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看了一次“小偷”

《小偷家族》的热映,引发了很多人对原生家庭的回想和讨论。今天,我们想分享的是,如果你有一个不那么幸福的开始,你可以做什么。

在竞争激烈的暑期档,《小偷家族》作为小众文艺引进片,票房还算不错。

这部电影讲述了几个逃离原生家庭的人,重新组成了一个新的家庭。它反复阐述的是——比血缘更重要的羁绊,是爱。

《小偷家族》的热映,引发了很多人对原生家庭的回想和讨论。今天,我们想分享的是,如果你有一个不那么幸福的开始,你可以做什么。以下:

“生下了孩子,就是母亲吗?”

《小偷家族》把习以为常的生活变成一个问题抛出来,然后告诉大家,不是这样的。

没有血缘关系,却成了一家人。自卫时杀死家暴前夫的“妈妈”捡回被遗弃的“奶奶”,“奶奶”收留了离家出走的“姐姐”,“妈妈”和“爸爸”在偷窃的时候救回被父母锁在车上奄奄一息的“哥哥”,“爸爸”和“哥哥”偷完食物回家又救了被父母虐待的“妹妹”。

被原生家庭抛弃、忽视、虐待的孩子们,却在这里感受到爱。妈妈告诉妹妹,真正爱你的人不会打你,而是抱着你;爸爸嘴上说着自己什么都不会,却巧妙地化解了哥哥的生理困扰;奶奶根据姐姐的脚温判断她的心情,也丝毫不介意和尿床的妹妹一起睡;一家人一起去海边度假玩水,也一起把妹妹换下的牙齿扔上屋顶。

《小偷家族》的热映,又一次把原生家庭这个问题带回公众视线。原生家庭就是我们从小长大的那个家,生了孩子却不配做父母的人有很多,《小偷家族》只暴露了一部分。

还记得豆瓣小组“父母皆祸害”吗?十几万网友组团控诉父母给自己的童年阴影,久不见人的黑暗记忆,在这里倾泻而出。在“百善孝为先”的社会规范里,一石激起千层浪。

今年已是小组成立的第10年。10年的变化很大,控诉父母在当年是离经叛道,到如今却是能凭实力上微博热搜的日常话题。有多少跟帖,就有多少同类。

原生家庭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怪兽?为什么无论你成年后有能力解决多少问题、保护多少人,它却总能在一些时刻,猝不及防地,把你打回原形?

不会教养的父母

李安最擅长拍中式家庭,一团和气,互相伤害。情感与理智,威严和妥协,不商量的爱和误解掺杂在一起,是中国家庭里的复杂羁绊。

心理学家们认为,原生家庭中的成员和关系直接影响着我们成年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很好理解。父母是我们和世界最初的联结,是我们后天观念形成和行为习得的参照对象。有的父母是天使,孩子看到的就是天堂;有的家庭互相伤害,孩子学会的就是绝境求生,并且以为,人间只有绝境。

最近有一档很火的综艺叫《少年说》,少年们走上天台大声袒露自己的心声。日本的一款综艺节目里也有上天台的环节,节目中的学生们走上天台是为了鼓起勇气说“喜欢你”,怀春的少男少女在懵懂的感情中学会互相尊重。

可中国天台上的少年们,都在说什么呢?

“我妈妈在家总是和我说,女孩子就要多做家务……有时候我想休息一下,我妈妈就会说‘你以后嫁人了,难道还让你老公帮你做家务吗?’”

“妈妈,孩子不是只有别人家的好,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为什么你不看一下呢?”

“为什么她(妈妈)有那么多时间跟别人讲话,却没有时间跟我说话?”

“您说这份职业不适合我,认为我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但是妈妈,我不撞南墙,我怎么知道,是南墙厉害还是我厉害?”

