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事已高的“老科技”

大卫·艾杰顿 · 03/01

来源:界面新闻

编者的话:

这几年,互联网科技极大地便利了我们的生活,从外卖、出行到社会的组织运行,都被这股科技新浪潮得以改变,很多人反而忘记了,机械、化工、核技术等传统科技仍然在悄然地决定我们的生活。事实上,如果放在百年的维度上来看,后者对我们的日常生活的改变仍然是本质性的,要远超互联网科技。

在《老科技的全球史》这本书中,后者已经令人伤感地被称为“老科技”,但在对历史的梳理中,可以看出,这种“老”,恰恰代表了它的价值的不可撼动。

而在跳脱出个人日常生活的视野局限,以社会化的“使用”为角度,则“整个隐形的科技世界随之浮现”。比如,19世纪蒸气机的使用一直持续到20世纪,它使得煤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物资之一,一直到现在;再比如,提到创新我们会想到微软、Google和Facebook,但很人会想到,宜家在创新方面的成就与之相比毫不逊色。

《老科技的全球史》让我们学会重新审视这百多年来的科技和创新,从全球史的角度重新分配我们的感恩之心,也许还包括,重新安排我们的人生规划和投向未来的眼光。

 

那些年事已高的“老科技”

文| 大卫·艾杰顿

 

一、副产品

指出特定科技并未具有其所宣称的强大效用时,最常见的反应之一是,这些科技具有重要的次级效应,而这是直接评估遗漏掉的。因此,听到主张铁路对经济发展没有那么重要时,其中一种反应是指出它对其他产业的刺激效果,像是工程、钢铁与电报。“副产品”这个名词就是用来描述这样的效应。副产品的重要性未曾受到适当的评估,因为这是一种宣传的论说,有识之士很少会严肃看待。副产品论点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论点常关联到其他的科技,而这些科技因为其他原因而被认为具有根本重要性,但这种关联并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航空、火箭和核能都是重要的案例。

一个最有名但带有点戏谑意味的例子,是美国太空计划带来的特氟龙(Teflon)这项副产品,这个涂料具有制作不粘锅的重要用途。这种论证有其重要性,因为直到不久前,民用的太空计划都还没有任何经济用途。当然,非军事的太空计划有其他的目的,像是提供娱乐、宣传以及让人暂时挣脱紧要却乏味的问题——不过这些科技的提倡者并不会强调这类目的。特氟龙很难为太空计划巨大的开支辩护。

有趣的是,特氟龙或聚四氟乙烯的起源和太空计划一点关系都没有。早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的数十年间,特氟龙就已经为人所知和使用,甚至已经用在不粘锅上面。杜邦公司在1938年发明了它,在1945年将它命名为特氟龙并首次开始销售,战时主要用于炸弹生产计划。特氟龙不粘锅是1954年马克·格雷瓜尔在法国发明的,并且由一家名叫特福(Tefal,特氟龙加铝:TEFlon+ALuminium)的法国新公司在1956年推出;到了1961年,特福单在美国一个月就销售100万口锅。NASA有个网站,同时也出版一本名叫《副产品》(Spin-off)的杂志,但里面从来没有提到特氟龙,NASA倒是宣称,无线电动工具、菱格泳衣、心脏起搏器的重要改进、激光血管成形术、数字信号处理、烟雾报警器、自行车头盔、婴儿食品及其他一些林林总总的产物,均起源于太空计划。

虽然乍听之下颇不寻常,但某些副产品其实对国家的财富有负面效应。英国在1956年开始使用核反应堆来发电,主要目标是要生产钚以制造核弹。讹传之后它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商用核反应堆并受到了外界的称赞。英国早就有全世界最具野心的民用核能计划,而且在接下来的十年会比其他任何国家都生产更多的核能。英国第一个核能计划是以镁诺克斯型反应堆为基础。时至今日它们当中有些还在运转,预计在2010年会全部除役,因此这些反应堆的寿命大约有40年。早在1965年,英国就做出关于下一代反应堆的决策,并且选择了改进型气冷反应堆。英国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建造这些反应堆;第一座在1976年完成,最后一座在1989年完成。它们目前仍在运作,而最后一座预计在2023年停用。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核能或非核能科技,改进型气冷反应堆计划极为昂贵,也给英国带来损失。与假想中的压水式反应堆计划相比较,以1975年的价格来估计,损失大约有20亿英镑。

