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传统企业如何拥抱区块链通证经济

区块链的未来,或许是人人成为”自银行”?

盒饭君引读

分布式记账、加密算法、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关键词,成为不少人介绍区块链时的常用词汇。

但再进一步问题一句就说不出个所以然了。比如什么是分布式记账?如何加密的算法?怎么去中心化?不可篡改什么?

这种概念套概念的解读下,往往会出现两种极端——神化或妖魔化。区块链目前的状况也是如此。

本周,盒饭财经(ID:daxiongfan)特策划了“区块链周”活动,从政策、技术、金融、风控、大数据、通证经济等多个维度请来行业内大咖,轮番进行深度讲解。今天便是赵大伟老师的《传统企业如何拥抱区块链通证经济》。

主讲/赵大伟 整编/盒饭君

来源/盒饭财经(ID:daxiongfan)

各位读书会的伙伴,大家下午好。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当下比较热门的这个话题——区块链。具体讲的角度是区块链通证经济的本质与落地路径。

所谓的“币改”,就是推动一批非区块链互联网公司、传统大型实体企业,进行通证经济改造。那么通证经济到底有什么魅力,为什么这么多的企业要去拥抱?

区块链技术到底是什么?

区块链技术的本质,用一句话去概括就是分布式账本。说穿了,它就是一种记账的技术。

那之前和现今通用的账本是什么?原来都是中央式记账,都是银行或者央行帮我们记账。

那既然有银行们在为我们记账了,为什么还需要分布式账本?

主要原因在于,中央式的账本没有那么可信。我们需要找到一种加密的、不可篡改的一种记账方式,以此让数据、账务属于自己。这也是设计比特币成电子先进系统的初衷。

那这个记账方式背后的技术和原理是什么?

每个节点都共同去维护该账本,保证该账本的完整性。然后,它通过加密的技术,让这个账本不可篡改。也就是说,每个节点你都办法去篡改该账本。以此,形成了陌生人之间共同去维护一个账本的技术。

记账技术最早年的时候,是流水账。然后到了大概是公元1500年左右,当时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资本主义的萌芽。那个时候,意大利的商人、威尼斯商人,他们发明了复式记账法。

但,不管是流水账还是复式记账,都是私账,不是公账,就是每个个人、组织都在记自己的账。

那我们为什么要相信你记的账呢?万一你的账本造假呢?所以这种私账的方式,无法获得大量陌生人之间的信任。

但,区块链的账本它是个什么特性?

首先,它是一个公账。就是所有人共同用一个账本。

其次,它是一个透明的账本。就这个账本如果你想去查看,每个节点都有权利,有能力去查看这个账本,去保证这个账本的数据是可信的。

第三,这个账本谁也不能篡改。任何一个节点的参与者,都没法去篡改这个账本。

第四,随着这个区块链技术的越来越发达,这个账本它会包含越来越多的信息。它不仅仅是单纯的财务层面的数据,它有可能把你的交易过程都给放进来了。

所以它的核心是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去保障一个账本的可信度,这是区块链技术的核心。

区块链和通证经济的关系?

那这个账本和我们讲的通证经济、生产关系变革又有什么关系?

当我们能够做到陌生人之间可以无条件的信任的时候,那我们很多的协作就都将得以展开。所以区块链它的技术,它是推动人类大规模群体协作的这么一种技术。

但是协作,第一代互联网叫信息互联网,它解决的是人和人之间的信息传递问题,我可以轻松的把一个微信推到你面前,我可以轻松的去加到你的微信。但是,我加了你的微信之后,我说我卖给你这么一个产品,你敢不敢相信我,或者说你先给我打一千块钱,我把这个产品寄给你,你不相信,对吧。所以在古典的互联网时代,我们为了解决信任成本,又出现了很多的信用中介,像支付宝,我们通过这样一个第三方的信用中介来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第一代互联网它是信息互联网,传递了信息,但是光传递信息我们还没有办法完成协作,我们刚才讲的这种交易就是协作,那么就必须解决信任问题。所以区块链它就是通过分布式账本,解决了我们陌生人之间的信任问题。

第二点,区块链里面又引入了一种机制,叫token,通证。最早源自比特币,比如说比特币,我们让大家都帮我们去记账,这个动作叫挖矿。那每个帮我们记账的这些节点,我都给你奖励,你不能白帮我记账,你不愿意,所以你记账我会给你奖励一枚比特币。他这种机制被后面的这些区块链项目都沿用下来了,比如说US也好,以太坊也好,你帮我提供算力也好,你帮我去提供存储也好,我都给你对应的这么一个激励,这个激励的媒介表现形式就是token。

这个token我是发行token的这样一个发行方,它是赋予这个token背后有很多的权益在里边的。所以,每个参与这个价值网络,创造价值的这些角色,都因为你持有这个token,而去分享到了这个网络的收益,或者分享到这个网络的价值增值,这一点叫做通证。

通过引入通证激励的方式,提高了每个个体参与协作的动力,这就是区块链技术的作用——降低信任成本、提高参与动力,进而推动大规模的群体协作。

传统企业如何拥抱互联网?