……

中国天台上的少年说,更像一场大型亲子控诉会。

这些少年只是冰山一角。知乎有一个问题:“父母对你伤害最大的一件事是什么?”底下有12299个回答,50313人关注。歇斯底里也获取不了父母的信任、病情被忽视至永远落下病根、高压统治下的软弱人格……都是久远的回忆,却有清楚的细节。

对于这些不健康的原生家庭,心理学有一个概念叫“机能不全的家庭”。机能不全的家庭有很多种样子:成员情绪不稳定、父母角色缺失、家庭成员互相利用、缺乏边界,以及严重的争吵、虐待和暴力。

但每一种,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因为,再怎么包装,它也不是爱。

知乎用户黄鹤说出了问题的关键:“这个世界有很多愚昧的人,贪婪的人,歹毒的人,心胸狭窄的人,狡诈多疑的人,好高骛远的人,胆小怕事的人,暴躁鲁莽的人,仗势欺人的人……难道这些人做了伟大的父母,这些劣行和缺陷就一夜之间消失了么?”

当然不会。绝大多数人生来就有繁殖后代的能力,却不是人人都具备教养孩子的能力。

难逃命运的孩子

不可否认,任何一个家庭都会有冲突和矛盾,短暂的争吵在很多时候也是沟通的一种方式,正常的情绪表达不会损害家庭成员之间的尊重和关爱。

但持续的冲突或暴力不一样,它失掉了分寸和界限,在孩童的皮肤里埋下一颗种子,暴力灌溉之下,交织缠绕出恐惧和不安的藤蔓,密密麻麻包裹着你。

这种影响在姜思达和马思纯的一次对话中显而易见。姜思达说,小学五年级父母离婚后,他和妈妈生活在一起,每周爸爸带他出去玩一次。在家妈妈骂爸爸,出去爸爸骂妈妈,所有的事情,他总能听到两个版本。这给他留下的后遗症就是:特别难相信人,哪怕是自己爱的人。

所以当马思纯说“我觉得相信人真的特别幸福”时,姜思达红着眼睛说:“是的,但它需要,太大的勇气了。”

但问题不在于离婚本身,因为孩子不是在一个完整的家庭才会快乐,而是在一个快乐的家庭才会快乐。

更可怕的后遗症是,很多受到伤害的孩子长大后发现,父母那些让人恐惧厌恶的行为方式,不知不觉在自己身上重现了。

卷福在他的新剧《梅尔罗斯》里演了一个富家公子帕特里克。但他从小被父亲控制、羞辱、性侵,他的母亲选择无视这一切。长大后,他靠酗酒、吸毒、婚外情来逃避脑海中经常闪现的痛苦回忆。

但童年梦靥带来的绝望和恐惧仍然如影随行,困于其中的他喜怒无常,经常当着儿子罗伯特的面酗酒、情绪失控,甚至自虐、自杀。在他又一次酗酒后,餐桌上紧张害怕的罗伯特仿佛变成了那个面对父亲瑟瑟发抖的小帕特里克。

当身边的人都要求帕特里克像个正常人一样时,帕特里克根本就不知道“正常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原生家庭的遗毒就像一场连环追尾,代代相传。幸运的是,罗伯特有一个勇敢的母亲,全力以赴地保护他。

麻省理工大学的两位神经科学博士Steve Ramirez和Xu Liu做了一个关于抑郁症的实验。他们试图用蓝光激活一只抑郁老鼠从前的快乐记忆,因为抑郁病人难以感受新的快乐,但也许能通过强制技术激活从前库存的快乐。

结果发现,这种激活库存的方法,有短暂的治疗效果,并有望达到长久功效。

方法已进入进一步的实验阶段。而这个实验很大的一个启发在于,人生早期的幸福,能帮我们抵御漫长人生中的重重磨难。骆驼反刍食物,我们反刍快乐。那些童年不快乐的人,库存怎么够用呢?

了解是为了摆脱

难道我们一辈子都只能活在原生家庭的阴影中吗?

天罗地网,但结局总有人开启新生活。

许知远在《十三邀》中问搜狗CEO王小川:“你觉得父母对你的性格影响大吗?”,王小川开始迅速地数落出母亲的挑剔和严格,严格到什么程度呢?从小他连打毛线都学会了,因为“你会觉得你稍微做得不好,你就被抛弃了”。

但更重要的在后半段话,王小川提到了他的父亲——“一个脾气极好的,老黄牛般的共产党员”,宽厚善良,为他人着想。小时候在母亲的批判和挑剔下,王小川看不到父亲的优点。但长大之后,他脱离了母亲的阵线,因为他已经可以靠自己发现,母亲指责的东西其实是一些美德:“我需要继承我爸这种品质。”

可见20岁比10岁有力量得多。那么我们追溯原生家庭的阴影,意义在哪?

