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驾校”滋生蔓延、“吃拿卡要”屡禁不止......对于驾培行业的种种诟病,学员首先会将矛头指向驾校,认为是垄断带来这些问题,是垄断让驾校不思进取。在加驾培君看来,驾校垄断只是表象,真正底层原因是驾校经验的审批制度。今天,驾培君带你探究驾培行业的制度弊病。
制度弊病:规划前置是造成驾培行业乱象的制度原因
何为“规划前置”,就是以规划为前置条件。放在驾培行业就是开办多少驾校不是市场说了算,而是监管部门(主要是交通部门)说了算。就像上图,能否新办驾校还需要看当地的整体规划,如果监管部门没有规划,或者规划数量受限制,那么即使学车人数再多,也无法新增驾校。
“规划前置”会带来哪些问题呢?
首先就是驾校垄断,学车的人越来越多,而驾校就那么几家,必然就带来了垄断的问题。
其次就是缺乏服务意识,由于缺乏竞争,驾校不愿加大教学设备投资,没有动力提升服务质量,学车体验自然也好不了。
还有就是违规经营现象突出,对教练员管理松散,教练车存在挂靠经营,部分教练员甚至在学员身上动脑筋,“吃拿卡要”变成了学车潜规则。
解决之道:让驾培行业回归市场
要想从制度上规范驾培行业,在行政审批上需要将“规划前置”改为“市场准入”,释放改革红利。“市场准入”就是以市场需求为依据,依靠市场机制配置来驾培资源,放开驾培市场,开办多少驾校由市场说了算。
当然,简化行政审批并不意味着监管部门对驾培行业放任自流,这个过程需要监管部门转变职能,从“重审批轻监管”逐渐转向“轻审批重监管”,对新办驾校严格执行驾校验收标准,对老驾校加强改造升级力度,促进驾培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行业趋势:简政放权,势在必行
驾培行业深化改革,先要简政放权,这既是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也是市场经济建设的要求。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的要求,地方驾培行业监管机构正在逐步放开驾培市场,让市场在驾校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作用。以四川广安市为例,通过简政放权大力改革驾培行业,新办驾校增加,原来“学车难”问题很快得到解决;由于竞争给驾校带来压力,当地驾校不得不进行升级改造,提高服务质量,这样的结果是学员的满意度大幅提高,驾校形象明显提升;简政放权促进了当地驾培市场有序发展,同时也给百姓学车带来了极大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