传统企业也好,普通组织也好,如何去拥抱区块链?

大致有这么三个方向:区块链技术、区块链的模式和区块链的思维方式。其中区块链的模式直接指向生产关系的变革,我认为是这三者中最需要注意的。

区块链的技术,比如加密技术、安全性技术、可追溯技术,都是比较重要的。但是,光有这些技术,完全没有办法让这么多人三点钟不睡觉,这么兴奋。所以光用区块链技术肯定是不够的。

因技术带来的生产关系维度的变化,才这么多人兴奋的原因。所以我们重点讲区块链模式层面的内容,其中要重点去讲的便是通证(token)。

首先,通证是加密的、可流通的数字化的权益证明。它是一张权益证明,是一张凭证,再通俗一点,就是一张会员卡。意味着,有多少种资产便可以映射成多少种通证。

通证发行者,赋予通证或会员卡什么权益,它就具备什么权益。

投资一个区块链项目时,或者当设计一个区块链项目通证时,项目背后所投射的权益,是我们要重点去看的。因为每个区块链项目所发行的通证,背后投射的权益是不一样,这是特别根本的一个问题。不要以为所有的币都是一样的,所有的币都值得炒,所有的币都会有未来的升值空间,一定是看它背后它投射了什么权益。

其次,它是大规模群体协作的激励媒介。

就是通过通证,激励、引导每个人一起来干活后,于是你要给他发一个奖励。比如说我们很多人可能领到了一些糖果,那这个糖果它就是token,就是币,就是通证。

那什么叫通证经济?其实就是把这个通证用起来经济范式。

那它体现了两个维度:一是在金融层面,基于通证的价值互联网;二是在组织层面,基于通证的分布式协作组织。具体通俗地说,就是金融体系怎么运转的,以及组织协作怎么。所以我后面讲生产关系变革,也是从这两个方面去展开。

1.基于通证的价值互联网,重塑传统金融中介。

为什么会产生中介?信息中介、信用中介为何会存在?

比如银行,是因为我不敢直接把钱给到你,所以要通过银行作为中介把钱借给你。如果一旦出了问题,便可以找银行。其中,银行扮演的便是信用中介的角色。

每多一层中介,便要从整体利润中,分享一部分财富和收益,于是社会就会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中介。

金融体系有金融体系的中介,各自的产业有产业中的中介,这些中介在历史上都是有非常大的价值的。但是,在区块链时代到来,这些中介都会面目全非。

那区块链是如何去改变这些金融中介的?

先看货币。纸币既然是一种债券,政府便能够不断地印。不断地印之后,对于老百姓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典型的两个维度,一是通货膨胀。有一本书叫《小岛经济学》,讲的就是有一个岛,岛上的居民,假设居民手里面的钱能够把这个岛所有的商品都买完,这是一种均衡的状态。假设一千块钱就能搞定,但是岛上的政府又新增发行了一千块钱。那就意味着,每个人手上持有的这个货币的购买力就相对下降了,稀释了每个人的购买力,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一个经济学逻辑,叫通货膨胀。

其次,货币的发行体系是央行到商业银行,再到每个个体。那商业银行向央行贷款一个点,然后商业银行再用四个点、五个点、七个点、八个点贷给企业和个人。因为权限,个体和企业不能直接向央行贷款。所以本质上我们认为原来的这套货币体系存在着某种意义上的剥削可能。

现如今,这个问题越来越凸现。那能不能被解决,如何解决?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本聪和他的区块链横空出世。他认为,原来的这套货币体系存在问题,比如不断印刷纸币,老放水,老超发。那,我们能不能对此进行限制?

