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疾控报告:未发现新冠病毒超级传播者,超3000名医护感染确诊1716例

报告表示,2019新型冠状病毒比SARS-CoV和MERS-CoV更具传染性,但大多数患者为轻症表现,总体粗病死率低。

实习记者 | 汪畅

2020年2月17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发表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报告透露,全国已有3019名医务人员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其中包括1716名确诊病例,导致5人死亡。

该报告由中国疾控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响应机制流行病学组撰写,共分析了72314例病例,是截至2020年2月11日,中国内地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中上报的所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

2019年12月下旬,武汉发生了不明原因的群发肺炎病例,引起卫生主管部门关注。12月31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派快速反应小组前往武汉,逐个排除了可能的原因包括流感、禽流感、腺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2020年1月7日,致病病原被鉴定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报告表示,2019新型冠状病毒比SARS-CoV和MERS-CoV更具传染性,但大多数患者为轻症表现,总体粗病死率低。而且在死亡病例中,大多数为60岁及以上患者,且患有基础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

从合并基础性疾病的情况来看,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的患者比例分别为12.8%、5.3%、4.2%和2.4%。

报告指出,新冠肺炎的发病流行曲线呈现暴发流行模式,2019年12月发病的病例,可能为小范围暴露传播模式;2020年1月,可能是扩散传播模式。截至2020年2月11日,全国31个省的1386个县区受到了影响。流行曲线显示在1月23-26日达到峰值,并且观察到发病数下降趋势。

这种暴发流行的时间趋势与先前调查结论一致,即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可能有野生动物交易,使得新型冠状病毒从一种仍然未知的野生动物传染到人类,继而实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在确诊病例中,大多数年龄在30-69岁之间(77.8%),51.4%为男性,农民或工人占22.0%,湖北省占74.7%,80.9%属于轻/中症。

该报告显示粗病死率为2.3%。在1023例死亡病例中,超过80岁年龄组的粗病死率最高,达14.8%。男性的粗病死率为2.8%,女性为1.7%。湖北省的粗病死率(2.9%)则高出其他省份(0.4%)7.3倍。

数据显示,湖北省以外病例发病高峰期为1月24-27日。大多数病例(68.6%)报告发病前14天内在武汉居住或去过武汉,或曾与武汉患者有过密切接触。

研究显示,医务人员病例发病的高峰期可能出现在1月28日。在为新冠肺炎患者提供诊治服务的422家医疗机构中,共有3019名医务人员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其中1716名确诊病例,5人死亡。报告也指出,可能存在非职业暴露造成的感染,但迄今为止,医务人员感染以及防护失败的具体原因仍有待深入调查。

在1688名有病情严重程度的医务人员确诊病例中,武汉有1080例,其中重症比例为17.7%。按照不同时段,武汉医务人员重症比例从最高时38.9%,逐渐下降,到2月上旬12.7%。但是超80%病例为轻症患者,病死率低于其他病例。

报告认为,其主要原因与年龄有关,医务人员都是在职人员,一般都在60岁以下,而死亡主要发生在60岁以上的患者。截至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在任何一家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提供服务的医疗机构中发生了超级传播者事件。

该报告还强调,总体流行曲线的下降趋势表明,限制人员流动、减少接触、多渠道高频率地传播关键的预防信息(例如,洗手、戴口罩和求医信息),以及动员多部门快速反应,有助于遏制疫情。

不过,虽然截止2月11日显示的疫情形势趋于下降,但疫情尚未结束,尤其是复工后大量人员流动与接触,增加了新冠肺炎传播风险,报告认为,必须继续落实好社区和劳动场所等为单位的首例病例的发现和处置,防治疫情反弹。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