当电力工业私营化时,镁诺克斯型反应堆卖不出去;而英国政府实际上是免费将改进型气冷反应堆赠送给民营业者。

20世纪60年代第二个衍生自军事前身的大计划,是英法合作的“协和式”超音速客机;根据成本效益分析,这也是个巨大的金钱浪费。协和式飞机的原型在1969年开始飞行,而其商业飞行(如果这是正确的形容)则在1976年开始。有任何回报吗?航空公司说就算把协和式飞机免费赠送给它们,还是赚不了钱,英国航空和法国航空营运协和式飞机30年左右,果然无法收回成本。协和式飞机计划或民用核能计划很难找到任何有价值的副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是庞大而有争议性的科技,由国家出资、组织与采用。结果导致很多人认为国家总是会做出坏的、可怕的科技判断;相较之下,民间社会尤其是市场会做出更好的决策。在民间社会,重要性的问题会由许多无名的计算者来考虑。然而,大型企业有很大的决策力量,而许多彼此竞争的决策者不见得会带来更好的结果,因为他们是根据已知数来做判断,但他们对这些已知数本身却可能没有任何的控制能力。和替代选择相比,许多这类小型决策加总起来可能带来更加负面的结果。这种效应很难计算,也较少有动机进行这样的计算。其中一个例子是,让大量的人拥有汽车来造就摩托动力化的世界,并不是最好的资源使用方法。公共运输可以达成更好的结果。

兴建中的希平波特核反应堆。这是美国第一座商业运转的核反应堆,它位于俄亥俄河旁,距离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市大约25英里(约40千米)。这座反应堆的原型本来是为航空母舰设计,这是典型的衍生科技!军事科技运用于民间用途。这是一部长寿的机器,它在1957年建造,一直使用到1982年。然而“核能时代”从未实现。

 

 

二、小科技大效应

谈到避孕科技,脸红之余最先想到的是口服避孕药。之所以认为避孕药重要,不只是因为这是个强效的避孕方法,也因为人们常常认为它带来了性革命。富裕国家的性革命是货真价实的,因此我们可以宣称,合成类固醇激素的使用带来了性革命,正是小而平凡的科技如何引发巨大改变的一个惊人例子。然而,避孕药究竟造成了什么其实并不清楚。把它直接联结到性革命,可以轻易看出背后的预设是:没有可以取代避孕药的避孕方法,或是其他的方法差很多。相较之下,这些其他方法的历史几乎不为人知。避孕药是大量文献的主题,但避孕套及其他许多寻常的节育科技则很少成为避孕史的重点。然而避孕提供了一个绝佳的例子,来证明长久以来存在许多替代技术,来呈现没落中的科技、消失中的科技的重要性,乃至正在重现的“老”科技的重要性。

长久以来人们使用不同的方法来控制生育并避孕。20世纪有好几种节育技术,包括堕胎、结扎、体外射精、各种用橡胶做成的避孕器材以及化学避孕法。20世纪的大多数时候,有些避孕方法在世界上许多地方是非法的,而且几乎都隐藏在公共视线之外,很难知道实际状况或是获得这些方法存在的迹象。

最重要的避孕方法之一,似乎是避孕套。避孕套曾经让人联想到理发店、军营以及疾病预防;多年来它一直是种半地下产业的产品。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用玻璃模子浸入乳胶溶液就有办法大量生产避孕套。它们的产量以数十亿计,生产成本低廉且轻巧,自然成了一次性产品。美国在1931年避孕套的日产量是140万只,而且快速增长,因此战后避孕套在美国广泛使用。部队发放避孕套给士兵,二战之后避孕套的使用无疑因此大为增加。例如,英国每年的销售量稳定增长,从1949年的4300万只,增加到20世纪60年代晚期的1.5亿只。然而,大多数的性行为显然并没有使用避孕套。

