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文学家,两个摄影师:从福楼拜到斯特鲁特和伊文思

他们的作品排除自我,不流露感情,不插入“议论”,不让一个细节留下自己的观点或意图的痕迹。
托马斯·斯特鲁特作品《美术馆》
托马斯·斯特鲁特作品《美术馆》
沃克·伊文思作品
沃克·伊文思作品

撰文 | 唐卫 

在这篇推文中,我们将托马斯·斯特鲁特、沃克·伊文思连同作家福楼拜,从不同的国籍、领域、时空当中拉到了一起,并将他们进行一番比较。

托马斯·斯特鲁特(ThomasStruth , 1954—)当代著名德国摄影家,他的代表作就是以上的《美术馆》。他也拍摄各地的都市,冷峻的目光让人不寒而栗。

沃克·伊文思(Walker Evans, 1903 —1975)美国摄影家。画面当中有刺冷的感觉在传达,让人汗毛都根根竖了起来,摄影家用客观严谨的手法在 “精彩地描写普通事物”。(福楼拜的原话,伊文思本人崇拜福楼拜并且引用)

这两人的作品尽管色彩不同:一个是彩色,一个是黑白。但是他们貌异心同,画面中“冷”的感觉,就是因为他俩都尽力地将人和事物,通过影像转化为一种超越的、具备神圣性的象征物。

其中的道理,福楼拜给“预言”了:

一个艺术家必须像上帝创造世界那样无形却又无所不能。他应该被处处感到,却又处处不见踪影。此外,艺术应该必须超出个人的情感与神经质的敏感。时间赋予它无情的方法与物理学的精确。 

他们为了追求一种“纯客观的记录”“精彩地描写普通事物”和“无个性特征却又是记录”的摄影美学(伊文思语),以图片的手段来体现自己的理念。

“伟大的艺术是科学的和客观的。”——居斯塔夫·福楼拜

正如福楼拜所说,并用自己的实践(《包法利夫人》)证明了:功力深厚的艺术家,完全可以通过自己所选择的富有特征意义的细节及事件的组合,来达到批判现实的目的,而不一定要直抒情怀。

我们的目光停留在两位摄影家身上,他们作品精致的影调,用镜头仿佛照单全收似的笼罩着拍摄对象。他们并不想“把握一切、认识一切、解说一切”,但他们时刻感到自己“有某种思想要表达,有某种体系要建立,有某种学说要阐释”(巴尔扎克语)。这些作品排除自我,不流露感情,不插入“议论”,不让一个细节留下自己的观点或意图的痕迹。很难说这种艺术方法是低劣还是高明,但确实是在艺术表达方式上有了一种突破。

创作者们有意将作者和作品拉开一定的距离。为了达到客观并发挥到冷漠的风格,他们牺牲了一些激情。作者应当退出作品,不用自己的道德意识和价值取向去影响观者,如福楼拜所说:“激情的地位愈小,作品的艺术性愈高。”

其实,作者并非真的没有激情,只是殚精竭虑地为了风格,严防它们在作品中泄露,于是他们深深地藏匿自己,像木偶戏演员那样小心翼翼地遮掩着自己手中的提线,尽可能不让观众觉察出作者的声音。

福楼拜被奉为现代派艺术的先驱。我们在他的理论中,也能更深地体会斯特鲁特和伊文思作品的意味

托马斯·斯特鲁特作品《美术馆》
托马斯·斯特鲁特作品《美术馆》
沃克·伊文思作品
沃克·伊文思作品

作品中的细节让人屏气凝神,它们没有浪漫的激情,只有鄙陋可厌的实际生活。画面中的人物不会像克莱因、维诺格兰特的作品那样几乎个个充满激情,表现出强烈的欲望和追求,因而个个色彩鲜明、有棱有角。

克莱因,日本画家,1961年
克莱因,布鲁克林的舞蹈,1954年
维诺格兰特·艾森豪威尔,哥伦比亚大学,1950年
维诺格兰特·艾森豪威尔,无题,1950年

斯特鲁特和伊文思重视中间色调,习惯于塑造中间人物或中间性格,与其说他们酷爱中间色调,不如说这种色调更能表现社会生活的平庸琐碎、空虚无聊的现实状态。

所以应当承认,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选择,不是因为他们对细节有着近乎狂热的执着,如果这样,就会流于自然主义作家左拉的那种不加选择地去照搬照抄不起眼事物的流弊。

而是因为他们不满足于描摹事物“粗糙的表象”,力图深入到对象的“精神和心灵深处”,理解其“深藏的欲望”,探究其“行为的复杂动机”,揭示其“未暴露的本质”。只不过我们看不到作者本人在作品中击节叹息——因为斯特鲁特和伊文思需要冷漠。

文学史中,现代主义风格就是淡化故事,忽视内容。平庸的作家可能认为,从资产者的日常生活中撷取题材是件十分困难的事,他们的作品不能不求助于杜撰的故事和离奇的情节。福楼拜却认为文学的力量不在于故事本身,而在于作者怎样叙述、描写和处理,因此文学上不存在高尚的或低下的主题。对作家而言,“伊弗托(福楼拜家乡——地名)和伊斯坦布尔具有相同价值,……他们想写什么就可以写什么,什么都可以写得很精彩”。

斯特鲁特和伊文思的作品即是如此。所以在手法上,他们就会像福楼拜那样常常采取内聚焦,促使观者发挥想象去填补有限视野所造成的意义空白。因为这样做,风格也比较容易统一,又隐蔽地表露了叙述者和其身后的作者的思想情感,增加了客观性效果。

所以,我们的影像在和一个素无交往的艺术门类当中,往往会意外地看到和本类艺术在技巧上、题材上、理论上的高度相似,仿佛他乡遇故知的感觉。德·桑克梯斯在分析诗歌欣赏时,常说有一种“这是旧相识!”的感觉,这在情调上是很相似的。

于是,这种相似性的研究,就跟《红楼梦》第三回宝玉初见黛玉云:“虽没见过,却看着面善;心里倒像是旧相认识,恍若远别重逢的一般”。

 

*兰阇(qdlanshe)

一个致力于“影像故事+视觉阅读”的传播平台, 好故事需要特别的观看方式、观看角度,我们的初心是用影像记录时代,为万物讲好故事 。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