首要的一点就是,明白我们不是不值得被爱。有人说:“看到过别人父母,才知道原来我妈妈很过分。”当我们发现自己身上的一些缺陷很大一部分应该归因到原生家庭的过失时,或许我们会不那么苛责自己。可能有的伤害过于深刻,你可以不原谅他们,但是余生还长,希望你能原谅自己。

心理医师苏珊·福沃德在她的经典作品《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中写:“你必须卸下为童年的不幸遭遇而承担的责任,归还给应承担责任的人——你的父母”。

归因之后是独立。困在乱麻里的人是解不开乱麻的。成长意味着你要学会在认知、态度和行为上都实现自主,承担自己的生活和责任,与父母的生活建立清晰的边界。

这种分离必然包含对父母的“去理想化”,当我们发现他们是既有优点也有缺点,还有焦头烂额时刻的普通人,或许也带着他们的原生家庭留下的阴影。这时候,我们就不必因为没有满足他们的情绪或期待而羞耻,最终成为自我价值的评定者。

最难的一步是改变。因为它意味着你要重新面对那些伤疤和伤害你的人,而且陌生的行为总是伴随着未知的未来,总归有点冒险。但既然你已经知道那根刺在哪,那么只有拔出来,伤口才有结痂的机会。

苏珊提供了两个方法,第一个是和父母正面对峙,面聊、电话或者写信。不是为了报复或者获得补偿,而是坦诚告诉父母你的想法,重新定位这段关系。

理想的结果是父母认识到自己的过失、道歉、再互相理解。虽然大多数情况是父母矢口否认、大发雷霆、归责于你,但说出来是有好处的,如果不能归还你对父母的恐惧、愧疚和愤怒,它就会转移到你新建的家庭中。

另一个方法是给你自己写信,安慰那个依旧脆弱惊恐的孩子,告诉他你会接纳他,此后将成为他的家长,永远保护它。

剑桥大学心理学教授Brian Little认为:“每个人都至少有三个自我,一个是由基因决定的;一个是在环境与文化影响下的;还有一个是由我们自己所追求的人生目标与价值所定义的。而最后这一个,才是最重要的、完全属于自己的自我”。

基因决定的自我划出了人格的上限和下限;环境影响的自我圈出了生命初期的方向;而最后这一个自我,给了我们生而为人,与命运抗争的天赋和权利。

要找到最后的那个我,可能需要很多勇气,可能会撕开伤口,可能要花的力气多一点,但是相较于漫长而仅有的一生来说,之后的路会不那么辛苦。

《梅尔罗斯》有一个充满希望的结局,在父母和父母圈子里的人都去世后,帕特里克再一次想起童年和父亲共处一室的可怕场景,但在这一次的幻象中,小帕特里克终于说出:“我再也不会对你言听计从,这是错的,你是错的,没有人应该这样对待他人。”

没有人应该这样对待他人。

Reference:

梁夜伊, 张守武. 原生家庭对青少年人格形成的影响研究[J]. 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7(11):129-130.

弗洛伊德《超越快乐原则》

KnowYourself《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

《如何看待豆瓣小组「Anti-Parents 父母皆祸害」?》黄鹤,BY知乎

《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是怎样的?为什么有的会抑郁到自杀?》Iris Pan,BY知乎

《父母“有毒”,我该如何自处?》,BY新京报书评周刊(ibookreview)

《看了三遍,我还是给<小偷家族>满分!》,作者/外滩君,BY外滩TheBund(the-Bund)

《成年人就不要再用“原生家庭”当挡箭牌了》,作者/嗯高凯,BY每日豆瓣(douban)

《谢耳朵大婚!对原生家庭最好的报复就是幸福啊!》,作者/林森林,BY Linkedln(Linkedln-China)

《别人的青春:喜欢你喜欢你!我们的青春:爸妈求你别这么对我……》,作者/沁毛 萝贝贝,BY萝严肃(missluobibei)

题图及内文图片均来自pexels.com,图片授权基于:CC0协议,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