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上一次去公共的澡堂子是什么时候?对于许多80、90后来说,这已经是一个遥远的概念,不用说更年轻的一代了。但在日本,“钱汤”这种形式的公共浴室依然很流行。德国摄影师 Julia Baier花了数星期时间,用镜头记录下钱汤里鲜活的细节。这些照片被集结成册,收录在“Sento — the Japanese Bathhouse”中。
图片出自“Sento – the Japanese Bathhouse”
钱汤最早出现于平安时代末期的京都,是当时的寺院为方便僧侣们洗澡所设,也免费接待外来民众。这种“施浴”还带有宗教净身的意思。在奈良东大寺和法华寺,现在仍然能看到大汤屋和浴室等遗迹。
进入镰仓时代,钱汤成为冬季防寒的一种手段。由幕府和寺庙开设的澡堂被人们称为“功德风吕”,定期向平民开放。从这一时期开始,入浴在贵族中间成为一股新的风尚,泡过澡后喝茶、品酒被人们当作享受。
江户时期,寺院主导的公益事业中断后出现了收费的公共浴池,也就是“钱汤”。有记录的钱汤最早出现在1591年。这时候的钱汤不仅是维持公共卫生的场所,更起到平民交流和娱乐场所的作用,就像今天的一些大型温泉洗浴设施一样。
图片来自Wikipedia
“丹前风吕”是当时最有名的钱汤。这里甚至出现了人气颇高的“汤女”,下午四点前为顾客端茶递水和搓背,四点后摇身一变,提供风俗服务。这里盛极一时,甚至曾一度有超过著名花街“吉原游廓”之势,而聚集在这一带的男子也有了“丹前风”这个专门的称呼,不少歌舞伎从这里取材。一直到1703年发生元禄地震后,汤女风吕才渐渐销声匿迹。
图片来自Wikipedia
古时的钱汤曾容许男女混浴,后来江户幕府下令禁止,但未能悉数封禁。现代社会的男女混浴已经成为一种社交活动,虽然不穿衣服,入温泉池时却要围着浴巾,在入水之前不能去除。男女混浴多在风景秀丽的室外,可以远眺周围的湖光山色,而池中身材姣好的女子此时也往往视男性的目光为艺术化的欣赏,是日本的一种传统。
钱汤的入口处一般有日式暖帘,常为蓝色设计并用汉字写着“汤”。进门后分别通往男女更衣室。
钱汤有基本的使用程序和礼仪。例如,进入浴室后有一排淋浴区,泡汤前应该洗净身体。
汤池里的水通常有两种:温泉水或加了温泉粉的自来水。因为日本人相信水中的矿物质对肌肤有益,通常不会把水完全擦干。
更多Julia Baier的作品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