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期档我们还能在影院度过吗?

面对互联网加剧发展的时代,短视频、网剧、网络电影的三面夹击,院线电影如何良性生存,影院又如何跳出原有的传统模式,找到新的出路?

文│骨朵网络影视 魔 王

今天是7月1号,正式进入下半年的第一天。

对于电影行业来说,似乎有两件大事预示着电影院可能在7月中下旬复工。6月30日,据财联社报道,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预计到7月底恢复举办,而早在此前,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就已经官宣影展将于7月26日至8月3日在西宁举办。

另一面,网络上又开始流传“影院预计7月中下旬复工”的消息。从5月8日国务院发布“可采取预约、限流等方式,开放影剧院、游艺厅等密封式娱乐休闲场所”指导意见以来,就不停地传出影院能在6月开始复工的消息,但万万没想到的是,6月10日博纳副总裁黄巍坠楼身亡,一下子又震荡了电影工作者原本建立起的信心。

虽然黄巍的离世与影院复工与否并无直接联系,但6月10日这一天无疑是整个电影行业的“至暗时刻”。新的曙光真的来了吗?这一次,影视行业100万的从业者还能相信7月能复工的“童话”吗?

如今,抛给影视行业和从业者的不单是影院复工这一个问题,面对互联网加剧发展的时代,短视频、网剧、网络电影的三面夹击,院线电影如何良性生存,影院又如何跳出原有的传统模式,找到新的出路?面对疫情之下的种种问题,电影人也各有各的彷徨和挣扎。

自救

影院迟迟不复工,传言、谣言满天飞,这让深圳的自媒体人温特看不下去了。

6月有网友在第三平台看到新疆MS国际影城有售票,以为是影院复工了,实际上这是影院在用微信小程序做系统测试,针对这样的消息,温特在自己的直播间和新疆的影院经理连麦辟谣。

从5月22日开始,温特就在微博上通过直播来对一些不实信息进行辟谣,而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电影发行。有过7、8年从业经验的温特表示,由于疫情停工太久,自己在工作中认识那些影院经理、店长因为反复听到一些不实传闻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温特不希望这些从业者因为谣言心态崩溃,因此他选择“站出来”,通过微博直播来打击谣言。

微博直播很快引起了一些同行的关注,有人在直播间问有没有类似的交流群,于是温特在6月3日建了一个微信群,目前群里有400余人,从影院的保洁阿姨到影投人,汇集了全国各地的电影从业者。一时间,这个群就像一个崛地而起的民间组织,通过这个微信群,一些平时不在公司群里说话的一线员工又多了一个信息来源的渠道。

当然,群里依然会有一些不和谐的时候。曾有一位影投人因为自己亏了300多万,在群里高呼“今年都复不了工”这样的言论,温特看不惯,“这种硬杠就很没意思嘛,我明白大家的心情,但也不要说这种丧气的话。”被裁员的温特自己也在主动寻求一些出路,失业的这段时间他每晚不间断地做直播,对他来说,先把自媒体做下去,未来等着影院开门的那天,直播也不会停。

但直播真的可以完全自救吗?

对于还处在行业里的从业者来说,自救几乎是很难的。电影记者胡月从影院宣发聊那了解到的情况,疫情期间影院有做一些短视频直播,但成效非常差。胡月认为,这是因为这类直播很多都是在去考虑异业合作,而忽略了短视频和现场直播是需要基础粉丝量的。而对于影院来说,他们在短时间内做起来,很难做成规模,更不用提盈利了。

自救无门,其实也是一些影投人的困扰。万女士是一家中小型影投公司负责人,目前在华东地区有5家影院,其中一家1月12日才开张就因疫情被迫关门。万女士告诉骨朵记者,5家影城的年租分别是240万、220万、80万,除去新开的影院免租,自己每个月都有100万的支出,包括房租,设备分期费用、银行利息和留守员工的最低工资。目前信贷已经不给万女士贷款,现在她是靠房屋抵押和拖甲方商量延期缓交房租支撑着。