当时他就研究出了比特币,点对点的电子先进系统。不需要在现实世界中,通过一个加密数字货币的形式,去替代原来的货币体系,这是中本聪的愿望。

很不幸,目前来看,比特币并没有完成它的历史使命。

不过,这个也属于正常现象。比特币类的分配机制存在问题,它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分配方式,让每个人都去把手中的货币换成比特币,它只能通过挖矿的方式去分配。这个能做到过程公平,但做不到结果公平,所以现在就变成了一种资产,甚至慢慢就变成了一种类似于古玩字画的波动资产,它很难作为一种交易媒介去被使用。

社会再继续进化,传统的货币体系可能面临的第二个挑战,叫资产通证化。

在未来,就这些公链都在提供发行通证的能力,就意味着每个生产者、劳动者,甚至每个个体都可以基于自己的生产力、劳动力和信用去发行通证。

然后这些不同的通证之间,在价值互联网这个网络中,点对点去中介地完成币币兑换,实现流转,这是我们所畅想的一种未来的通证经济的一个模型。而通证换通证,进化高阶版本的以物易物。

那按照这个模型,实际上锚定的只是一种权益。那么对早期购买通证早期参与者,肯定要给他一定的优惠,比如五折购买通证的资格。

那这个通证能不能变成钱,能不能流转起来?是有这种流转的可能的。

如果通证的流转范围不是局限在小范围的几个人,而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去流转;如果通证流转期限不是局限于一年半载,而是能跨在几十之内去流转,那就意味着通证和通证的“币币兑换”,可以当成以物易物的高阶版本了,实际上它就是钱了。

你把生产力、劳动力、信用,映射成token,前提是我们彼此都可信,这样我的币换你的币,就完成了彼此的交易。当然,这是区块链美好未来的畅想。那通证也是一样的,如果映射成token,具有足够强的流动能力,它本质上就可以变成类货币的形态。

通证的好处总结起来便是,不可篡改、无限分割、高速流转、智能分账,这是通证的价值。

推动通证经济,那就意味着我们实际上是在推动金融平权。

第一代的互联网,做到的是让信息平权。这个期间,人人都是自媒体,每个人都可以发微博,每个人都可以发朋友圈,我们都可以让我们的声音被更多人去知道。

那么在区块链时代,可以说人人都是银行,人人都是自银行。我们每个个体,每个劳动者,每个生产者,都可以让自己的信用被高效流转。如果能够做到大家都可以进行信用和信用的流转,那这个时候它是一种金融平权。

2.基于通证的分布式协作,重塑传统的组织形态。

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就是协作。人类从最开始走到现在,根据我们生产活动的变化,协作的这种组织经过几次迭代。

狩猎时期,就是部落的方式去协作;手工业发展后,基于作坊的方式去合作;工业革命后,生产大分工,形成这种工业化的分工合作;互联网后,又出现了基于信息互联网时代的这种网状协作的模型。

每一次生产力的变革,实际上都在推动协作关系的变革。

金融本身应该是赋能实体的,但如今,它已开始蚕食实体的利润,这便是一种非常不健康的模型,区块链技术便可以改变这种模型。

前几年的互联网革命,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但是,这仅仅在技术层面、信息层面实现了网状的协作。在生产关系层面还是股份制公司,还是一个利润制的模型,所以它会加剧垄断,加剧中心化。

阿里巴巴也好,腾讯也好,都是进一步的中心化。现在很多创业者根本就没有奔头。滴滴、摩拜也好,最后都得去找哪一个靠山,去站队。实际上,这便是一种垄断。

所以,一些偏共享经济的模型,偏分布式的个体记账的模型,有可能率先去形成区块链的这种组织形态,这是我们去努力去推动的。

畅想到终局,区块链其实带来的是一种协作形式。原来基于组织进行衔接的协作模型,在未来可能就是基于人与人衔接的协作模型。真正实现自由人的自由联合,人和人进行协作。

区块链的社群,不论是比特币社区,还是像US社区、以太坊社区,都不是一个公司,但是大家都在为网络在创造价值。同时,因为为网络创造价值,而分享到了通证带来的收益。

这种协作方式,就没有原来固定的公司制边界,是个体和个体、team和team的协作。也就是说从原来的股份制公司,进化到区块链社群,未来的组织形态可能会这样演化。

区块链核心在协议层,把契约用代码来表达。那么如果基于区块链社群的一套契约体系,比原来基于公司制的一套契约体系更加有生命力,更加高效的话,是否就有可能会替代传统的契约体系。

本文为盒饭财经原创,转载联系邮箱:xiejiaxin@jjld.cn,侵权必究!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