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盛:宏观政策没有调整必要 关键是做好四件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陈昌盛表示,中国现在的宏观政策方向是对的,从潜在增长看不到过分宽松的必要。关键是要做到方向对、协调好、设置过渡期和留有空间这四件事。

图片来源: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陈昌盛9月16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发言时说,中国现在的宏观政策方向是对的,从潜在增长看不到过分宽松的必要。关键是要做到方向对、协调好、设置过渡期和留有空间这四件事。

陈昌盛说,从花钱效率和国际形势来看,中国确实有减税空间和动力。方向没问题,关键是执行。

他指出,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主要的发达经济体都经历了一场市场主导的去杠杆过程。但中国没有,我们的金融部门积累了很多杠杆问题。从财政角度看,全球竞争性减税,中国也应该是宽松的财政政策。但到底是增发债券,还是减税?取决于效率和速度。

“从基础设施的效率看,政府花钱的效率很难说比企业高。”陈昌盛说,另外,在美国特朗普减税之前,十二大经济体中中国的所得税排名第六,实际征税率排名第八,但是特朗普减税之后,以及法国、英国跟随减税,三年内实行,我们的税率在全球就会偏高,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我们也有减税的空间。

第二个关键词是协调。陈昌盛说:“中国目前政策有五道‘金牌’:去杠杆、严监管、控债务、控房价、强环保。每一项都是一项金牌,大家知道经济学上有个合成谬误,每个部门都认为自己是对的,但这五个力量加到一起什么样?所以需要协调。”

第三个关键词是过渡。“很多时候政府想做正确的事,但要选择什么时机,什么节奏。”陈昌盛说,比如社保费用交由财税征管,“本来是对的,但原来不合规的企业就面临很大负担。是不是考虑设立过渡期的问题,如果不考虑设置过渡期又会产生新一轮的,明年初又会产生很大的冲击。”

第四个关键词是宏观政策要留有空间。陈昌盛指出,现在对中美贸易的讨论很多,很多观点认为短期影响不明显,对中国经济冲击不大,但明年呢?下一步就业和供应链会受到什么样的冲击?这些都需要评估。

他又说:“美国经济现在高歌猛进,一枝独秀,但明年呢?别忘了1998年,当亚洲出现危机时,美国经济也是一枝独秀,跟现在很像。当时(新兴市场国家)有汇率危机,现在的情形,也是美国在紧缩,(新兴市场国家)汇率在波动,下一步就是债市了,那么会怎么样?”

以下是陈昌盛发言全文

陈昌盛:从题目看出来,因为设计题目肯定动了脑筋,实际反映了社会的情绪,宏观政策是不是应该调整,或者宏观政策应该更明确干什么。我想用一个更宽广的视野,分享四个关键词:

第一,方向。现在宏观政策方向对吗?调不调政策首先看宏观上潜在增长率是在以上或者以下,我们国家现在是6.7左右的增长,数据上看并没有严重低于潜在增长速度。所以从潜在增长来说并没有谈到应该宽松的程度。第二从我们目前公布的前八个月数据来看,各项数据很好,就业很好、利润很好,所以也不支持你调整政策。第三从危机以来,你看看主要发达经济体,他们都经历了一场市场主导的去杠杆过程,而中国一直没有发生这个事情,而且我们金融部门在快速的加杠杆,积累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中国要解决,现在问题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了,所以货币政策坚持稳定的方向,从方向上我说没有问题的,但是后面要说协调的问题。

从财政角度看,全球都是减税的过程,而且从我们结构性调整来说也应该是宽松的财政政策,但是这个宽松是增发债用政府花钱还是减税的方式用企业花钱,取决于效率和速度。从我们目前我们国家基础设施效率来看,现在政府花钱的效率很难说比企业高。另外从特朗普减税,减税之前,十二大经济体中中国的所得税排名第六,实际征税率排名第八,但是如果美国特朗普减税之后,以及法国、英国跟随减税,三年内实行,我们的税率在全球就会偏高,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我们也有减税的空间。从花钱的效率和整个国际形势来看,确实有减税的空间和动向。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确定的宏观政策的方向我们认为没有问题,但是关键在于执行。

第二,协调。如果大家到地方去跑一跑,地方企业或者地方政府说中国目前政策有五道金牌,去杠杆、严监管、控债务、控房价、强环保,大家知道经济学上最著名的是合成谬误,每个部门都认为自己做的都是对的,但是五个力量加在一起是什么力量,所以我们强调要协调,确实看到了地方债务前所未有得到了控制,但是我们看到了不愿意看到的情况,看到了环保前所未有的巡视方式,又看到了很多地方执法过程中违背了企业的精神,年初刚批的,年末又说不合格又停产,这些要协调。包括存量债务处置中,税收政策和金融政策怎么配合,比如存量债务中的税务处理问题等等,还有政策空间。还有内外政策,日本的教训就是在跟美国打贸易战时内外政策协调不好。

第三,过渡期。好的事儿,正确的方向,政府想干正确的事儿,我们选择什么样的时间、什么样的时机、什么样的节奏,很多时候好心办了坏事,或者太急了,所以给社会不停的传递,大企业、小企业听到的宏观消息不一样,这就取决于我们怎么设计好过渡期。比如资管新规,比如今天讨论很热烈的社会保障交由财税部门监管,本来方向是对的,但是按这种方向做的话就会有很多原来不规范的企业面临大量负担,是不是考虑设立过渡期的问题,如果不考虑设置过渡期又会产生新一轮的,明年初又会产生很大的冲击。比如上一轮的债务置换已经结束了,现在正在严控地方政府债务,是不是可以考虑启动第二轮债务置换或者其他措施,要有过渡期和政策配合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第四,宏观政策仍要留有空间。怎么说呢?大家看到,其实今年大家对中美贸易讨论的很多,但是大家都知道短期影响不明显,对我们整个宏观经济冲击不大,但是明年呢?直接影响不明显,但是对供应链呢?下一步的影响,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一个很好的朋友在广州,企业一千人,生产美国的一个玩具,今年美国人跟他说了,25%,如果2000亿征了25%我来承担,因为美国订单全部出去了,但是明年不行了,明年你们至少负担多点。所以这个企业选择什么?把20-30%生产留在国内,其他转移到越南,净减少800个工人。下一步我们对就业和对供应链的冲击是什么?我们要评估。

还有美国高歌猛进,一枝独秀,经济很好,但是很多人都在怀疑,请问一下,明年美国的经济会怎么样?大家别忘了1998年,当亚洲出现危机的时候美国说根本不用担心,美国经济一枝独秀,跟现在很像,那时候有很多汇率危机,最后俄罗斯、中国、日本都出问题了,整个美国也完了,现在的情形也是美国在紧缩,也是汇率在波动,下一步就是债市了。那么会怎么样?现在还缺一个很大的中介,有人说这个中介有可能是欧洲、中国,所以明年的政策波动,包括对美国自身的变化都要留有余地。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的政策方向是对的,但是协调不够,我们设计和制作政策时跟改革过渡期的配合不够,我们政策之所以还敢说自己有一定的子弹,是也要为我们不时之需留有空间,明年一定比今年挑战更大。

谢谢!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