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寒冬 影视产业体系重建迎来最好的时机?

当资本退潮之后,不少从业者都在积极呼吁行业回到以内容为主导的健康体系下。

《天盛长歌》和《延禧攻略》

作者:苏苏

今年,是内容产业变革丛生的一年。在内容方面,好的内容被赋予更多市场信心,视频网站主导的平台购剧模式正在脱离“一次性版权购买”的方式,取而代之是与制作方共担风险共享利益。与此同时,高口碑内容在今年的市场表现却依然呈两级分化,似乎还未做好迎接高品质内容的准备,既有《天盛长歌》的惜败,也有《延禧攻略》的逆袭,有志于做优质内容的制作方们依然喜忧参半。

有人说,这是影视产业走向体系化的秩序和规则重建阶段;也有人说,这是资本热潮褪去之后影视市场正在回归冷静的阵痛;还有人说,这是市场需求至清至明的美好时代,是内容人真正的春天。

资本寒冬,谁先知?

仿佛一夕之间,资本寒冬就成了影视从业者见面必谈的话题,从平台到制作方,再到投资方,似乎都感受到了森森寒意。

不少财经媒体从资本市场捕捉到影视公司今年的疲软表现,譬如今年影视行业IPO一片惨淡,开心麻花、新丽传媒等被寄予厚望的影视公司主动撤材料,目前IPO的排队大军中影视传媒板块仅剩博纳影业;文体娱乐业A股并购金额以及在市场并购总规模的占比均一降到底;整个A股影视化板块市值蒸发严重,除了停牌的万达电影和因115亿并购芒果TV等5家公司实现转型的芒果超媒(“快乐购”)未受市场暴跌影响,其他26家影视化公司股价一片惨淡;几家知名影视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率过高,面临失去控制权的风险,影视公司通过质押股权融资的操作空间大幅减少,等等。

前不久,有媒体披露出今年横店影视城的惨淡现状,比如从今年三四月份开始,影视剧项目开工数量减少,尤其是大投资的电视剧,数量下降明显,而小成本的网剧和网大则并未受到影响。

Vlinkage监测的数据也表明,今年的电视剧和综艺节目与前两年相比播放量均下降明显,备受看好的几部头部内容却未能取得现象级的播放成绩,电视剧和综艺市场今年整体表现不佳。

从资本市场的表现,到影视市场开机项目数量表现,再到今年内容的整体市场表现,似乎都在说明,今年的影视业与前几年热热闹闹的热钱涌动相比,真的降温不少。几年前,资本热潮来袭时,受到冲击的传统影视从业者喜忧参半,惟恐在资本裹挟下丧失创作话语权,如今,资本热潮褪去,从业者同样有的镇定有的慌乱。

水浅了,谁在裸泳?

4年前,IP开发成为潮流,也成为资本进入影视产业的最佳载体,BAT对IP产业开发的加大投入助推下,业内陷入囤积IP和哄抢明星的竞争怪圈。为了开发IP,影视公司纷纷引入外部资金,以业绩对赌的形式持续加大对内容的投入。

一时间,制片人和出品人都在谈IP开发前景可期,对资本市场的青睐喜出望外,对赌协议仿佛成为“灵丹妙药”。但传统编剧、导演却没那么乐观,作为内容创作的实际执行者,他们对IP过度开发挤压原创作品市场空间的趋势感到焦虑,更对资本裹挟创作,拉升演员片酬导致制作成本被压缩而不满。

对于主导项目的制片方和出品方来说,愿意花真金白银的资本方,和影视内容的甲方平台,才是影视内容创作方向的直观影响因素,只要他们愿意,影视制作的规则都能为其重新制定。至于那些忧心忡忡、对IP开发抱有抵触情绪的传统创作者们,要么彻底市场化加入这场资本狂欢带来的内容盛宴,要么被市场淘汰。

三年间,传统创作者们的预言不幸被验证,一大批IP开发作品口碑扑街,被捆绑的流量明星也因被过度消费彻底失去观众缘,粗制滥造的作品甚至让不少观众对国产剧丧失信心,“资本”成为所有一些乱象的“罪魁祸首”。

