3.8万元作为起步资金,到现在身家超过400多亿,郭广昌用了20余年时间。梳理复星的创业历程可以发现,在为公司赚下第一桶金的咨询和医药等业务中,能说会道或拥有一技之长的合伙人们的作用功不可没,但在之后复星转入多元投资后,郭广昌的“眼光”逐渐发挥了方向性的作用——对能源资源产业的投资也是如此。

复星1994年进入房地产,2002年涉足商业零售,2003年进军钢铁和证券,2004年屯兵黄金产业,2007年投资矿业。自此,其在能源资源领域的投资日渐频密和多元,手笔也越来越大。

2014年11月,复星集团母公司复星国际有限公司(00656.HK)完成了其在海外油气领域的首次出手,斥资4.39亿澳元(约21.4亿元人民币)收购洛克石油公司92.6%股份。而在一个月之后,复星在2010年投资的海南矿业也成功登陆A股市场,复星集团共持有海南矿业60%股份。

彼时的郭广昌表示,在收购完成洛克石油后,复星将上游石油生产资源整合到整体能源产业链中,帮助洛克石油最大限度地发挥它在整个价值链中的协同效应。

洛克石油是一家在悉尼上市的油气勘探开发和生产的澳大利亚公司在中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地拥有油气资产,2013年营业2.5亿美元,毛利9600万美元。以铁矿石采销为主业的海南矿业去年虽然遭遇大宗商品市场低迷所带来的困扰,但其去年的净利润仍保持在4亿元之上。

两大项目”落袋为安”后,郭广昌再次表示,复星会开始将能源资源大宗商品作为投资的重点方向,复星会加大对石油、铁矿等资源的投资,同时也会探索在互联网环境下大宗商品的新型贸易方式。

事实上,近来在资本市场风生水起的上海钢联实际控制人正是郭广昌。上海钢联在2014年净利润约1877万元,同比下降13%,但在过去一年中,其股价却上涨了逾1倍。

从2013年底开始,这家原本以钢铁资讯为主业的公司开始发展钢铁电商业务——钢银平台,试图通过在线销售钢材,颠覆传统的钢贸流通体系。2014年上海钢联去年的营业收入同比猛增了3.86倍,达到75.6亿元。如今,上海钢联定位的钢铁电商的模式已基本成型。

除了上述动作,复星集团旗下的南京南钢也在能源运输装备领域下了重注:2014年4月,南钢与太平洋海工在沪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联手推动天然气装备的国产化进程,加快国内中小型LNG(液化天然气)船发展。

综合分析来看,复星在能源资源领域的每次出手都绝非“空穴来风”。郭广昌曾表示,复星一向坚持长时间研究后的稳健投资,对整体环境、行业、企业做持续的研究;在跟踪的基础上,再把握最佳的进入时机,争取较低成本的介入机会。

比如,对海南铁矿的投资,复星从关注到签署合作意向书就用了将近四年的时间。复星希望通过投资于现有采矿项目及其他矿业公司,加快扩大其规模及提高行业地位。对于洛克石油的投资,复星拟将其作为未来在石油天然气领域的战略平台,把握油价下跌环境下的全球油气投资机会,获取持续回报。

如何实现能源资源投资专业化与多元化之间的平衡?

中石化有这么多加油站,如果能够引入在互联网和金融业务上有优势的企业,那么想象力会非常丰富。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复星已经参与到一些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企当中,却都没有话语权,经营上也没有改变。

梳理复星过往十年对能源资源的投资脉络,其投资的合作伙伴除了不少民企,还有招金矿业、山东黄金等国企,当然也不乏大型央企。

2014年9月,复星国际与中石化旗下的中石化销售公司签署增资协议,复星国际以总代价21.53亿元人民币的作价入股了中石化销售公司0.603%权益。这25家投资者多以财团名义出现,其中涵盖了此前与中国石化已开始跨界合作或传出过合作绯闻的大润发、复星、新奥能源、腾讯、海尔、汇源等9家产业大腕,也包括了嘉实基金、中国人保等财务投资巨头。名单的出炉也宣告彼时坊间关于谁会入围中石化“混改”的猜测终于尘埃落定。

对于此次合作,有观察人士认为,复星可获得三方面好处:一是资源平台;二稳定回报;三是可以参与经营、促进业务互相发展。但也有人认为,除了出钱,复星和腾讯等企业都没有任何专业能力和背景,加上所占股比也较低,它们在此番买卖中只能算是“打酱油的”。