避孕套只是众多避孕科技当中的一种。还有各种女性使用的避孕科技在半地下的市场贩卖─这些产品包括堕胎药、杀精剂、冲洗阴道及结扎。20世纪30年代这类科技在美国的销售量跟避孕套差不多。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在英国和美国活跃的著名节育运动者玛丽·斯托普斯和玛格丽特·桑格,推广子宫帽和避孕膜这类特定的女性橡胶避孕科技。它们由女人主控,而且在许多方面要比避孕套来得体面;使用它们也需要医疗介入。这些运动者的目标是将避孕方法医疗化与女性化。玛格丽特·桑格后来成为提倡避孕药研究的关键人物,避孕药后来是由制药工业生产,并且由医师开具处方。在美国避孕药从20世纪50年代晚期就可以取得,在1960年就取得贩卖的许可。

避孕药获得了巨大成功。它不只是增加了一种避孕科技而已,而且导致其他不起眼的避孕科技走向没落。20世纪60年代早期,避孕套在美国的销售量大为降低,到了60年代晚期,避孕药是比避孕套更加普遍的避孕方式。英国的避孕套销售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就开始下降。避孕药要比其他的避孕方法更有效,而且在体液交融的过程中不需要使用高温硫黄处理过的橡胶,更重要的是,避孕药是在性行为进行之前使用。这些重要的特性不会影响到其避孕效力,但对其受欢迎的程度却有很大的影响。同样重要的是,避孕药是唯一可以且确定得到公开讨论的避孕科技。

避孕药使得避孕变得公开且体面。就许多方面而言,这在它登上台面前是难以想象的,这也是避孕药能够转变性关系的原因之一。避孕药的普及和性行为之间的关联存在争议:关于它和性革命的关系没有清楚的结论;性革命的新颖之处不在于婚前性关系本身,而是发生性关系但根本不打算和对方结婚。和其他技术相较,避孕药对性行为产生的影响并没有受到探讨。但宣称避孕药是唯一能够带来性革命的技术方法,这是难以让人信服的。

在性革命之后,许多早于避孕药出现的避孕方法并未消失,这点引人深思。避孕药之后,对于避孕方法的研究比以前更多,带来了与避孕药竞争的科技,包括宫内节育器(IUD)。避孕套则是那种成长、消失,又重新出现的科技之一。在艾滋病出现之后,其销售量在20世纪80年代剧增,此一现象使得避孕套首度和避孕药一样可以被公开提及。全球避孕套的产能从1981年的每年49亿只,提高到90年代中期的每年120亿只。可预期的是避孕套也有科技创新。第一个符合人体解剖学形态的避孕套在1969年生产,1974年则出现用杀精剂润滑的避孕套,之后还有更多的创新。杜蕾斯这个避孕套品牌在2004年庆祝七十五周年历史,其口号是“七十五年的绝佳‘性’”。

 

三、疟疾

疟疾控制就像节育一样,使用过许多不同的方法。就如同避孕药,任何特定方法的重要性都必须和其他方法做比较,而非假定没有其他方法可以控制疟疾。疟疾、霍乱或肺结核这类原本认为已经受到控制的疾病重新出现,导致对付它们的旧技术重获使用,同时也发展出新的方法。就全球规模而言,疟疾一直是最严重的疾病之一。过去疟疾不像现在一样局限于热带地区,在20世纪上半叶,它是许多温带地区的地方病(例如南意大利)。疟疾是能够治疗的疾病,也可以用预防性用药来加以控制,或是通过消灭传播疟疾的蚊子来加以控制。传统的治疗方法使用奎宁这种自然产物,荷兰帝国拥有殖民地爪哇的种植庄园,从而控制了这一药物。于是其他国家,特别是德国,开始寻找人工合成的替代品。在20世纪30年代开发出了阿的平(Atebrin),又称为麦帕克林(mepacrine),但它会让皮肤变黄,因而很少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占领荷属东印度(现在的印度尼西亚),迫使同盟国使用这种药物进行治疗和预防。战时推动了研究抗疟疾药物的大型计划,带来三种广泛用于治疗与预防的药物:氯喹(chloroquine,德国人在20世纪30年代就制造出来却贬而不用)、阿莫地喹(amodiaquine)以及别名百乐君(paludrine)的氯胍(proguanil)。20世纪70年代在叙利亚及非洲的法国殖民地,氯喹大量用于预防性用药,企图消灭这一疾病,结果提高了抗药性。

