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的纸巾痴迷

据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的纸巾消耗量接近世界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

图片来源:JAMES LEYNSE / CORBIS / GETTY

美国人每天用纸巾擦干双手、清理残羹、打扫桌台,无论有没有意识到,他们都在为美国的纸巾大国地位出一份力。随着美国例外主义(即认为美国是个独特的国家,与其他国家完全不同)的影响逐渐减弱,至少美国人可以自豪地抓住这一个荣誉(重要性很少被提及,也许是因为很羞耻):他们居住在世界上最大的纸巾大国。

美国的纸巾大国状态是毋庸置疑的。根据市场研究公司欧睿国际(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提供的数据,2017年,全球家用(不计办公场所和公共厕所)纸巾的消耗量共计120亿美元,美国的消耗量占到了其中57亿。也就是说,美国的纸巾消耗量接近世界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

其他国家根本无法望其项背。法国的纸巾消耗量世界排名第二,但2017年的消耗量只有6350万美元。英国、德国和意大利紧随其后。

2017年纸巾整体消耗量最高的五个国家(单位:十亿美元)
数据来源:欧睿国际

当然,美国是榜单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人均消耗量依然排名第一。美国在纸巾上的人均花费是17.5美元,随后是西欧和北欧的国家,挪威以11.70美元位居第二。

2017年纸巾人均消耗量最高的五个国家(单位:十亿美元)
数据来源:欧睿国际

虽然欧睿国际没有搜集美国人年均使用多少纸巾的数据,但其研究主管斯维特拉娜·乌都斯丽瓦亚(Svetlana Uduslivaia)告诉我,美国人在“纸制品”(纸巾只是其中一个子类别)上的消耗量都位居世界前列。斯维特拉娜分析,美国纸巾消耗量巨大的原因在于美国的庞大人口基数和富有程度。“经济的强大让其国民可以负担得起像纸巾这样的非必需品和质量更高的产品。”她说。

但是其他经济实力相当的国家在人均纸巾消耗量上依然无法与美国相比,原因一定不止是“负担得起”这么简单。好管家机构(Good Housekeeping Institute,赫斯特国际出版集团的消费者测试分支机构)主管劳丽·詹宁斯(Laurie Jennings)赞扬了纸巾的作用,并称其是自己家中随时待命的产品。“它们方便、吸水性强,很容易用来清理不干净的地方,也不用担心交叉感染。”也许,纸巾符合美国人想要不计代价迅速解决问题的愿望。“确实,纸巾的巨大消耗量代表了美国人对即时满足的迷恋。”詹宁斯说。

世界其他国家没有纸巾也过得很好。2016年,另一家市场研究公司尼尔森(Nielsen)调查了超过60个国家的家务清洁用具,最常用的工具是笤帚、拖把和抹布。“清洁工具的选择有很强的区域性。”报告总结道,并指出拉丁美洲倾向于使用清洁刷,中东倾向于使用毛巾,欧洲倾向于使用海绵。

报告也统计了美国家庭的纸巾使用频率,对比了北美和其他地区是否“定期”使用纸巾(欧睿公司的统计中,其他北美国家并没有挤进纸巾消耗量前五名):

不同地区“定期”使用纸巾的频率
数据来源:尼尔森

尼尔森称,这些数字背后有经济的原因。“收入相对较低的家庭更倾向于选择可再利用的清洁工具,比如抹布和毛巾,”报告写道,“而收入较高的家庭更倾向于选择一次性工具,比如纸巾。”也就是说,美国人使用这么多纸巾的原因还是因为他们负担得起。

美国人不止使用纸巾,也浪费了很多。根据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的数据,2015年,美国产出了74亿磅纸巾和其他纸质垃圾(如厕纸)。“总得来说,一次性产品对环境不好,尤其是如此大量的消耗。”密歇根大学弗林特分校机械工程系助理教授李承金(Seung-Jin Lee)说,他的研究方向就是纸巾对环境的影响。他说,除了制造纸巾需要使用的水和树木,以及生产和传播过程中消耗的燃料之外,纸巾最后回收到垃圾填埋场也会成为环境的“巨大问题”(代理纸制品的美国林纸学会没有回应我们的采访要求)。

我问詹宁斯对这些环境影响有什么看法,她回答自己更倾向于尽量少用纸巾,并进行重复利用。“我们基本已经习惯了‘用完即扔’的模式,”她说,“如果用完纸巾后清理干净,就可以再次使用。它们并不是想象中那样‘一次性’。”她说,当纸巾用到极限的时候是很容易分辨出来的,“因为纤维会破裂开来。”

尽管我找到的数据没有囊括公共或办公室厕所的纸巾消耗量,但我确实找到了纸巾擦手比干手机对环境影响更糟的证据。一项研究指出:“在四个决定因素中,其中三个都证明一次性干手纸巾比干手机带来的循环影响更大。”

尽管纸巾会给环境带来问题,但许多美国人要是在晚饭后清理桌台,纸巾仍然会是他们的首选清洁工具。欧睿公司的斯维特拉娜预测,未来几年美国的纸巾消耗量“会或多或少保持稳定”。(总体消耗也许会有所下降,因为折扣商店的低价和Costco等团购商店的涌现。)

不过,全球的纸巾消耗预计到2022年会上涨4个百分点,“随着收入水平、城市化和卫生水平的改善,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也会发展起来。”斯维特拉娜解释道。看起来,世界的其他国家也要追赶上来了。

本文作者Joe Pinsker是《大西洋月刊》撰稿人,关注教育与家庭方面的报道。

(翻译:李思璟)

……………………

| ᐕ)⁾⁾ 更多精彩内容与互动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和界面文化新浪微博

来源:大西洋月刊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