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众瞩目的音乐真人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第四季中,汪峰、那英、杨坤、齐秦四位实力唱将组成的导师团为了争夺心仪选手,更是使出浑身解数,拼口才、拼资历,争得面红耳赤。录制的第一天,四位导师便暗地较劲,“勾心斗角”,想为自己的战队寻找实力派的好声音。但是,随着节目进入白炽化,导师抢人环节却诟病频发。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出现了不算太好的声音。
讽刺挖苦的声音
《好声音》导师抢选手不择手段,那英和杨坤更是互掐毫不留情。除了这些招数之外,导师们为了抢人甚至开始相互“打击”,而互掐最厉害的也非杨坤和那英莫属。在一期节目中,来自中国台湾的16岁选手郑心慈演唱完,谈及自己的梦想是希望自己有一把新的吉他。当齐秦表示愿意送她一把吉他时,为了笼络选手,杨坤也当场表示要给选手送一台钢琴。那英立马表示:“你送人家钢琴要怎么运回台湾?”并随即向选手发问:“他们应该听过我,我在海外有点名气,在台湾有人认识他(杨坤)嘛?”
那英这番洋洋得意的话,顿时让杨坤面红耳赤,尴尬不已。
明星们早就习惯了众星捧月的场面,耍大牌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而且“耍大牌”犹如传染病,在娱乐圈迅速流行。但明星与明星之间,明面上较劲,绝对不是什么值得赞扬的事情。最为歌后级的那英与那英相比,算是资历雄厚,见识广博。但她在好声音录制现场,当着众人的面,哪壶不开提哪壶地挖苦杨坤,确实让人失望了。谦卑是一种智慧,是为人处世的黄金法则。所以,那姐,收了您那高傲的劲儿吧!懂得谦卑的人,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受到世人的敬仰。
倚老卖老的声音
虽然在本季好声音齐秦虽然是导师中的新人,却是乐坛上的“老江湖”,资历老成了他的杀招。在抢人阶段,齐秦就对学员说道:“千万不要听他们的,小哥在唱歌的时候,他们三个还在念书呢。”2014年8月22日中国好声音第三季第6期录制时,曾经名噪一时的音乐人魏雪漫现身好声音,35岁魏雪漫早在2001年就发过片,当过DJ,做过音乐总监,被指最大牌学员。最终,她绝佳的音乐基底和绝美的好声音,吸引了那英、齐秦和杨坤三位导师的转身。在导师抢人环节。汪峰作为旁观者向魏雪漫推荐杨坤:“我有种直觉,可能杨坤老是更适合你。”听罢汪峰的推荐,“小哥”齐秦坐不住了,开始倚老卖老:“但是,你去杨坤的队里,你叫杨坤为老师,你们不是一块出发(道)的吗?叫他老师,你有没有觉得怪怪的?在我这,你可以走得很远,至少我比你大上两三倍……”
齐秦还没有说完,魏雪漫赶紧解释:“都不会怪怪的,我来这里就是为了学习。”
本以为“小哥”齐秦老成持重,能用更为挑剔的眼光发觉真正的好声音。但目前看来,齐秦老师有些倚老卖老了。现在的社会,是日新月异的年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现象层出叠现。这些小哥不可能不知道吧?但在与杨坤年龄相仿经历相似的魏雪漫面前,小哥却以“魏雪漫称杨坤为老师别扭”作为抢人的理由,这显得过于浅薄。按年龄的话,上一季节目中的60岁选手钟伟强还曾在香港打败歌王张国荣夺冠呢,那按小哥的逻辑看,哪位导师又能做他的老师呢?
恶意中伤的声音
汪峰在《中国好声音》可谓深沉夫子,冷不丁冒出几句话却能笼络大批选手的芳心。中央戏剧学院毕业的他有着很强的创作实力,但在一次采访中,有些桀骜不逊的汪峰仍然认为,自己运气不好:“要成为一线歌手,实力只是一方面,运气也非常重要。我没火起来,是因为我不屑唱口水歌,不愿走商业路线!我非常自豪,至少现在每一个当红歌手,提到我都是竖大拇指的!”提到一夜成名的刀郎,汪峰更加不屑:“刀郎的成功全是拜媒体所赐,如果没有恶炒,他根本不会有如今的虚假繁荣。无论专业、创作实力,还是作品本身,他的歌都很普通,与罗大佑、崔健那些经典之作有着天壤之别。大家这样去捧他,实在让人感到悲哀!”
汪夫子一言既发,四面楚歌。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曾说,毁谤和评判,是两件作用不同、性质相反的事。汪峰可以为自己坎坷的音乐之路鸣不平,也可以为自己坚持原则而洁身自好,但他不该如此诋毁刀郎。民谚有曰:梅花优于香,桃花优于色。每个人都有他隐藏的精华,它使人具有自己的独特味道。事实证明,刀郎大有些歌曲被人传唱,汪峰此番话语有失公允,让人难以苟同。
吃老本儿的声音
6月30日,第三季“好声音”录制启动,首轮录像为期两天。那英、汪峰以及杨坤三位导师老脸孔在第三季能否玩出新意思,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就录制现场看来,三位导师情绪高涨,嬉笑怒骂,气氛十分融洽,不过秀的还是过往的老梗。坐镇三季“好声音”的那英,在第三季录制现场动不动便说自己带出了首届冠军梁博,一时说:“你记得梁博吧?他是我带出来的冠军。你和他是同校同学吧?”一时又说:“你知道第一季我带出的冠军梁博吧?我有个学员叫梁博,你知道吗?梁博唱得很好,而你唱得比他还棒。可惜摇滚不是我的强项,所以我没为你转身。”而来自湖南常德的90后男孩罗景文用一首林宥嘉的《看见什么吃什么》,非常巧妙地将早期的经典蓝调和流行摇滚相结合。那英直言:“我转身就是很好奇,我很喜欢在这种改编里你耍的那个小味道和范儿。”当得知罗景文就读于吉林艺术学院后,那英立刻激动地拍桌叫好:“你知道我带的第一季冠军梁博,是跟你一个学校吗?你来我这儿就对了!”
那英如此忘情地啃自己的老本,让新导师齐秦和其他两位非冠军导师颇为尴尬。
四季《中国好声音》开播以来,很明显,导师的抢人大战成了重要看点,甚至有时超过音乐本身,或许这是节目组有意为之,但导师们如此不择手段,不看场合也不计方式的调侃似乎有点过分。因为他们将侧重点放在对音乐的发现和选手的点评指导上,这才是中国好声音的初衷和宗旨。
声明:本文观点,仅仅是针对中国好声音部分导师的部分言论,就事论事,并没有攻击和诬陷中国好声音及相关明星本人。本人亦很喜欢《中国好声音》,每集必追,所以,请勿过度解读。
作者李洪伙,演讲与口才杂志社高级编辑。《超级演说家 教你当众讲话38个技巧》《求职要有好口才》《中层领导的说话技巧》《职场最需要的口才书》等书作者,微信公众平台:李洪伙,微信id:honghu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