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意见|《极速车王》:谄媚逢迎金腰带,舍命竞速无尸骸

这是真正的“速度与激情”。

《极速车王》剧照

本文涉及部分剧透,请谨慎阅读。

尽管还没确定这部电影什么时候会在国内公映,对于目前官方给出的电影译名——《极速车王》实在是很难不批判一番,诚然这样的名字很容易让观众想起6年前那部同样讲述赛车题材的《极速风流》,然而后者因为比国外晚了两年时间引进,国内票房可以说是相当鸡肋。这种简单粗暴的翻译方法不单单只是偷懒的问题,看过全片之后就会明白这部电影显然不只是关注赛车手对决本身那么简单,原本片名直译为“福特大战法拉利”更标志着一种时代滚滚向前的力量。

这部原本应该在去年暑期档推出的运动题材作品,由于三月迪士尼完成收购福斯被调整档期到了十一月的颁奖季,其中最大的原大概就是因为这部电影由马特·达蒙和克里斯蒂安·贝尔担任双男主,让迪士尼看到了其冲击明年奥斯卡表演奖项的潜力。

不过作为长期唱反调的人,必须在此先泼一盆冷水,这两人虽然在最近三年分别凭借《火星救援》和《副总统》提名过奥斯卡最佳男主角,但事实上二人的表演某种程度上都有一定的公式化趋势。达蒙这几年演什么都有在参加脱口秀的感觉,插科打诨信手拈来,但始终是在演他自己而不是角色,贝尔则是相反,在不依靠体型变化之后,他的表演逐渐有点用力过猛甚至失控。在今年有菲利克斯的“小丑”珠玉在前,《爱尔兰人》两位老戏骨全程飙戏,《婚姻故事》里亚当·德赖弗细腻又具有爆发力表演的复杂局势下,这两人没有任何奖项上的斩获也是在所难免子事。

《极速车王》改编自赛车史的经典事件:美国汽车大厂福特在传奇赛事“法国勒芒24小时汽车耐力赛”中战胜了统治这项赛事多年的法拉利。当然实现这句话的背后不论是起因还是过程事实上都要复杂的多,参加这场大赛的福特汽车是由赛车手出身的汽车设计师卡罗尔·谢尔比亲自改造了福特GT40,这款车也是之后让福特得以在勒芒打破法拉利统治的关键,当然另一重要人物则是英国车手的肯·迈尔斯。勒芒的对决也不仅仅只是关乎一项赛事的胜负,作为一家商业公司,福特同样希望能够通过这样一场业界瞩目的比赛,来扭转公司不断下滑的知名度与销量,同时让福特这一家用车市场的知名品牌能够进入跑车市场并占据一席之地。

电影中马特·达蒙饰演的就是2012年去世的赛车手兼设计师卡罗尔·谢尔比,本身便是英国人的贝尔则出演了性格古怪但却是顶尖赛车手的肯·迈尔斯。从人物关系上来说这部电影其实并非像是《极速风流》那般两位高手之间的双雄对决,因为谢尔比和迈尔斯事实上是在一个战壕的亲密战友,而他们要对决的其实是传奇汽车制造者恩佐·法拉利所带领的法拉利车队,后者在这部电影里多数时候都是一个整体的标靶而鲜有呈现一个能与迈尔斯相匹敌的车手。

这当然是导演詹姆斯·曼高德出于对故事本身取材上的考虑,他自己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过他本人对赛车其实毫无兴趣,更在意的是这个故事本身所具有的张力。于车迷而言这个故事的过程和结果大概早已为人所熟知,而对于普通观众来说电影则需要进行更多的铺垫与解释,这其实也让整部电影的前半段显得过于冗长,在情绪一再被调动的情况下,150分钟的片长使得最后的高潮部分来的实在太晚,这甚至让最后的一场那场历史性对决呈现出一种反高潮的气质,反正大家都做好了福特会赢的心理准备。