“不要再提自救了,根本帮助不了影院。”万女士表示自己曾跑过多个相关部门了解情况,但给出的答案都是“不知道”,本想通过摆摊来缓解一下经济压力,但当地城管根本不允许在影院摆摊,现在的她基本上已经处于走投无路的状态了。“简直是逼上绝路,真的希望上面给个痛快话话拿出复业标准,而不是不闻不问、不管不顾,这样我也能知道自己还能撑多久,不然真的是个无底洞。”

漫长的等待让人越发绝望,整个6月,电影行业并没有像5月8日发文那样逐步复工,依然是一片死寂。

思考

不过,在电影行业整体停摆期,也有令人意想不到的事。

在河源的黄先生入行已经有6年时间,目前自己拥有两家影院,疫情期间黄先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拿到了当地县城农村公益电影放眏项目。“说实话我本来是有很大损失的,但后来我拿到了农村公益电影放眏项目,就基本上没多大损失了。农村放映国家跟当地政府有费用补贴给我们,利用电影院员工的放技能,我保持了现有的员工, 安排到乡镇放映, 薪资问题就解决了。”而在最让影投人头大的房租问题这块,黄先生则通过与税务、物业等多方多次的沟通,用诚意打动他们,达成了疫情期间部分免租的情况。

黄先生表示,并不是幸运帮助了他,而是自己摆正了姿态。面对险恶的环境,黄先生反而有自己的思考:“疫情对于行业来说或许是一件好事,电影人要有反思,为什么离开电影院自己就完全无法生存?如果你只是想赚快钱,那么这个行业已经不存在这种情况了。”或许正像黄先生猜测的那样,这次疫情从某种层面上来说也在“扭转乾坤”,一批劣质的中小型企业正在这场残酷的战役中被快速淘汰出局。

黄先生还表示,电影院不单单只是个电影院,它是聚集人流的场所,是一个平台.为什么有些人自救困难,因为他们只想到利用电影院票房达到谋生的途径,而没有把它发挥到更多宣传和推广的作用。不难看出,影院经营模式单一也是其受到重创的原因之一。

不难看出,影院经营模式单一也是其受到重创的原因之一。国内,影院盈利是票房+可乐爆米花等食品(卖品)+电影衍生品的模式,主要盈利还是依靠票房。现在大部分影院卖品的购买率不到30 %,卖品收入还占不到票房收入的10 %。而品类稀缺、价格高昂,再加上售卖的衍生品都被锁进玻璃柜,天生就有了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姿态。相比于国外院线,国内非票务收入占比是非常低的,但国外影院,光卖品收入已经能占到票房的一半,迪士尼在衍生品售卖上也可获得较高的盈利。除此之外,团购这种消费方式的到来,也让影院的很多营销失去了原有的魅力。

疫情下暴露的行业弊病,胡月和黄先生观点相似,“电影行业主要是靠中端传统院线来做的,那但是传统院线你听到这个词儿的时候,你就能看出来整个行业还处于一个偏传统的模式,这是20多年前的一个总管理模式,直到现在还是在现在这个样子。而电影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传统院线的模式却没有跟上电影的发展。再加上影院的盈利仅仅依靠票房,自然形成没有电影上就没有收入的情况产生。”

传统的经营模式使得影院很难在这次疫情中能快速进入和顺应当下以内容、流量、平台为基本要素支撑的互联网的合作模式,或许对从业者来说更深的思考是,每个影院的情况都有所不同,到底如何树立、打造影院的品牌形象,才能更好地为影院进行推广,从而获得除票房以外的收益。

影院迟迟不开门也使得很多院线电影开始在网络平台进行投放。最为著名的案例就是欢喜传媒以6.3亿价格把《囧妈》版权卖给字节跳动,《囧妈》将通过抖音、西瓜视频等短视频平台免费播放。此举普通观众拍手叫好,而对于院线来说确是当头一棒。横店影视所在的浙江电影行业协会就发布声明指出,《囧妈》片方的决定被定义为“一种破坏行业基本规则的行为”。万达电影总裁曾茂军也通过媒体表态:“院线电影就要上院线,除非是网络大电影。”

关于“院转网”,胡月也有自己的行业思考:“院线对于大片的肯定有所需求,但是对于中小成本的电影来说,在院线是否意味它有很多的生存空间?他们其实就可以多考虑一些互联网平台,尤其在疫情期间,‘院转网’对于线上消费有促进作用,而且也在改变传统的观影模式。”