药物只是故事的一部分。杀虫剂以及通过控制水流和确保排水良好以消除昆虫的繁殖地,也证实相当有效。多管齐下确实已经在世界上许多地方成功消灭疟疾。不过疟疾控制特别让人联想到DDT。这种杀虫剂是由瑞士的汽巴—嘉基公司开发出来的,被美国人大量采用,不只用来对付疟疾,也用来对付能够传染斑疹伤寒的虱子,特别是在二战期间。DDT的发明人保罗·米勒博士获得了1948年的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而英国人发明了另一种强效的新杀虫剂林丹,但较少获得采用。有人在1944年宣称,太平洋指挥官麦克阿瑟赢得了“一场最伟大的胜利……以科学和纪律战胜了疟蚊”。这个说法并不令人惊讶,因为在此之前疟疾造成的士兵伤亡人数,是战斗伤亡数的10倍以上。战后DDT大量使用,试图以此来消灭疟蚊。DDT带来的不是疟疾的消灭,而是一种廉价快速的杀蚊方法,它不需要细致漫长的介入,是个只需要低度维护工作的选项。

然而,或许正是因为缺乏深度介入,使疟疾得以生存,并在监控系统一再弱化之后得以扩张。20世纪50年代展开了全球疟疾的扑灭计划,企图将之从撒哈拉以南非洲之外的所有疫区根除。这个计划的基础是DDT“乱枪打鸟的战争”,虽然起初获得些成功,但从20世纪60年代晚期就开始失去动力。印度在1951年有7500万个疟疾案例,其中80万人因此死亡。1953年开始喷洒DDT,大批量的喷洒使疟疾案例在1961年降低到5万人。然而由于新的传染爆发后没有得到监控或处理,导致后来的病例再次增加。罹病案例在1965年增加到10万人,此后直到20世纪70年代罹病人数持续增加,到70年代晚期或许达到了5000万人。结果“世界卫生组织开始重新采用原本被DDT取代的旧策略……整套已经生锈的设备又重出江湖。增加旧药物的生产,引进新的药物,并且重新强调使用蚊帐。

就全世界而言,汽车杀死的人数仅略少于疟疾,这数字让人清醒,并注意到科技的重要性。非洲每年死于车祸的人数是欧洲的3倍(全球每年大概有100万人死于车祸,其中有20万人是在非洲)。非洲路上每部车辆的平均死亡率是富裕国家的40倍以上。虽然非洲的汽车要比欧洲少得多,但就人口比例而言,它们杀的人数是欧洲富裕国家的3倍以上。交通意外是肯尼亚第三大死因,仅次于疟疾和艾滋病。然而,把疟疾和汽车连在一起看告诉了我们,我们对科技的时间感需要调整。疟疾在非洲增加,不是因为走入逆转的时间隧道,而是因为非洲进入了一个新的未来,一个旧模型未能预见的新未来。

《老科技的全球史》,大卫·艾杰顿著,李尚仁翻译。2019年1月由理想国(北京贝贝特)/九州出版社出版。

 

 

 —— 完——

大卫·艾杰顿(David Edgerton ) ,英国权威历史学家,于帝国理工学院创办科学、技术与医学史中心并担任主任及汉斯·劳辛讲席教授(Hans Rausing Professor),后随该中心一同转至伦敦国王学院,著有《战争之国:1920—1970的不列颠》《老科技的全球史》等。

文中图片由出版方提供。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