作为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极速车王》对于现实素材的改编之处也相当不少,而从现实与电影的不同中,或许就能看出创作者们的表达重点:事实上,恩佐·法拉利不但没有在比赛最后对肯·迈尔斯致意,他甚至根本没有出席66年的勒芒赛;而福特公司,其实对于迈尔斯也并未毫无情面,在65年的勒芒就曾派他再次出战。电影中将对这两个公司几乎极端化的塑造,一方面丰满了《极速车王》的故事情节,满足了观众对于正邪善恶的需求,另一方面这自然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了创作者们自己的价值判断,以一种“追求纯粹不功利的胜利”的角度去批判行业垄断者的不纯粹。这样的处理手法当然是为了更加戏剧化的呈现,至于其中真正的历史纠葛与恩怨曲直,只能关心这两家公司的车迷或许才会去细细探究了。

与大多取材自真实人物的历史传记片类似,在对于一些历史事件进行加工再创作的同时,《极速车王》也免不了通过夸大这两个主角的领导力和重要性来为电影角色创造出更加耀眼的人物弧光,两相对比之下,就势必将车队中其他的车手和工程师们模糊化或彻底抹去。真实历史中,谢尔比和肯实际上也并不是福特GT40被制造出来的最大功臣,但为了方便叙事和建立人物,《极速车王》直接将这款传奇车型记在了两人名下。

相对于个人的呈现,在《极速车王》这部电影里,我个人觉得最有趣的还是展现了汽车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福特作为现代汽车行业的领军人,由亨利·福特开创并由他的长孙亨利·福特二世继承家业并发展为现代化大公司。但作为一家创造了工业流水线的现代大企业,福特在上世纪60年代一度陷入低谷,而收购法拉利却惨遭羞辱的窘境更是让亨利·福特二世下定决心要进军赛车市场。也正是如此福特公司内部人士才会最终找到了谢尔比,可以说面对着福特这样一位甲方,谢尔比也是在不断寻求着作为乙方的主导权。

电影中也将大企业内部的官僚主义本身作为反派来进行了展现,尤其是福特高层对于迈尔斯的市井游民的态度不甚满意导致他无法代表他们出战勒芒,而正是第一次勒芒的惨痛失利让谢尔比直面亨利·福特二世要求更多的主导权。更有趣的是电影中段,福特二世造访谢尔比的造车基地,后者趁乱带着老板感受了一波新车的性能,停下后福特二世大哭不止,当观众都以为是他被吓的让全场笑声不停,但最后他说的却是:很遗憾我父亲没能体验到这样的成果。这一化喜为悲的瞬间微妙变化,反而是让观众能够切身的感受到福特二世当时渴望让福特重获荣光的迫切心情。

在勒芒,福特确实凭借谢尔比与迈尔斯的组合完成了对法拉利的后来居上,电影结尾那一段官僚主义作风大展示。最后时刻,比赛的领先者为三辆福特GT40,于是,福特的高层人员里奥·比比决定,为强调最终赢得比赛的功劳属于汽车制造商制造的汽车,而非坐在车内的赛车手,他要求三辆赛车并排越过终点线。虽然谢尔比极力反对这项提议,但最终,由于迈凯轮驾驶的福特二号在比赛开始时比迈尔斯的福特一号落后八米,在起跑时覆盖了更多的地面,导致当三辆车同时冲线时,迈尔斯实际上已经落后于迈凯轮了,这也直接导致最终真正的冠军反而不是始终处于领先地位的迈尔斯。当然福特以包揽前三的绝对优势获得了这场与法拉利的较量,并在接下来的三年中连续夺得了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四连冠。

电影最后时刻的处理再一次让展现出了在一家庞大的商业公司中,那些位于中高层级的管理者能够为了逢迎媚上做出多么违反常识甚至说可笑的行为,当然最终回过头去看玷污“速度与激情”的反派永远不会只有那么一个商业公司的官僚。在现实中,我们事实上也不难看到所有的体育精神、竞技道德、对更高更快更强的浪漫主义幻想,在商业世界中最终都还是被转化为消费主义话语体系下的营销话术。但这并不代表着我们就要放弃对于胜利的追求以及对于个体英雄的崇敬,在个人英雄主义与庞大利维坦的斗争之中,我们应该始终坚定的站在个人一边,因为归根结底我们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而非单纯隶属于体制的一部分。而越是在分崩离析之际,任何过于庞大的组织都会因为陷入官僚与腐化的窠臼而昏招频出,因此在这个时刻,所有个体之间更应该守望相助,相信自我与个体的力量,从而携手度过难关。

推荐指数:推荐,真正的“速度与激情”。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