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沪京展览推荐】人类才有欲望,机器不会孤单

建筑的现代性,女性艺术,东京和北京,美国与德国摄影,萌萌达日本艺术家,机器人时代的艺术作品……

【上海】

觉醒的现代性: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师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时间:8月18日-10月14日

门票:免费

1924届宾大建筑学会会员合影。第三排左六:杨廷宝;左四:路易·康

梁思成与林徽因这对中国现代建筑领域的神仙眷侣的故事一直是世人传颂的佳话,他们共同的母校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据统计,20世纪初,大约有50多名年轻的中国学子通过各种方式前往美国接受建筑教育并在归国后作出了卓越贡献,其中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毕业生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建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次展览,可以说是对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校史资料馆的一次深度发掘,从中我们可以探知那一代建筑师成长、探索和发展的足迹,以及他们如何影响了20世纪中国建筑的面貌。

我们在同一张照片上看到了美国建筑哲人路易斯·康和中国建筑大师杨廷宝的年轻面庞。同样出生于1901年的二人曾经是同学,也曾在同一个工作室并肩合作。毕业之后,他们面对全然不同的环境,从各自的角度出发,诠释建筑与现代性的命题。康先后在耶鲁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教,他的设计风格受到古代遗迹影响,倾向于宏伟庞大。杨廷宝则是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的奠基者;他也主持了北京城楼、天坛、国子监等中国古代建筑的修缮工作;此外,他还主持或参与了一系列重要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包括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北京和平宾馆、王府井百货大楼等。

其余20多位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师也拥有类似的经历:他们成为了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建筑学院的早期开创者;他们利用科学理念对于中国建筑的历史进行重新审视与研究——童寯对于中国园林进行了理论性梳理、林徽因和梁思成则发现并记录了大量重要的中国建筑遗构、梁思成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中国建筑史》的写作;他们归国后纷纷开设或加入建筑事务所,参与设计了民国时期一系列极具时代风格的建筑作品,也在建国以后持续担任各大建筑项目的中坚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外国建筑设计机构林立的上海,中国第一批现代建筑师也在新的城市发展格局当中寻求自己的执业路径,探索民族形式与现代风格并重的设计方法,为上海这座“摩登”之城增添了现代性的光彩。

展览现场,我们看到完整的最早一批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建筑师名单,但也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辉煌的建筑生涯。除了部分毕业者不幸早逝以外,一位名叫孙熙明的女学生的生平特别引人注意,它只有短短七行:一行出生,三行求学经历,第五行记录了她与丈夫一起参与设计竞赛并获奖,第六行写明她于家中相夫教子,第七行是58年后她去世的信息。这或许代表了一名女性建筑师的典型境遇。

事实上,这样的情况在今日建筑领域依然没有多大改变,虽然建筑系的女学生并没有明显数量上的劣势,但是真正著名的建筑师中,女性依然寥寥无几。

她:妮基·圣法勒和沈远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时间:8月18日-10月14日

门票:60元

展览现场两位艺术家的作品交错在一起,前景为妮基·圣法勒作品,背景为沈远作品

两位艺术家皆为女性,通过本次展览,她们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联系、纠缠在一起,完成了一次跨越时空的“中西对话”,某种程度上,也为象征男权的“电厂”注入了超越性别的能量。

出生于法国的妮基·圣法勒原本是个模特,上世纪60年代,她以局外人姿态现身艺术界。她向隐匿在石膏装置中的颜料射击,创造了著名的“射击绘画”,一跃成为欧洲“新现实主义”的核心人物。她最具标志性的是“娜娜”系列,形象丰腴而自由烂漫的女性形象,仿佛是对于过去模特生涯的一种反讽,也因其明丽色彩和奔放姿态,成为流行于全球的形象——其中又时刻流露出对于性别、语言、身份、种族等问题的反思。

1959年出生的沈远是最早获得国际声誉的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之一。1990年代初期,她移居法国,环境的变化与文化的断裂激发了她对身份与语言问题的思考。与圣法勒相比,沈远的作品显得沉稳许多,她使用日常物件进行装置创作,作品中反复出现的编织、刺绣、头发、鞋子等素材,既映射着朴质的女性经验,也指向复杂的女性话语。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龚彦,某种程度上来说,在当代艺术的平台上,促成性别的联结与中西的对话,也是博物馆一直致力的目标。展览标题是“HON”(瑞典语中的主格“她”),这原本是妮基·圣法勒1966年的同名作品——在女性卧姿造型的巨型空间装置内部设有自动贩卖机、影院、画廊、酒吧等设施,兼具生产、娱乐、教育、社交等多种功能。很可惜,因为种种原因,这件作品没能出现在展览现场,观众只能在想象中补足这场性别与艺术的盛宴。

凝视时光:美国《生活》杂志摄影精选展

地点:宝库艺术中心(银城中路501号上海中心大厦37F)

时间:9月1日-9月25日

门票:60元

“只要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希望。”这是美国《生活》杂志创刊的基本理念。创办人亨利·卢斯曾经提到他对《生活》的愿景,他希望大众去看生活,去看世界;去看不同寻常的事物——机器、军队、群众、以及丛林和月球上的阴影;去看人类的杰作——绘画、建筑和新发现;去看被男人爱着的女人还有孩子;去看并享受看的愉悦、感动和启发。

