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热”消散于《苏丹》? 去阿米尔·汗后的印度电影何去何从

从目前印度电影在内地市场表现情况以及印度本土“造血”模式来看,在华“印度热”还是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至暗时刻”。

如果将印度电影在内地市场的表现看成是“抛物线”,那么印度影星“阿米尔·汗”主演的《摔跤吧!爸爸》无疑是这条曲线中的顶点,它的左边俨然代表着昔日印度电影在内地市场的惨淡无光,右边则代表着近年来不断消散的“印度热”。所谓“花开花落终有时”,“印度热”的光环消散,或将从《苏丹》说起。

《苏丹》是今年在内地市场上映的第六部印度电影,这部从首日上映就表现不佳的“低配版”《摔跤吧!爸爸》(以下简称《摔爸》),终于将印度电影在内地市场的“虚火”假象,揭露于众:首播当天,该片撞档好莱坞大片《碟中谍6》,646万的票房成绩一扫“印度热”留下的光环印记;随后的十余天里,在黑马片《快把我哥带走》强势逆袭下,《苏丹》始终不愠不火。直至14日,在《反贪风暴3》等几部新片的热映下,该片终于宣告了“死亡”—— 排片率低至0.1%。截止当前,该片上映19天票房为3583万,与猫眼预测的最终票房3635万,不相上下。

事实上,当前大部分观众还是会将《苏丹》的失败,看似为一次“偶然”情况。在《摔跤吧!爸爸》创下近13亿的票房成绩后,业内人士曾将今年预定为“印度片热潮年”,今年年初《神秘巨星》更是以首部票房分账印度片进入公众视野。但从目前印度电影在内地市场表现情况以及印度本土“造血”模式来看,在华“印度热”还是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至暗时刻”。

《苏丹》票房兵败暑期档,一场“命中注定”的失败案例

上映之前,我们无法想象正是这样一部“无任何光环”的印度电影,勇闯国产保护月——暑期档。究其原因,一方面或许是“前辈们”创下的过多票房战绩给予其无形的“鞭策”压力;另一方面,或许是想蹭一蹭暑期档票房“高潮”的红利。但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苏丹》都失败了。

回顾《苏丹》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除去同档期撞上的好莱坞大片《碟中谍6》带来的市场差异化竞争压力外,主观因素基本都出于自身原因。首先,从题材类型来看。尽管《苏丹》有着“低配版”《摔爸》之称,但其核心本质更像是一部“披着体育精神的玛丽苏爱情片”,从印度本土以及内地市场口碑反馈来看,该片相较于以往引进的印度电影,口碑平平——既缺乏与我国国情相呼应的现实层面,又在爱情片大潮中显得并无太大新意。

其次,从影片主要阵容来看。主演萨尔曼·汗与阿米尔·汗、萨努克·汗并列印度“三大汗”地位,但其国内市场地位远不及阿米尔·汗。即便是年初同为其主演的《小萝莉》,在内地市场拿下近3亿票房,但该片在上映期间,片方宣传点全部落在“印度神片”的相关口碑层面,并且未为了顺利拿下内地市场,片方还曾在《小萝莉》上映期间率先“营销”阿米尔·汗——放映由阿尔米·汗出镜的推荐视频。由此可见,阿米尔·汗在国人心目中的市场地位。

最后,从市场新鲜度角度来看。《苏丹》是截止当前(9月18日),已经在华上映的第六部印度电影。这个数字,放在好莱坞大片行列中,并不为奇。但若翻看过往印度电影在华记录,不难发现,9个月6部印度电影,已然是“史无前例”,即便是去年的《摔跤吧!爸爸》在华大热,也仅是唯一一部内地上映的印度电影。

相似的题材、无任何看点的阵容,且为2016年印度老片。《苏丹》的票房败北,似乎早已命中注定。

从《摔跤吧!爸爸》到《苏丹》:“爆款兵”背后的至暗时刻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印度电影在华的情况,或将从《摔爸》说起。

作为票房分水岭的“顶点”,众人皆知,《摔爸》大火之前,国人对印度电影的印象还只停留在“篇幅冗长、载歌载舞”的刻板印象。基于印度的国家文化与审美需求,这样的表达形式在印度市场被观众买单;但运输至国内,“水土不服”是引进片的众生相,在早期印度影片上则更为明显,以至于国内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印度电影在内地市场上映。

