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提升“首位度”: 做强三大功能中心, 打造新兴产业地标

南京的首位度如何提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王海平

南京的首位度如何提升?1月9日,南京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市长蓝绍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要“全力以赴,干”。

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南京是“大省份小省会”的典型。这有特定原因,之所以历史上滞后于“传统苏南板块”,关键原因在于南京没有抓住前两次改革开放的机遇,即乡镇企业(基于制度竞争)和外资(基于技术竞争)。

2016年,南京GDP破万亿(10450亿元),经济总量排名省内第二,再次跃升的基础得以构筑。不过,与部分省会相比,因特殊省情与市情,特别是地理位置偏安一隅,南京作为“省会城市、首位城市、中心城市”的三大功能有着错位与断裂,无法高度重叠与统一,即“三合一”难以形成。

2018年7月13日,中央第七巡视组在对南京的巡视情况反馈中指出:“省会城市功能作用发挥不够”,同时,整改意见中明确要求江苏省委“指导南京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蓝绍敏表示,要以国家和省全力支持南京建设发展为动力,理直气壮“讲”首位度、全力以赴“干”首位度、名副其实“增”首位度,并要求2019年南京的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要保持全省前列。

瞄准消费、交通和金融三大功能

怎样才算意味着首位度提升?

蓝绍敏提出了三个中心建设,即做强消费中心、交通中心、金融中心。

消费中心的提出有着坚实基础。位于南京的新街口商圈,是中国著名商业中心,拥有百年历史,被誉为“中华第一商圈”,而湖南路、夫子庙等商圈也在全国颇具影响力。

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9年南京争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试点,实施商圈消费引领工程,提档升级新街口商圈,改造建设湖南路商圈,推动夫子庙全国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发挥“南京购物”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效应。

消费具备经济逆周期作用,这在当前经济下行形势下对于推动经济增长至关重要。而从另一个层次看,这对于破解南京首位度困境也意义重大。

地理位置上,南京偏隅江苏西南,是华东地区地理中心,但却不是江苏地理中心,而是与安徽毗邻、且大部分城市边界与之接壤的省界城市。

而提出做强消费中心,按2018年出台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 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要求,要消除所有制歧视,实行包容审慎有效的准入制度,全面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打破地域分割和市场分割。

交通中心方面,南京提出要通过积极争创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城市,成形“米”字形交通网络。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南京市发改委综合处和规划处人士表示,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诸多新建或完善的交通设施看,南京首位度提升,本质上已考虑到“立足与超越省域行政区划边界”的意识了,如宁芜铁路外绕工程、宁宣高速、宁合高速、宁马高速等重点项目,目的都是锁定“交通枢纽”,畅通与南京都市圈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络。

至于金融中心,南京则将立足于完善省会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已有金融功能区,吸引更多金融机构落户,提升总部经济集聚度。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南京经济总量预计在2018年可达1.27万亿,但在2019年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并未明确强调经济中心这一概念。

其实,无论从世界经验或从中国东部省份发展实践来看,省会城市的政治功能与经济功能未必重叠。因此,有学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发挥省会功能,提升省会城市首位度,并未一定要将经济功能放在第一位,其政治、文化、总部等功能可能更加重要,更符合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也更加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一号文”聚焦新兴产业地标

南京不直接强调经济功能,并不是意味着不发挥经济功能,或经济功能不重要。

从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出,发挥省会城市经济功能,是要转换经济功能发挥的角度,要从速度规模型转向质量效应型,成为高质量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领跑者。

故此,为着提升首位度,2019年初出台的南京市委“一号文”重点聚集在了如何提升该市的首位度,并给出诸多政策。

这份《关于深化创新名城建设提升创新首位度的若干政策措施》带有诸多创新之处,更多是突出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抓手在于新旧动能转换中,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狠抓新兴产业,即更好服务于科技创新和人才需求。

比如,特定区域经批准,科技研发用地允许配建一定比例的配套服务功能,以支持创新载体建设。这是以人为本,可以促进产城融合发展、盘活存量低效用地,让工业企业、科技研发企业在做好主业的同时,能享受足够的配套服务,让企业员工在工作的同时,能享受一定的生活服务保障。

又如,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具体操作层面,可采取更加灵活的组建方式,允许各方协商,以吸引龙头企业和大院大所发挥其资金、市场和技术等方面优势,实现以企育企、以企兴企、以企带企。

而在人才引进上,则突出市场化导向,逐步从评审制转向以企业薪酬、风投注资、运营绩效、知名榜单、专家举荐等为主要依据的综合评价体系,高层次人才经济贡献奖励扩大至科技型企业。特别是,对支持小微企业创新、符合条件的天使投资自然人,给予在宁年度投资额5%、最高200万元奖励。

这些都是为了重点打造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地标集群。

按南京市经信委解读,从2019年起,南京围绕“江苏第一、全国前三、全球知名”目标,高起点制定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地标行动计划,目标是力争到2020年,各地标产业进入国内第一方阵;2025年,各产业地标具有全球影响力。

所谓产业地标,包含了产业地标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包括面向产业的课程设置、人才引进和面向企业的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包括针对产业前沿的关键技术和目前的卡脖子环节)和产业服务等方面。

对此,2019年南京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预算总额的50%以上将用于产业地标建设。其中,对新引进投资额超25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在土地、人才和资金等要素保障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并可适当增加配套建设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的用地面积和建筑面积。

那么,有了地标性新兴产业之后,如何让其快速成长?根据上述若干政策,南京设立了首期10亿元产业并购基金,支持企业加大并购力度、做强做大,重点是协助科技型企业加大对产业上下游及横向的并购整合,也将助力符合条件的创新创业企业实施对创新资源并购。

同时,为抓住资本市场重大改革,即将推出的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重大机遇,南京也将鼓励、培育和推动更多的科技创新企业通过科创板上市做强做大,针对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南京将从现有的企业上市200万元奖励标准提升到300万元。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