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20世纪是图片的时代。而诞生于1936年的《生活》恰逢其时,它是美国历史最为悠久且最负盛名的图片杂志,曾缔造过发行量高达1300万份的出版神话。本次展览挑选出部分杂志历史上的经典影像,它们本身也构成了20世纪的时代印记。

展览共分为五大板块,展出上世纪中叶刊登在杂志上的50幅摄影作品,聚焦四位伟大摄影师——阿尔弗雷德·艾森斯塔特,安德烈亚斯·费宁格,琼恩·米利,尼娜·利恩——和“往事”板块的经典之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之吻》、费宁格的摄影《面具》、在家中阅读的玛丽莲·梦露、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透过历史人物、生命百态和写实记录,展现时代巨轮下的相异人生。

微型现场:田中达也的脑洞情报站

地点:八号桥艺术空间·1908粮仓

时间:7月18日-10月7日

门票:88元

把西兰花竖起来摆在一起,是否有点像是一片森林?把长棍面包切开,是否会有点像是行驶的列车?那么把杯子倒扣在两边怎么样?是否像是列车驶过城市的高楼?当艺术家脑洞大开的时候,原本普通的事物看起来可能会有点不一样。

日本艺术家田中达也,在Instagram上面已经拥有超过100万粉丝。他用微型玩偶搭配日用品构建场景,并通过微距摄影的方式呈现“迷你世界”。他从2011年开始在“MINIATURE CALENDER”和社交媒体上不停歇的更新,至今已经积累了2500多幅脑洞大开的作品。

本次展览是他首次在中国大陆办展,十大展区,覆盖自然、冒险、家庭、旅行等主题,总共超过100组作品,并且设有互动区和衍生品售卖区。

机器不孤单:机器三部曲

地点: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莫干山路50号)

时间:7月21日-10月21日

门票:20元(周三免费)

我们已经习惯了和机器共处,机器也重新定义了我们的生活:有了深蓝和阿法狗的参谋,人类再也不会在棋局里出昏招;智能手机延伸了人类的感官,让我们成为顺风耳、千里眼;甚至,只需要一块电子屏,我们就可以享受美食美景,在不同维度上体验世界。

人类可以通过机器得到各种满足,但在夜深人静的夜里,依然有人会打开手机,低声说出:Siri,我很孤单。在文艺作品中,在生活里,我们期待着人工智能的诞生,不过,目前为止,机器并未如同人类那样,拥有自身的欲望和期待。机器不孤单。机器是一种非人的存在,却已经成为人类必不可少的义肢,甚至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思维方式。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也开始关注机器给人类带来的,这些微妙的、巨大的、神奇的、潜移默化的变化,并以此作为创作的契机和动力。例如展览现场一件名为《W》的作品,利用声音、影像的配合,在大脑中形成情感,让人联想到海浪——这种对于人脑的欺骗机制事实上在历史上每一次媒介更新时曾经一再得逞——这也意味着,人脑也随着外界接入环境的变化而经历着不断的升级换代。

【北京】

加藤泉

时间:8月25日-10月14日

地点: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红砖美术馆

门票:100元

加藤泉作品《无题》

红砖美术馆最近迎来了日本艺术家加藤泉的同名个展。加藤泉1969年出生于日本岛根县,1992年毕业于武藏野美术大学油画系。毕业后组建过乐队,也在工地打过工,30岁重新进行艺术创作,并开始探索除绘画以外的创作形式。此次个展展出了加藤泉在过去十年中创作的50余件作品,也包括他专门为此次个展全新定制的织物系列《无题》以及在红砖美术馆园林区中的驻地创作。加藤泉通过绘画、拼贴、雕塑和纺织等形式,融合樟木、丙烯、软塑胶、不锈钢、石头、纺织物、聚氨酯泡沫等多种材料进行创作。而他的作品,基本可视为对同一个母本形象变奏曲般的创作。椭圆形的巨大头颅上有两只间距颇宽的眼睛,宽阔如河流般的鼻子在极简的面部由上至下流淌,连通到如洞穴般的嘴巴。而人物的身体则呈现一种极简的形态,通过乳房和生殖器等特征可以辨别男女。

在红砖美术馆馆长、也是此次展览的策展人闫士杰眼中,加藤泉是一位才华出众、但尚未走入主流大众视野的日本艺术家。闫士杰回忆起第一次看到加藤泉作品时的感受,“从绘画体系上,他的作品并非西方绘画演变逻辑的结果,而是很东方的,有非常日本化的萌的状态。但同时,当艺术进化到当下时代的材料和语言的时候,他始终保持了内在的纯粹以及和人的距离感。他的内心真的有对他的文化背景的积淀,有对江河、大海、山脉的气息的传达,可这种传达又未被现代都市文明切断或者不容。”