《摔爸》的出现可谓打开了印度电影在内地市场的国门,女性、家庭、教育等影片中传递出来的“现实”精神,也成为了此后国内引进方在选择印度电影的“刚需”:《神秘巨星》主打励志喜剧、《小萝莉》主打温情信仰、《起跑线》主打教育和阶级制度、《厕所英雄》主打印度女权、《苏丹》则主打励志温情。这当中有且仅有一部影片题材较为特殊,即《苏丹》未上映之前今年票房最低的《巴霍巴利王2》,由于其题材类型为“古印度神话史诗”,两国文化的巨大差异是促使其票房不佳的最大原因,其余影片题材皆可归纳至“现实主义”行列。

也就是说,迄今为止,在内地市场大火的印度电影有且仅有一种类型——现实题材。而出于两国国情的部分相似,以及近年来广电总局不断号召的政策响应,这类题材也是极易在内地市场引起共鸣的印度电影。而抛去“情感共鸣”光环,印度电影在内地市场的大火,或许可以归结为一场“虚假”的繁荣:《神秘巨星》票房7.47亿、《小萝莉》票房2.86亿、《起跑线》票房2.1亿、《巴霍巴利王2》7800万、《厕所英雄》9460万,到了《苏丹》票房仅有3500万左右。

究其原因,一方面或许可以归结为国人对同类型题材的审美疲劳,促使其对“众生相”看不上眼;另一方面,或许问题就出在长期处于“量多质低”的印度本土情况。据悉,印度虽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制作大国,年产量更是达到每年1000部以上,但在不断的造血成本“亏空”境况下,大量烂片产出早已不然为然。只是被引进内地市场的电影多为口碑佳作,但在长期“题材同质化”、“资本亏空”的局面下,印度制片厂生产的电影也很难长期给予内地市场充足养分,从而造成了“爆款兵”来临后的至暗时刻。

引进方卓然影业曾在去年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对当前情况就已有预料,他表示“印度批片在内地市场的走红只是个体现象,并不具备普遍意义”。而现在,印度电影在内地市场的表现,正在如其所言,甚至出现“下滑”趋势。

“合拍模式”会成为印度电影在华的下一站吗?

印度电影会在内地市场逐渐“消散”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从当前的印度电影在内地市场的活跃形式来看,情况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国内市场以相对较低的价格购买上映时期严重“滞后”的印度老片;另一种则是以合拍片的身份,从影视链上游真正介入印度电影市场。很显然,前者是当前印度电影进入内地市场的主力军。

随着批片价格在内地市场的水涨船高,过往仅以几十万一部的捆绑价格授权给国内市场的印度电影,在去年《摔爸》的引进过程中,成本已翻至几十倍(《摔爸》引进价格为500万)。到了今年,年初的《神秘巨星》,率先打开印度电影在内地市场分账模式的同时,也将版权价格再次翻倍,增长为2000万一部。至此,印度电影在内地市场,正式告别“低价”版权时代。

那么,在成本不断上涨、市场热度却逐渐下滑的境况下,印度电影又将如何在内地市场生存。或许,“合拍模式”不失为一种好方案。

时间拉回至2015年,中印文化友好交流的政策背景下,两国影视交流作品也曾迎来首轮热潮。王宝强自演自导的《大闹天竺》、黄晓明主演的《大唐玄奘》以及成龙主演的《功夫瑜伽》三部影片,虽在口碑层面上有所争议,但《功夫瑜伽》在去年春节档拿下的17.53亿票房成绩还算亮眼;不过,中方资本真正介入印度电影的还是在《神秘巨星》影片当中,当时该片是以“分账片”形式引入国内,内地公司创世星影业、天津孔雀山影业,也因此成为了较早一家参与印度电影出品、制作的内地影视公司,并参与该影片票房分账。

尽管这两次“中印合作”都并不十分圆满,但其背后凸显的潜在问题却十分值得探究。一来是合拍片中老生常谈的“倾斜”问题,即如何把控中印两国不完全相同的文化市场,以及在制作过程中更倾向于哪国国情;二来则是在资本“输出”层面上,中方的加入到底介于何种程度?是只输出资金,还是资金+技术+创作同时输出呢?情况不得而知。

不过,已知的是,当中印两国决定开启“合拍模式”之时,起码在电影题材、输入内地时间,以及内地市场对印度明星“认脸”的生硬情况,将得到可观改善。而随着好莱坞大片在内地市场的不断“翻车”,有着中国资本加入的印度电影,或许可以在市场上赢得更大的生存空间。而这一切,或将从《苏丹》的票房惨败说起。 

END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