当IP开发、流量明星、对赌协议成为从业者闻之色变的名词,有了资本加持的内容也因口碑崩塌而市场表现乏力,至此,资本开始撤离这片被玩坏的市场。

在资本热潮涌入之前,影视行业有着自己的规则,尽管也有题材跟风、同质化严重等等现象存在,但产业体系整体仍然井然有序,创作才是内容价值的根本驱动力。如今,当资本退潮之后,不少从业者都在积极呼吁行业回到以内容为主导的健康体系下。

华谊兄弟王中磊曾表示,只有水浅了,才会暴露出问题。现在水浅了,可以更加专注地把资本投给认真做内容,对内容有见解的企业。现在资本冷落了,反而可以专心与优质内容端进行对接。

导演陈嘉上谈到资本寒冬时曾表示,他觉得大部分退场的都是那些“起哄”的资本,利润在哪里就跑到哪里。现在剩下一群真懂内容的人留下来,少了一些对手,可能对行业来说还是更有好处。而且市场都有周期,上升下落,趁下落的时候整合是最好的时机。对于创作人来说,无论寒冬,还是黄金时代,都应该关注创作本身。

就连在网剧和IP开发风生水起时入局,如今已经在网剧生产领域有着绝对话语权的白一骢,也表示不会受到资本退潮的影响,在他看来,“前几年因为影视行业发展过热,很多资本进入,导致这个行业突然变成一个利润很高的行业,大家都在拼命的开机、发行,产量变得很高。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间,更多的是有一些资本主导的内容在创作,变得很市场化。寒冬来了,资本撤了,来这个行业赚钱的人慢慢在离场,剩下的都是创作者,所以对于创作者们来说是挺好的事。寒冬只是对于资本来说是寒冬,对于我们创作人来说是不一样的,而且可能会更好。因为这个寒冬让整个行业变得不那么浮躁,可以静下来好好去看看是不是走太快了,可以调整一下自己的节奏,可以从容地做一些内容。比如好多项目之前特别匆忙就要开机,现在没钱开机了,大家踏踏实实做好了再开,挺好的。”

资本退潮之后,裸泳的人匆匆上岸。但市场就能真正回归内容本身,创作者们就能理所回归到埋头创作的旧时光吗?

新语境下,如何定义“内容为王”?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前不久,CMC资本及华人文化集团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黎瑞刚曾就中国泛文娱领域的现状谈到了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目前市场需求仍然处于持续升级和下沉中,新的消费需求仍然在不断出现,而技术的快速迭代和政策的引导,都在推动着文创内容向前发展。

他同时谈到,急功近利、套现变现的资本游戏,归根结底并不是面向消费者,而是面向资本家。今天的消费者已经不是所谓的“沙发土豆”,尤其是今天年轻一代的文化消费者,眼界、阅历、审美能力,甚至内容创造能力,已经远远超越了曾经“自以为是”的文化创意产业创作者和管理者,任何对受众不尊重、不研究、不融入的创作者,最后都会被淘汰。

也就是说,从整个行业的发展来看,产业依然向着市场化的方向演进,创作者们摆脱了资本的裹挟,面临的是越来越明晰的市场化命题。用互联网语境来说,如今的受众已经不再是“观众”,而是“用户”,内容的创作思维也应该从“提供好内容给观众”变成“打造满足受众娱乐需求的优质内容产品”。

今年,大制作、强内容、高品质,豆瓣评分甚至高达8分的《天盛长歌》,市场表现不如同样强制作、高品质,投资更小却内容更具爽感的《延禧攻略》。说明当下的影视剧市场,只有兼顾品质和受众口味的内容,才是最受市场欢迎的内容。

这也意味着,当行业人积极思考如何在资本退潮后进行行业整合,建立起科学有序的产业体系时,“内容为王”也应该纳入新的市场化指标,对于创作者来说,不仅要埋头创作,更要抬头看看市场和受众。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