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板纳斯达克,李小加在美解读港交所新上市规则

2019年1月7日,在美国旧金山出席摩根大通医疗健康峰会时,李小加与其他美国生物科技领袖共同探讨生物科技行业新趋势,并分享香港交易所的新上市规则。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康路

2018年港交所的IPO筹资为全球第一。港交所2018年完成上市架构改革,同股不同权的公司终获放行,并让部分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在香港上市成为可能,成为背后的推动因素。

  2019年元旦刚过不久,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已经在为新一年的目标奔忙。2019年1月7日,在美国旧金山出席摩根大通医疗健康峰会时,李小加与其他美国生物科技领袖共同探讨生物科技行业新趋势,并分享香港交易所的新上市规则。

  (图:李小加参与摩根大通医疗健康峰会题为“2020年的医疗健康:全球视野与亚洲视角”圆桌讨论)

  在探讨生物科技板块对全球投资人和发行人机会时,李小加表示,中国人的家庭财富长期锁定在房地产和内地股市上,多元化资产配置和寻求更高回报的意愿,将创造一个中国资金相对便宜的时期,这也让发行人在定价时更具优势,会出现一些在香港上市公司定价更为激进的现象出现,作为交易所,希望市场更平稳发展,但投资人的成熟需要假以时日。

  李小加同时表示,和美国市场相比,中国资本的思考逻辑不同,导致一些中小型生物科技公司在美国市场不受重视,却能获得亚洲投资人认可,“一颗药你不需要卖到500美元,你可能卖50元,也可以获得认可。”同时,考虑到亚洲资本习惯于交易的特性,股票换手率更高,流动性更好。上述香港市场的特点,都可以成为美国生物科技选择香港上市的理由。

  但去年港交所医疗健康板块波动剧烈,IPO接连破发,让投资人担心中国生物科技市场的成熟程度。

  问及如何帮助中国生物科技市场成熟时,李小加表示,作为交易所,关键要减少上市障碍。他表示,虽然2018年,港交所的IPO融资额再次全球第一,但自己并不以此为KPI,“我们更关心披露机制的完善。”李小加称,公司或资金会不会来到这个市场,最终取决于他们是否需要这个市场,交易所只是辅助,港交所将继续发展调整有关的流程或细则,让规则清晰,把市场准入制度设置到一个合理的水平,由投资者和上市公司自行选择。

  图:左二为摩根大通亚太区投资银行联席主管霍隽,右一为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

  圆桌讨论中,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Co)亚太区投资银行联席主管霍隽(John Hall)表示,目前香港IPO渠道仍强劲,约有15-20家公司处于等待管道中。2018年,摩根大通牵头参与了多项内地医疗健康领域的重大交易,包括全球迄今规模最大的互联网医疗健康IPO平安好医生11.18 亿美元在港上市,以及被《国际金融评论》(IFR)杂志评为2018年亚太区年度IPO的信达生物4.85亿美元在港上市。霍隽(John Hall)认为,香港的投资者和中介机构在评估生物技术领域的机遇和风险方面需要时间积累经验,特别当针对尚未盈利高增长的公司进行估值时,“随着越来越多的生物技术公司进入市场,投资者将在这一领域更具经验,发行人也将拥有更多的估值基准。”

  霍隽(John Hall)称,各大金融机构正建立或加强其在亚太地区的医疗保健业务,以更好地支持医疗健康企业日益增长的融资需求,“最近,我们任命张凌负责我们的中国医疗保健行业的投行业务, 同时还聘请了一位生物技术研究分析师来扩大对该领域的研究范围。 我们将继续在医疗健康领域进行投入,强化我们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摩根大通在1月初刚任命张凌为全球投资银行中国区医疗健康与科技主管。2015年,张凌一度从摩根大通跳槽至华大基因,并担任华大基因的首席运营官。

  此次摩根大通医疗健康峰会共吸引逾9000名参会者,超过485家非上市和上市公司将进行现场推介演讲,展示医疗健康行业的最新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其中,来自中国的公司和基金代表也在逐年增多,共有38家中国企业参会,21家将进行现场推介演讲。

来源:腾讯财经棱镜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