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难到位、投资金额大幅下滑,疫情之下多家民营基金深陷低谷

储备现金、保有资产流动性储备是私募基金们在今年成功留存的关键。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林北辰

疫情之下,民营基金的压力倍增。

4月7日,据投资界报道,3月内,至少3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公告宣布终止基金的出资,美元LP也开始出现大面积违约。

3月10日,广州弘亚数控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弘亚数控”)发布一则《关于终止参与暨解散产业投资基金的公告》称,公司拟出资3000万元人民币作为有限合伙人与多家知名VC/PE机构共同出资设立的一只产业基金,正式宣告解散。

弘亚数控是一家中小板上市公司,业务为家具制造专用设备的生厂。根据公告,弘亚数控参与投资的这家产业基金于2018年12月26日成立,经营范围为对科技行业的投资和咨询,基金规模2亿元。

这家产业基金在3月召开了2020年第一次合伙人会议,一致同意解散产业基金。也因此,该基金成为疫情期间倒下的第一个民营LP基金。

弘亚数控并不是特例,疫情期间,因资金不到位带来的问题成为产业基金解散的最重要理由。

3月16日,上市公司华联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关于终止参与设立华桐智能基金的公告》,宣布终止参与原拟与前海梧桐并购基金等合作方共同设立的华桐智能基金,理由为“有关合作方出资一直未能到位”。

华联控股为深圳上市的物资供销及房地产经济公司,曾获2019年广东民营企业100强称号,华桐智能基金则是华联控股与前海梧桐并购基金等合作方共同设立的,预计通过该创投基金投资扶持入驻“华联城市中心”的新经济企业。

此外,3月31日,上市公司华西能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第四届董事会第三十九次会议决议公告,公告透露,公司董事会通过了终止参与发起设立清禾金泰诺并购基金的议案。

原定计划中,清禾金泰诺并购基金由华西能源公司现金出资2亿元、公司董事长黎仁超计划出资3亿元,以有限合伙人的身份和其他三名投资者共同投资,宣告解散的理由在于“宏观经济形势、金融政策、公司生产经营和资金需求状况等内外部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继续推进参与发起设立并购基金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疫情的笼罩下,私募基金也面临低谷。根据海通证券发布的《2020年2月私募基金月报》,2月新发私募基金743支,较上个月下降25.5%。私募通数据也显示,2020年2月VC/PE市场共发生145起投资案例,同比下降69.0%;总投资金额为201.9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5.0%。投资、案例和新发基金都在此期间大幅度下跌。

不过,据云科数通发布的《2020年2月中国私募证券基金月度报告》,在今年2月,私募基金的总数和规模都有所增加,创业投资基金较上个月增加了112只,基金规模也增长了244亿。疫情笼罩下,市场中基金产品收益的两极分化更为明显。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