加藤泉话不多,也不喜欢解释自己的作品,他的所有作品都叫《无题》。

安得利亚斯·穆埃——摄影

时间:9月12日-10月21日

地点: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红砖美术馆

门票:100元

《幽灵森林》“新浪漫”系列 2015年

与加藤泉同时进行的还有德国摄影师安得利亚斯·穆埃的摄影展。安得利亚斯·穆埃1979年生于德国卡尔·马克思城,接受过胶片冲洗的技术训练,是一名自由摄影师。在去年北京民生美术馆的德国摄影群展中也不乏安得利亚斯的作品,但此次红砖的展览将集中展出他于过去15年创作的60余件经典作品,其中也包括2018年的部分新作。安得利亚斯从文化身份、政治历史和当下德国的社会现实出发,用影像透视德国20世纪的独特历史——东西德分治产生的影响以及重新统一的过程。安得利亚斯使用大画幅胶片相机进行创作,他的作品沿用戏剧的美学特征,擅长“用光来雕塑作品”。

他对于纳粹有一种持续的关注。在安得利亚斯10岁时,柏林墙倒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安得利亚斯见证了德国的历史。2004年他开始研究纳粹时期的德国,也尝试用影像的方式回溯那段历史记忆。他曾在吕根岛上以纳粹规划的庞大旅游设施而闻名的普洛拉度假村拍摄时尚照片。几年后他在1936年奥运村的游泳池拍摄了照片,这两个地方均为前东德的军事禁区。他也曾研究了希特勒的私人摄影师在萨尔斯堡拍摄的数千张照片,从中提取关于权力和奴性的纳粹军官姿态,并以其为线索,拍摄风景中或者聚光灯下穿军装或者裸体的纳粹军官、传统编发女性以及物品等。

后生命·第二届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

时间:9月5日-9月24日

地点: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门票:免费

《神经风景》

第二届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在本月如约而至,今年,展览将以“后生命”为主题,探讨在生物基因、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科技飞速发展的影响下,在后人类理论日渐红火的当下,“生命”这一古老的概念有何拓展和延伸。展览主体共分为三部分,“数据生命”、“机械生命”和“合成生命”,聚焦算法中的虚拟生命、机械架构里的仿生生命以及介于生命定义模糊边界的合成生命。作品类型涵盖了动态影像、互动装置、沉浸式艺术、生物艺术、机械装置、声音视觉、网络艺术、声音艺术和混合媒介等等。除了最重磅的主题展览之外,此次双年展还包括实验空间、超链接展、试听演出、主题论坛、工作坊等其他模块。实验空间邀请了包括MIT Media Lab在内的多家代表性国内外实验室参与,集中呈现实验室的理念、实践、方法和研究成果。

都市·生活:18世纪的东京和北京

时间:8月14日-10月7日 (周二到周日 9:00-17:00)

地点:北京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16号首都博物馆

门票:免费

分染麻质水边风景鹤纹单衣(江户城镇女性所穿和服)  东京都江户东京博物馆藏

十八世纪的北京和东京是什么样的呢?首都博物馆正在进行的“都市·生活”展览将带我们一探究竟。展览从城市营造、城市生活、城市艺蕴三个方面呈现了18世纪中国和日本的首都——北京和东京的城市风貌和市民生活。此次展览展出东京都江户东京博物馆和北京首都博物馆共181件(套)精品文物,通过这些文物,观众可以领略幕府时期繁花似锦的江户(东京旧称)和清前期盛极一时的北京。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展览展出了都江户东京博物馆的馆藏,珍贵的分染麻质水边风景鹤纹单衣,这是江户城镇女性所穿的和服,用色多样,采取的是友禅染的技法,一般为市民阶层的女性穿戴,与出身武士门第的女性所穿的衣物相比,保存下来的非常少。友禅染是日本江户时期发展并流行起来的一种极具代表性的染色技法,它的特别之处在于染色时使用特制的浆糊沿着图案的轮廓线进行精心细致的描绘,防止相邻的颜色互相混杂。在此次展览中,观众可以近距离观看这一精致的染色法制成的衣物。

元图像

时间:9月9日-12月30日 (周二至周日10:00-17:00)

地点:朝阳区金蝉西路OCAT研究中心

“想象的美术馆”展览现场

在“元图像”这一展览中,我们将看到四种图像呈现方式:第一种是著名艺术史家阿比·瓦尔堡在《记忆女神图集》中开创的的图像和文本阵列并置的“图集墙”,这种方式在犯罪学中呈现证据时也经常见到。第二种是安德烈·马尔罗在“想象的美术馆”中开创的方法,即悬置、悬挂的图像展示方式,用以表现作为经验数据云的图像持续变化、脱离实体的特点。第三是随机散落在地板上的图像,显示出图像的物质性,同时通过观众重新排列图片的尝试体现其能动性。第四则是交互式的屏幕展示,观众可以浏览图像云,放大或聚焦于特定图例,或横向移动以追踪图像之间的连接。

以上便是OCAT研究中心呈现的2018年度展览“元图像”,此次展览由芝加哥大学的W.J.T.米切尔教授策展,以图像为路径,探讨了视觉图像自我反思的方式,以及图像如何反思观看这一行为本身。此次展览的内容由多组图像和文本构成,对于理解哲学、艺术史、媒介理论领域的图像至关重要。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