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适合复兴戏曲的年轻人,竟然是他们?

真正如何用更好的结合形式,来打动二次元粉丝心中沉睡或消逝的戏曲情节,才是未来需要重点突破的角度。

上回留下了个尾巴:为何说二次元粉丝最有可能成为年轻人中的票友群体。

先上一组数据,据2017年底发布的中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显示,截至2015年8月31日,中国共有348个戏曲剧种;30余年间,已有24个剧种消亡,17个剧种未完全消亡。

戏曲的衰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票友群体,或者更准确的说年轻观众的缺失,是造成这一衰落的主因之一。

因此,在年轻人中挖掘粉丝,说的重一点,已然挽救戏曲的当务之急。

二次元群体呢,本身是年轻人中一个颇为特立独行的族群。

《中国二次元用户报告》显示:90后和00后是二次元用户的主力人群,八成以上的二次元用户是学生;二次元学生群体月均零花钱接近六百元;二次元非学生群体月均收入接近四千元;三成用户参与同人创作,参与创作的用户集中在95后和00后;COSPLAY、画师是创作的主要类型……

换言之,够年轻、有消费能力、且热衷于创作,这使得二次元用户被许多文化创意产业所眼热。

用凯文凯利的话来说,这就是最优质的一千个铁杆粉丝。

然而,二次元用户热衷于二次元,也决定了他们对二次元,或者说游戏、动漫更具有黏性,也不容易被其他文化创意领域所分化和吸收。

这就是把双刃剑。

可别忽略另一个事实:

二次元文化里,或许说唯一不太二次元、却又极度火热的一个类别,恰恰和戏曲有天然的联系,即古风音乐。

戏曲,恰恰在这类音乐的养成中,起到了基本元素支撑的作用。

君不见,就在春季,有13年戏龄的昆曲演员蒋珂则在抖音上走红,一段戏腔版的古风红曲《我的将军啊》,短时间内便获得了16万多的点赞量。

君不见,同在春季,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王佩瑜在央视热门综艺《经典咏流传》上,教唱二次元虚拟歌姬洛天依几句《空城计》,就让众多二次元粉们激动不已吗?

其实,戏曲工作者已经用自己不由自主的年轻态的方式,证明了这条路的可行,并殊途同归的瞄准了二次元这个年轻人中的特殊群落。

只是,目前的挖掘姿势,还只是一个起手式。

真正如何用更好的结合形式,来打动二次元粉丝心中沉睡或消逝的戏曲情节,才是未来需要重点突破的角度。

倒是有些厂商,在泛娱乐领域找了一些结合点,很游戏化。

如暑期抖音上线了脸谱贴纸特效,并同步推出的“我变脸比翻书还快”主题挑战,2周后,用户使用“脸谱”发布视频超2百万个,相关视频播放量超过6亿次。

这样的玩法,其实本身就是一种游戏体验,也很体感,还很AR。

且戏曲界也同样看到了这种利好。

在年初,京剧名家姜亦珊就提出:“根据京剧人物的扮相与唱腔不同的特点设计出VR/AR游戏,让沉浸在VR/AR游戏中的青少年为卡通Q版的京剧人物更换衣服和角色。”

王佩瑜亦曾在媒体上表达过类似的观点。

现在的问题集中在,方法论有了,可真正去实践的太少,且实现路径并不明朗。

那么,下回咱们再戏说(细说)。

刊载于《人民邮电报》2018年10月12日《乐游记》专栏210期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