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京东金融披露,其“京东白条资产证券化”项目已获证监会批复,并由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华泰资管)发行完毕,将于今年10月在深交所挂牌。这也是中国资本市场首支互联网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ABS)产品。
根据发行方案,“京东白条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为“京东白条应收账款”债权,融资总额为8亿元,分为优先1级(75%, AAA评级)、优先2级(13% AA-评级)、次级(12%)资产支持证券。
据这个项目的负责人郝延山介绍,京东白条资产专项资产计划的具体产品期限为24个月,前12个月为循环购买期,后12个月为本息摊还期。
界面新闻了解到,这款产品优先1级的最低发行利率仅为5.1%,低于市面上所有涉及互联网借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尽管如此,市场对首款互联网消费金融ABS产品接受度看起来颇高。京东金融相关负责人对界面新闻表示,这款产品已一日售罄,分别为4家机构所认购,其中光大银行所占份额最大。
京东金融消费金融事业部总经理许凌解释称,这与这块基础资产的质地有关。“此次京东白条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为个人用户端的白条资产,基础资产小而分散,信用优良,因此获得了机构投资者的青睐。”
许凌并未具体披露京东白条的不良情况,仅透露坏账率不超过1%。
同时,京东亦未披露京东白条目前的规模,及此次8亿元规模在京东白条的资产占比情况。不过许凌称,京东金融独立运营后,京东白条上线正好一年半,单日交易破5个亿,同比增长700%以上,“现在每天的数据,非常快速地以两位数的增长率在持续上升。”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失流动性的资产,转换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自由买卖的证券的行为。事实上,从2013年起,互联网金融企业曾推出过ABS计划,但基础资产大都是以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形成的债券为主。“京东白条资产证券化”则是一项面向个人消费者的消费金融业务。根据京东金融建立的信用评估体系,给予信用良好的用户一定的“白条”消费额度。
“白条资产证券化的开启,意味着京东金融的大数据征信体系开始向更多的领域进行输出,不只是银行,包括券商资管、保险等金融机构,也认可京东的数据。”许凌表示。他还称,在上个月公司已对1亿用户完成了信用评分。
在风控方面,京东金融表示,利用京东大数据征信体系,以京东电商的数据作为基础,同时覆盖了京东生态体系内的所有有效数据。“不光是电商,整个京东集团所有布局的模块每天都在贡献新的数据,如我们投资了永辉、易车、金蝶、饿了么、途牛等不同领域的场景,它们都会构成整个京东生态数据的一部分。”
白条资产证券化只是京东大数据生态布局的冰山一角。“白条资产证券化”代表着京东金融已经具备了将征信数据变现为信用资产的能力,并且实现了大数据征信体系的对外输出,将信用资产再次转化为现金资产,实现体系外资金向体系内的输入。
许凌也对界面新闻称,资产证券化将是未来京东的融资途径之一,此次首单融资8亿元,虽然对京东来说金额不大,但相当于打通了这个融资渠道,未来仍有计划将京东的其他资产进行证券化操作。“后续会源源不断的有项目在交易所挂牌,或以私募的方式,来做不同的尝试。融资渠道越多样性越好。”并且不排除未来将相关资产在京东金融的平台上出售。
这个项目的操盘方——华泰资管在ABS产品开发上,曾先后发行了广州长隆资产证券化项目、中联水泥租赁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扬州保障房信托受益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天津房信限价房信托受益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及券商两融资产证券化ABS第一单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