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锦:应鼓励企业做优做强,不必提企业做大

把企业所有制的帽子摘下来,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丨郝昕瑶

“把企业所有制的帽子摘下来,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3月8日新京报举办的两会民营经济沙龙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刘世锦建议。

不再按照所有制性质对企业分类,把企业所有制的帽子摘下来,按规模和行业给企业分类,是刘世锦在会上提出的期望。现代公司制度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主体,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两权分离,即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刘世锦认为,企业或者现代公司是独立的法人,有独立的人格、地位和权利,和投资者是完全可以分开的,不一定非得把投资者加到企业前面来定义。

从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来看,把所有制与企业连在一起是市场经济发展水平低的表现。市场经济刚开始发展的时候,谁投资就是谁的企业;当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深化了以后,混合所有制则是常态,不混合可能是非常个别的情况。

给企业贴上所有制的标签,忽视不同持有者之间复杂的持股结构而去对企业的定性,其实是不准确的。摘下所有制的帽子,把所有权跟经营权分开有利于避免——政府既是宏观调控者,市场秩序维护者,同时又是所有者的问题,实现竞争中立。

此外,刘世锦指出,应当改一改“鼓励民营企业做大做强”这句话。应鼓励企业做优做强,不必提企业做大。

从实际情况具体来看,不同的企业类型决定,有些企业做好并不需要做大。在行业内影响力很大,产品在细分行业中市场占有率很高,并不一定需要规模很大,相当多的企业本身技术特点决定不可能做大。此外,政府应该鼓励做优做强,适合做大的企业自然会做大,企业做大理由和基础是做优做强。

此外,应重视政府鼓励企业对公平竞争可能造成的影响,政府特别强调企业做大的时候,企业可能会犯错误。比如中国企业较高的负债率,是因为相当一部分企业为了做大而借债,这样企业看起来很大,其实这样的企业很虚弱。

刘世锦建议,管理经济的方式,特别是产业主管部门管理产业的方式,应该有一个根本性的改变。在产业管理方面,应致力于建设维护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政府部门也可以在市场之外培育一些要素,比如高水平的劳动力和技术,发布信息做些研究和评估,多提供一些信息服务,把没意思的事做得有意思;产业规划应避免有违市场规律,进行社会性的管制,比如能耗、环保、安全和必要的技术标准领域;把企业的技术路线、产品等问题交给企业自己选择。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也在会上指出,对于民营企业,不仅经济上要帮助、减负,政治负担也是很大的负担。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聂辉华认为,在支持民企发展的问题上,应首先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政府介入应该是第二步,要避免政府用力过度而失去政治和经济之间的平衡。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