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多家共享汽车经营不及预期,悄然开启长租业务

共享汽车曾经一度异军突起,纷纷进入各大城市。如今共享汽车在市场上运营得怎么样?发展之路在何方?

文 | 四川日报 赵泽宇

绿色出行,共享服务——共享汽车以全新理念,曾经一度异军突起,纷纷进入各大城市。以盼达用车、EVCARD、GoFun出行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平台,进入成都共享汽车市场已有两年多时间。如今,共享汽车在市场上运营得怎么样?发展之路在何方?

近日,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成都多家共享汽车平台的经营不及预期,共享汽车市场已悄然发生两大变化:一是以“分时租赁”为主要业务的EVCARD、GoFun出行这两大共享汽车平台已悄然开启了长租业务;另一大变化是,一年前尚在的部分线下充电网点如今已经消失。

开启长租业务:共享汽车再造生机

作为“新一线城市”,成都共享汽车平台的经营为何不尽如人意?原因何在?

对此,汽车行业观察人士蒋平认为,“成都市区人口庞大,按理说共享汽车很有市场,之所以出现举步维艰的经营状况,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成都地铁越修越多,通往的区域与半径越来越大,市民出行越来越方便;二是共享单车很多,非常方便地解决了市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三是使用共享汽车后停放不太方便,而且各条道路的电子眼非常多,稍不注意就有可能遭罚单,因此选择使用共享汽车出行的市民有限。”

那么,共享汽车平台自身又是如何看待的呢?某平台一区域负责人告诉记者,“自持车辆、自行建设网点、自行运营维护车辆,导致共享汽车平台走向‘重资产、重运营’的模式,不仅加重了平台的负担,也一度成为共享汽车快速拓展市场的痛点”。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共享汽车实质是为消费者提供碎片化出行服务,因此“分时租赁”原本是主营业务,也是平台企业共同期望实现盈利的首要“小目标”。

然而,“分时租赁”业务并没有给各个平台企业带来良好的盈利预期。3月2日,记者下载打开 EVCARD手机APP,在APP界面中看到与“分时”频道并列的“短租”频道中,标有“EVCARD长租合作需求”的选项格外醒目。无独有偶,GoFun出行亦有此项业务,看来共享汽车都有试图依托长租业务扭转颓势的心态,虽然长租业务与立足于“分时租赁”业务的共享汽车平台定位不太匹配。GoFun出行相关负责人解释说,“伴随公司体量越来越大,用户规模近千万,需求也呈现多样化趋势,长租业务的推出恰恰满足了这部分需求,尤其是在节假日期间,长租需求非常旺盛。GoFun出行推出整租业务,并非是经营不理想而转型,恰恰是因为我们的业务得到了用户的充分认可。”或许,共享汽车平台推广长租业务,有助于扭转颓势,从而达到盈亏平衡。

环球车享成都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EVCARD推出的长租服务,用户需要提交相关资料申请,对接长租工作人员,达成租赁意向后还要签订线下合同,收费标准通常是按月或按季度计费。记者了解到,EVCARD在四川的共享业务上线车辆1800多台,以灵活方便的A0级小车为主;而长租车辆投入1000余台,以B级车、SUV为主,如荣威ERX5和荣威Ei5。在四川,EVCARD长租业务以成都为主,同时为其他二级城市也提供租车服务,如绵阳、乐山。

如果说一众共享汽车平台前期“摸石头过河”,是在积累相关基础配套资源,如停车网点及充电桩等,以及完备的共享运营维护服务体系及经验,那么长租业务当是共享汽车平台“再造生机”。环球车享成都汽车租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贤利在接受四川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长租业务在EVCARD业务的占比将从现在的17%增长到33%,这也是为了迎合新能源汽车在营运市场的增长需求。两个业务同时推进,可以互补市场,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同时达到公司运营的盈亏平衡。”

网点规模压缩:共享汽车等待黎明

共享汽车平台提升长租业务比重的同时,会不会挤压现有共享业务。有业内人士透露,一些共享汽车平台的线下充电网点开始“缩水”,就是拆减了一些使用率不高的充电网点。

3月3日,记者在成都外双楠某酒店门口看到,某共享汽车的充电网点已消失。一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这一情况已不鲜见,原因是共享汽车平台自营充电网点建设、运营维护和监管成本不低,为了减少亏损,这些平台不得不对网点规模‘缩水’。”同样的情况也在盼达用车平台出现,当天,记者下载并打开盼达用车手机APP发现,遍布成都市区的多个网点显示车辆数量为零,查看武侯区新光路网点照片看到,现场专用车位空空荡荡。

“经过这两年的发展,共享汽车平台开始缩减自营充电网点,并利用现有车辆和网点资源开展长租业务,这是共享汽车领域如今显现的新趋势,也是市场教育的结果——来不及等待黎明,开始调头转舵。”成都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童君告诉四川日报记者,“运营新能源汽车,充电环节其实是一个非常专业的事,而且线下运营维护的成本巨大。俗话讲,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充电网点的成功运营,需要周密而专业的投资规划,要测算好建设运营成本,并要考量流量的高低。不仅是共享汽车,网约车、运输车等采用新能源汽车的平台,都需要这样的考量。”

无论是哪个行业与企业,盈亏平衡都是生存发展的黎明时刻,共享汽车行业平台也是如此。成都汽车产业研究院咨询服务部主管郭孟南告诉记者,“一方面,平台扩张资金投入巨大,能投入的车辆数量就有限,同时,在资本寒冬的大背景下,多数企业不得不减少车辆维护频次、缩减线下网点,以减少庞大的资金支出。另一方面,车辆数量少会导致客户使用不便捷,车辆维护不佳又会降低本就不高的用户体验感,也会降低客户的使用频次,甚至导致行业整体陷入恶性循环。”

共享汽车行业能否等待黎明时刻的来临,而不是在黎明前倒下,看来还有很多路要走,开启长租业务与减少收益差的网点,或许是阵痛期不得已的选择。

来源:四川在线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