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囧途”电影火爆,出国旅游那点事被文艺工作者没少编成段子来演绎。早在4年前,台湾戏剧家赖声川就推出了《那一夜,在旅途中说相声》。这一作品也是其创立的台湾表演工作坊“相声”系列剧的最新一部。这个周末(11月7日8日),由戴军加盟的新版《那一夜,在旅途中说相声》即将在北京保利剧院演出。
“所谓顶级旅馆的定义,就是在水面上加几个小茅屋,把墙壁都打掉,水电都拆掉,让你享受最原始的生活,收你最现代的费用。而五星级酒店呢?一般的五星级,从外观上看有五星的架势,进到房间一看只有四星,躺到床上只剩三星,进厕所一闻原来是二星,发现上网还收费,一星,第二天早上下楼吃早点,发现没星了。”
这是戴军在《那一夜,在旅途中说相声》中的台词。4年前,赖声川把自己和身边人不同的旅行经验都写进了剧本,这其中甚至还包括了小S一家的旅游囧事。舞台呈现上,这些故事就是通过两个演员的抬杠一一展现给观众的。当年首演时,两位演员均来自台湾,分别是冯翊刚和屈中恒。
这一次由戴军加盟的版本,是导演赖声川针对内地观众特别改编的新版,其中一半内容做了调整与更新,同时也加入了他在这几年来,新的人生及旅行感悟。而为了跟贴近内地观众,两位主角的身份也变成了上海人和北京人。
赖声川介绍说,“剧中,戴军饰演某公司前总裁吕仁(旅人),上海人、社会精英、做生意很成功,却对自己的生活、老婆、孩子烦透了,所以准备周游世界。他凡事都讲究细节,旅游时一定要六星级享受。而另一位演员闫楠饰演的程克(乘客),是大大咧咧的北京导游,玩遍了全世界,也非常烦,因为都是带游客玩,他就辞了职,做背包客。两个人相遇在一个小岛上,小岛发生了革命,也不是什么正经的革命、只是‘无装’革命,两个人也走不了,就开始聊天,吐槽各自在旅途中遇到的囧事。”
在娱乐圈,戴军是个多面手,出过唱片、当过主持、闲来还写写专栏。在微博上,他还是个勤奋的段子手,创作内容以自己《超级访问》搭档李静的段子为主,因此也有了“段王爷”的称号。
不过写段子和说相声还是有差别的,特别是《那一夜,在旅途中说相声》全剧有2个小时之长,两位演员从头说到尾,大概要说二十多个大小段子,海量台词。因此,对于自己冲动之下,竟然接了这份挑战,戴军自嘲是“自不量力,脑子进水”,“我一个南方人,连普通话都说不清楚,居然要来说相声?!”
继而他又给自己打气,“我在演艺圈20年,丢了20年脸,我怕什么”,还开玩笑说,“整部剧2个小时,如果大家看得不耐烦,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我不强求,不过保利剧场有规矩,剧没演完,门不开的。”
除了吐槽海外旅途中的各种坑爹收费项目,导演赖声川在剧中还温和地讽刺了国人在旅途中的各种陋习(这部分跟台湾版一模一样)。比如在每个景点大声喧哗,把手举成V字造型拍照,甚至在国外因为陋习遭遇鄙视后,就随机应变地假装成日本人,对老外随便乱喊一句:“阿诺斯米妈塞,撒优娜拉!”然后大摇大摆地扬长而去。
赖声川的“相声系列剧”一直是表演工作坊的金字招牌,也是华人世界中独特的舞台表演形式,它以传统相声为工具,但在舞台呈现尚又不局限为相声,从而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戏剧格式。30年前,赖声川联合李国修、李立群创作第一部“相声剧”《那一夜,我们说相声》,这部剧是当时已成立半年的表演工作坊推出的第一部舞台剧,上演之后在台湾一炮而红,不仅拯救了台湾式微的传统相声,同时开创了台湾现代剧场的新时代。
而从《那一夜,我们说相声》起至今,表演工作坊已经推出了7部相声剧,包括《又一夜,谁来说相声》、《千禧夜,我们说相声》、《这一夜,women说相声》等,“相声”系列的体例和风格至今未变,只是这一次“在旅途中说相声”,把谈话的地点从“华都西餐厅”搬到了大洋中间的一个小岛上。
