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行龙头企业中金公司(03908.HK)拟于11月9日(下周一)登录港交所。即使目前港股疲软,中金公司定价仍定在区间价格的上限,而宝钢集团、中广核、丝路基金等大牌国企央企也齐齐现身中金IPO。
根据其招股说明书显示,中金公司由中金香港与农银国际联合保荐,将向全球发售约6.1亿股,其中国际发售约5.5亿股,香港发售0.6亿股,最高发行价将不超过10.28港元。
相比今年登陆香港市场的新股,中金公司此次IPO拥有不可比拟的超豪华基石投资者阵容,而众多中国大型央企、国企均齐齐亮相为中金上市捧场。
在中金IPO的10位基石投资者中包括了由外管局、国开行、进出口银行等出资的丝路基金的子公司CIZJ Limited;国资委下属的宝钢集团;中广核旗下的中广核投资(香港);中国移动全资子公司中国移动(香港);股东包括国资委、中航工业在内的中国商飞;大型央企中国诚通、中国南车(香港)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资本市场鲜有露面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新华社也参与其中,其全资控股子公司新华社投资控股为其投资3000万美元。
根据此前港股市场环境及稍早时候中国再保险(01508.HK)、中国华融(02779.HK)等机构上市的情况,有投资者担忧中金公司IPO的表现。富昌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荣直言,中金公司定价较高,同时自今年6月份后,港股的新股市场不太理想,中金公司的表现还得看恒指“脸色”。
不过,招商国际旗下招商致远副总经理袁建峰认为,券商自身发行上市一般表现较好。同时“上市一般会有绿鞋保护机制,股价会较为稳定;但另一面来看,普通投资者期望也不宜太高。”
与中金公司情况有些类似的中国再保险,根据其10月27日上市首日的表现看,开盘报2.710港元,全天冲高至2.790港元后回落收于2.730港元,随后五天连续抛压沽出,股价一度跌至2.610港元,截至11月3日,其市值蒸发约57.123亿港元。
参与此次中金公司国际配售的某机构董事透露,确实考虑到港股新股市场近来低迷的表现和大型机构上市情况差强人意,因此本次参与的份额较小,不过出于对中金公司及背后基石投资者实力的考量,仍然对这只新股有信心。
从基石投资者认购额观察,中金公司在今年登录香港的公司中体量较大,以定价区间9.12至10.28港元计算,中金公司市值将达202.8亿至228.6亿港元之间。
“中金公司虽然盘子大,但其投行业务是一大亮点,仍具备较高成长性。”富昌证券的王荣认为,而投行化一直是中国券商转型对接国际市场的重要方向,也是比肩高盛、摩根等国际资本大亨的重要路径,中金公司在这方面较之国内券商实力不俗。
据中金公司路演资料显示,中金公司在世界范围内多次获得中国最佳投行称号,也保荐过工商银行、中国人寿等体量巨大的公司上市。
对此,华融国际投行部总经理谢欣芬表示,投行是中国大型金融机构转型的方向也是金融机构实力的核心体现,中金公司在香港上市是中国金融机构与国际接轨的重要表现,在国际上也能够代表中国投行的水平。
与同行比较,其路演资料显示,1995年至2015年上半年,中金公司担任账簿管理人的中资企业境内外股本融资交易总金额排名第一,占同期中资企业股本融资募集资金总额的23.6%;作为财务顾问参与的中国企业相关并购交易总金额排名第一;担任主承销商的中资企业债务及结构化融资交易总金额在所有投资银行中排名第二。
而与自身比较,在券商五大业务板块中,中金公司收入中投行业务比重居前列。根据其招股说明书统计,中金公司2012年投行业务收入占比30.6%;2013年则占比25%;2014年占比是27.3%。
中投证券机构部副总监马思乐认为,目前券商传统的经纪业务增长空间已经不大,未来随着市场上并购、重组、上市、再融资等业务需求的扩大,在券商业务板块中投行业务将有较大增长空间,但只有具备一定实力和实操经验的机构该业务才能有较好的发展机会,而大型投行的市占率更大,成长性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