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也曾遇到恶性事件,其安保措施有哪些可以借鉴?

滴滴确实需要改进自己的安全管理和处置能力。

8月24日,浙江乐清市一名女性乘客乘坐滴滴顺风车,不幸被司机强奸后杀害,而滴滴在事件发生后的处置却显得迟缓。

据媒体披露和警方通报,受害者在车上发信息向朋友求救,朋友联系滴滴客服后,滴滴在近两小时后方才表示联系上司机,而司机谎称乘客并未上车。公安接到报警后,滴滴也没有立刻告知涉事司机和车辆的信息,而是先要求警方提供介绍信等手续。另外,涉事司机在几日前被女性乘客投诉,但未得到任何处理。

滴滴方面今日回应,称将在27日零时起在全国范围下线顺风车业务,整改客服体系,同时承认其“安全管理和处置能力”面对巨大挑战,“特别在潜在风险识别、流程制度设计、快速响应等方面亟待改善”。

一位自称是原滴滴客服的网友在网上爆料称,滴滴相比Uber在安全处理上存在很大不同,譬如Uber在司机第一次被投诉后会封账号7天,如果乘客家人来询问司机信息,不需要警察介入,只能说出乘客的身份证之类证明家属身份,即可登录乘客账户查看司机信息,而滴滴则需要警方介绍信、立案通知书、两个警官的警号,延缓了反应时间。

在经历了一系列司机攻击甚至强奸乘客事件后,Uber在今年5月推行了新的安保举措,在紧急情况下帮助乘客直接联系警方。

NBC调查记者Jeff Rossen做了个实验,他乘坐车辆外出,在途中停下,按下Uber上的警徽标志,选择最下方的“联系911”选项,页面出现醒目的红色长条按钮,选择呼出电话,就直接打给了911。

Uber会展示乘客所在位置、车辆信息,让乘客在报警时第一时间告知警方自己的位置,而在其中6个城市,Uber将在乘客选择呼叫911时,直接将乘客个人信息、乘客地理位置、车辆信息发动给911,即便在乘客不方便说话的时候也能迅速定位。

网约车,如果没有安全防范,或许降低了社会人员通过司机身份进行犯罪的成本,但如果防范妥当,相比传统的打车、乘车方式(包括无人监管的“黑车”私人接客生意),反而能为乘客紧急情况的处理提供技术手段帮助,增加乘客遇险时获救的几率。

Uber就发现,有的司机伪装自己是某个Uber订单司机,接上乘客后居心不良,假司机攻击乘客的事件时有发生。有的司机还会在前窗贴上Uber的贴花,让自己看上去更正规。一个帮助受伤网约车乘客维权的律师团队,在Uber Car Accident Law网站发布了一些Uber安全提醒,建议乘客通过以下手段做好安全防范:

乘客可以首先核对Uber上提供的司机照片、车型、车牌号等信息;在上车前,打开后坐车门,先不要坐进去,问问司机,他要接的人是谁。

虽然出现交通事故的概率要大于司机做出违法行为的概率,但通过了背景审查的司机,仍可能作出犯罪行为。警方建议,乘客上车前,从车后照一张照片,发给你的紧急联系人,如果有事发生,可以作为证据。Uber和Lyft都有功能允许乘客分享行程进展给亲友,这可以让你的亲友随时知道你的出行轨迹,一旦出现异常,他们将方便告知警方。

另外,Uber官网的安全建议还指出,在确认上了正确的车辆后,乘客最好坐在后座,以便在遇险时逃脱;分享行程信息给你的亲友;与司机交谈时,注意保护你的个人隐私,不要随意告知自己的手机号等信息;如遇危险情况马上呼叫911。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