附表坊“相声系列剧”30年创作历程:
1985年《那一夜,我们说相声》
1983年赖声川从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攻读戏剧艺术归来,走进一家熟悉的音像店,却遍寻不着一盘相声卡带。他去问老板,老板还是当年的那个老板,却已经忘记相声为何物。台湾相声几年之间迅速的没落让赖声川很吃惊,于是做一部相声剧的念头在他的脑海中萌生了。
1984年11月赖声川创立表演工作坊,之后他采用中国传统的曲艺相声和舞台剧相结合的手法创作了相声剧《那一夜,我们说相声》,剧中两个恶俗的夜总会主持人(李立群与李国修),因找不到相声大师而冒充大师讲起了相声。该剧作为表坊的首部作品在1985年3月1日上演。那年台湾人口只有2000万,该剧的磁带却卖出了100万盒,还不算盗版。很多人说这是台湾将近20年来最有名的一个戏,比《暗恋桃花源》还有名。
后来,这部相声剧还曾于1993年由李立群搭档台湾相声瓦舍创始人冯翊纲再度上演。
1989年《这一夜,谁来说相声?》
《这一夜,谁来说相声?》的故事依然发生在上一部中的那个如同夜总会的华都西餐厅,大师再一次的缺席使得主持人与随便抓上来的大师徒弟强行撑起了场面。剧中充斥了内地与台湾之间因隔阂而发生的故事与误会,以及对许多政治问题的辛辣讽刺。
这一次出演该剧的是李立群和金士杰。当时金士杰不仅是台湾小剧场的先锋人物,创办了兰陵剧坊,还因在《暗恋桃花源》中饰演江滨柳而被普通观众熟知。
1991年《台湾怪谭》
《台湾怪谭》是赖声川与李立群的一次大胆尝试。全剧只有李立群一人,他在剧中是个经常散神、岔题的说书人,从立法院说到KTV,从KTV又说到环保,看似凌乱没有主线,实则反应出我们生活的琐碎无章。值得一提的是,摄影师杜可风担当了本剧的影像拍摄。李立群在表演时,不仅要滔滔不绝,还要与影像中的自己精准配合,极具挑战。
1997年《又一夜,他们说相声》
《又一夜,他们说相声》依然发生在华都西餐厅中,大师又一次缺席了。只不过,这次的主角除了两位主持人,还有一位补习班的老师以及一位似真似假的思想玄学大师,而这次探讨的主题,则换成了中国思想究竟是否还存在。这次的演员包括了冯翊纲、赵自强、卜学亮,都是台湾舞台剧中最知名的演员。
2000年《千禧夜,我们说相声》
《千禧夜,我们说相声》将舞台搬到了相声的发源地——北京,穿梭一百年的时光,探讨百年来语言文化的分类和转变。该剧令表演工作坊第一次进入内地,先后在北京、上海巡演。四位演员金士杰、赵自强、李建常和倪敏然,还受邀登上了2002年的央视春晚,演出剧中片段《谁怕贝勒爷》。
此外,赖声川与陈建斌、徐峥等人曾合作推出内地版的《千禧夜,我们说相声》。
2005年《这一夜,Women说相声》
在《那一夜,我们说相声》首演20年之际,赖声川推出了《这一夜,Women说相声》,从女性观点出发,探讨为何自古女人就不说相声的奇特现象。整部剧分六段,包括单口、对口和群口相声,每段各有主题,分别关注女性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等。首演阵容包括方芳、萧艾和邓程惠。
2007年的内地版,则有台湾主持人阿雅和曾出演过《恋爱的犀牛》等剧的杨婷加盟。
2011年《那一夜,在旅途中说相声》
赖声川与台湾知名电视制作人王伟忠在2008年合力打造了《宝岛一村》,在华人世界获得空前反响之后,两人于2011年合作了《那一夜,在旅途中说相声》,王伟忠担纲创意顾问。首演阵容为冯翊纲和屈中恒。
今年,内地版《在旅途中说相声》由主持人戴军和闫楠出演。其中闫楠曾参演过赖声川导演的八小时戏剧《如梦之梦》,在剧中与胡歌共同饰演“五号病人”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