事实上,对于复星集团投资过分“多元化”的质疑由来已久。仅在能源资源相关领域,其涉及细分产业除了黄金、石油、矿业、LNG外,其如今重点投资领域还包括环保产业。

去年,复星集团以10.6亿元收购中山公用13%股权,成为这家主业为环保水务公司的第二大股东。收购中山公用也触碰到了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其承担着广东省中山市的供水和污水处理业务。

复星在环保领域的投资已涉及多家企业,其投资了家庭净水器的前两名中的一个;投了净水处理集成设备的龙头中的一个;复星还在欧洲寻求并购环保公司;其与上市公司瀚蓝环保成立合资公司;此外,复星还投资了博天环境。

能源、资源、环境等多种领域的涉猎确实曾让复星集团“力有不逮”。是要多元化还是专业化,这在产业发展中历来就是悖论。如何平衡极其关键。

事实上,对于参与中石化的混改投资,郭广昌此前也曾表示过些许的担忧:中石化有这么多加油站,如果能够引入在互联网和金融业务上有优势的企业,那么想象力会非常丰富,复星也会积极参与。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复星已经参与到一些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企当中,却都没有话语权,经营上也没有改变。

复星的目标定位在投资集团,在郭广昌看来,复星的逻辑就是对标巴菲特模式。然而郭广昌也表示,“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没有过去就没有未来,在新的领域,复星会立足自己的路径摸索发展方向——包括在能源资源领域的投资。”

事实上,对于风险,郭广昌应该具有比绝大多数企业家更敏锐的嗅觉。为了减轻风险和压力,在能源资源和环保领域的投资中,复星也承接了“循序渐进”的思想:很多并购几乎都沿用了逐步控股的办法——先参股,然后控股,再到绝对控股。这种模式的好处是使得目标公司在合作过程中逐步加深了解和信任,自身专业化也集中提升,从而有利于最后的整合。

事实上,为了提升在能源资源投资方面的运营管理和专业化能力,复星国际国际也有意搭建专注能源领域投资的专业平台。在收购洛克石油之前,复星国际旗下设有一个能源投资部,其定位为复兴国际能源行业的投资窗口之一。而随着洛克石油收购项目的持续推进,复星国际也已将这一部门在管理架构上实现升级,打造出了一个主要负责石油、天然气、化工、新能源、电力、煤炭等领域的投资业务,并兼顾一二级市场的专业平台。此前,能源投资部曾主要活跃在山西等地区,参与并管理煤炭等项目,后来这一部门已升级为复星能源集团。

复星如何绘制未来能源资源版图?

虽然郭广昌在投资领域已有经年累月的积累和让同行艳羡的成绩,但郭曾承认:在众多国际多元化投资控股巨头面前,复星依然还算是一个学徒。郭广昌也不止一次在内部提倡学习,比如:学习GE的前三名战略;学习巴菲特的价值发现、组合投资的精神内核;更要学习李嘉诚那种既有自己操控也有战略投资的产业进退拼合之道,以及保持低负债率迎接发展。

在能源资源等投资领域,复星已依仗过往的成绩打下不小的底气。随着能源资源产业市场的变革和国际市场的变化,郭广昌其实已准备将触手伸向更多的细分领域。对于其中具体的投资机会,郭广昌表示主要关注产业洗牌,包括钢铁、能源、国有企业改革,以及产业改革升级带来的机会。

今年初,复星与联合光伏签订投资协议,共同合作并购光伏电站。根据合作协议,复星产业将认购联合光伏总金额为1500万美元,年息为7.5%的三年期可换股债券,换股价为1.03元港币,用于公司收购20MW的光伏电站。

本月初,路透社消息称,复星有兴趣从德勒克集团购买两个位于地中海东部的小气田。一直在努力向新竞争开放本国天然气领域的以色列政府一直在迫使德勒克集团出售其部分天然气资产。根据以色列政府制定的预计将在未来几周内实施的计划,德勒克集团将有14个月的时间来为其未开发的塔宁气田和卡里什气田找到一个买家。这两个气田共拥有3万亿立方英尺的天然气储量。

郭广昌对于能源领域的另一个“红人”——核电的兴趣似乎也越来越浓。在今年5月与中核集团总经理钱智民的会面中,钱智民提出双方先在产业基金及国内核电站建设融资等多方面进行合作。郭广昌则欣然表示“十分看好高效、清洁的核电事业的发展;希望与中核集团在多领域开展合作”。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夏能源网的原创文章,网络转载使用,需获得本网授权,并务必请注明作者、出处,否则将视为侵权行为,华夏能源网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