的确,很多积压许久的小成本电影和文艺片还是没能等到影院开门,开始纷纷转投视频平台。如原本打算在3月进入院线的《春潮》,选择在爱奇艺进行超前点播,对于片方来说降低了损失,而从爱奇艺的角度出发,也拓宽了平台的内容类型,发掘网络电影新的用户群。《春潮》过后,《灰烬重生》、《寻狗启事》等文艺片也开始效仿这种模式,登陆优酷的独播影院。

与此同时,头部电影公司早已经开始联合平台制作网剧。2020年光线找到热门IP路径,一连发布《山河枕》、《君生我已老》、《她的小梨涡》、《麒麟》等14部IP作品。万达也打通影剧通道,与爱奇艺合作出品了网剧《唐人街探案》,将“唐探宇宙”做强做大。面对新领域和新挑战,大部分人选择的是去适应。

麻木

在错过了6月复工的“黄金时期”,行业中许多人已经进入了一种麻木、疲软的状态。

泰州的放映员L,从4月份开始停薪留职,现在靠在天猫超市兼职来维持着生计。经历过6月10日的“大爆炸”,原本还在等影院开门的L也开始考虑自己转行的问题了。“我们影院的人一一被领导喊过去单独聊,基本上全走了,只留下一个对接人和维护放映机的人。我还是愿意留在影院是因为自己比较喜欢这份工作,但我最后的期限7月初。”

经历过3月短暂复工、5月发文复工,6月没有复工,电影行业似乎已经没耐心再继续空等下去了。L表示,自己现在已经不怎么关注复工的事了,顶多就是在群里翻翻图片,看看有没有红头文件。如今,7月复工的消息又传出,发稿前一日骨朵记者再次联系了放映员L,关于自己是否愿意再等影院一个月,然后再决定自己是否会转行,L的回复是“看情况吧,估计有点难。”

面对电影行业如今的死态,温特觉得又一部分原因是来自于之前媒体的“唱衰”。“当时3月份短暂复工,就广东省来说,其实很多影院是没有开业的,或者只是在试片,那时候网上就传一些一周只有几万的票房。但实际上票房数据要看专资办,专资办数据没有更新,一些数据都是假的。”媒体的大肆传播让业内业外的人都不看好影院复工,于是在短暂的开门后影院又关上了大门。

原本一直在致力于辟谣的温特近期也感受到压力,他发微博称自己“太难了”,在某平台发布影城倒闭的信息就被人说影响心情,发一些有利复工的消息又被说“月经贴”蹭流量。在媒体乱象的时代,有关电影行业复工的话题何时已经变成了一个“狼来了”的游戏。

豆瓣网友孟浪也指出,中国的电影生态有一个非常不好的现象,就是大量本应该由官方组织或行业协会发布的信息是靠着一些营销KOL、自媒体公众号、影迷微信群在互相传播,而在这种传播链条中,各种谣言、谎话也纷至沓来。

如6月初证券时报就发表过关于电影局独家“统一复工”的假消息,其短暂拉升影视股价的行为遭到了行业的唾弃。而新浪电影、时光网等电影类媒体也转发了次条信息,随后又删除。可见,电影媒体作为一条重要的传播链条,在疫情期间也要更加小心谨慎。否则,这样“狼来了”的故事听多了,不仅没有给电影行业带去强心剂,反而更加挫败从业者的信心,加速行业的衰落。

电影行业虽然停摆着,但它不缺“声音”:那些混杂的或悲观、愤怒、绝望,或乐观、积极、向上的心声,都是记录电影行业从业者最真实的写照。而我们人所有都知道,无论是对于行业还是个人,现在大家迫切需要的只有“一个声音”,一个来自官方,确切可以复工的消息,但它已经缺席太久了。

“虽然狼来了很多次,再信一回吧。”

这句话来自温特的某位影城朋友,关于预计复工的消息,温特在微博更新了几家影城工作人员的感慨。日期显示是6月30日凌晨4点22分,这是2020年上半年的最后一天。

电影行业虽然沉寂了将近半年之久,但并不意味着被抛弃。它会在困境下,经历着被动与主动的双向重塑,而在挣扎与思考的背后,依旧有那么一群因为热爱的人在默默坚守。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