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机巨头们的IPO情结

进入2018年后,数字货币市场转入熊市,上游的矿机市场也从去年的火爆趋于冷静。而这时,比特大陆、嘉楠耘智和亿邦国际三家矿机巨头却都前后选择了赴港IPO。

伴随着数字货币市场的兴起,矿机厂商也随之崛起。世界排名前三的矿机生产商分别为比特大陆、嘉楠耘智和亿邦国际,这三家公司占据全球九成以上的份额,并且全部位于中国境内。

进入2018年后,数字货币市场转入熊市,上游的矿机市场也从去年的火爆趋于冷静。而这时,三家矿机巨头却都前后选择了赴港IPO。

那么,他们是去资本市场取暖过冬,还是各自打有另外的算盘?

“不差钱”的比特大陆

懂懂笔记了解到,矿机制造商比特大陆计划8月30日向香港联交所提交初次上市申请并计划于2018年年底完成上市,预计市值300亿美元。

比特大陆目前拥有高达70%的市场占有率,提供比特币全网超过50%的算力,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2011年,北大毕业的吴忌寒将中本聪的比特币创始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翻译成了中文,因此被称作国内数字货币第一人。这个外貌清秀、一身书生气的高材生在此后的2013年10月创立比特大陆,开始了矿机厂商之路。

作为最早入场的矿机厂商之一,比特大陆初期推出了售价几百到几千美元的蚂蚁矿机,在比特币行情的不断向好中,电价低廉地区的大型挖矿运营商开始大量采购该矿机。

这正是比特大陆占据行业领先地位的关键一步。

而尽管IPO之事尚未落锤,但从目前比特大陆的融资和营收情况看,懂懂笔记发现这家矿商巨头并“不差钱”。

2017年9月,比特大陆获得了来自红杉资本、IDG资本等5000万美元A轮融资。今年7月初,比特大陆又完成规模约3~4亿美元的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美国对冲基金Coatue以及新加坡投资基金EDBI,融资完成后估值约为120亿美元。 8月,其又完成Pre-IPO轮签约,本轮投资者包括腾讯、软银和中金,融资额10亿美元,投后估值150亿美元。

接连两个月完成十几亿美元“输血”的同时,比特大陆的“造血”能力也不差。据投行伯恩斯坦分析师保守估计,比特大陆在 2017 年的营业利润为30亿至40 亿美元,约25亿美元的营业收入中净利润超过11亿美元。

比特大陆账面现金也很充裕。据悉,去年年初其账面现金为2亿美元,年末已达到30亿美元,今年一季度再增加4~5亿美元。

强大的盈利能力和即将上市,自然让投资者兴奋,但其实包括比特大陆在内的一干矿机厂商都面临着营收结构过于集中、单一的问题。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在比特大陆营收占比中,矿机出售业务营收占总营收达到90%以上。 也就是说,比特大陆的业务重心大部分在矿机业务上,而其300亿美元的估值同样很大部分是由其矿机业务和比特币行情支撑。

但这两块领域目前来看并不乐观。

矿机公司在生产矿机时需向芯片公司购入代工芯片。6月22日,华尔街券商Rosenblatt报告指出,由于矿机需求转淡,比特大陆和嘉楠耘智可能会把对台积电和三星电子等芯片公司的订单消减50%。而比特币价格也由去年的2万美元高峰跌至现在的7千多美元。

当牛市远去,市场整体进入熊市的外部环境下,比特大陆营收过于集中的薄弱点便不可避免的被不断放大,这让其能否撑起此次IPO近300亿美元的估值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而除了外部行情进入冬天需要融资过冬外,为自身的战略调整准备资金或许也是此次比特大陆IPO的目的之一。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吴忌寒表示比特大陆已经进军AI芯片领域:“本质上比特大陆是一家高性能计算机芯片企业,在区块链与数字货币领域获得成功后,我们看到了人工智能是一个新的应用领域。”

对于比特大陆从矿机生产商转型到做AI芯片,吴忌寒曾公开表示,这是自然的选择。他预计AI芯片在五年内可占据比特大陆收入的40%。比特大陆联合CEO詹克团近期同样表示,比特大陆AI芯片研发人力现已有300人,超过比特币挖矿芯片的研发团队规模。

两度错失上市的嘉楠耘智

2011年,嘉楠耘智发明了中国第一台比特币矿机——“阿瓦隆”。目前嘉楠耘智在全球矿机厂商中排名第二,公司掌握的算力总量占比特币全网算力的19.5%。

今年5月15日,嘉楠耘智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通过其招股书,懂懂笔记发现该公司完全抓住了比特币发展的尾巴:嘉楠耘智近三年营收从2015年的4769万元增长至2017年的13.08亿元,净利润也由2015年的151万元上涨至2017年的3.6亿元。而近三年也是比特币的高速发展期。

事实上,此前嘉楠耘智数次与上市机会擦肩而过。

2016年6月,嘉楠耘智试图通过被智能电气公司鲁亿通收购的方式变相借壳登陆深交所。然而两个月后,鲁亿通收到来自交易所的三封问询函。 问询函的内容,一方面是交易所担忧鲁亿通历史业绩低,而业绩承诺高,可能无法实现。另一方面,该交易涉及到类借壳的嫌疑。最终,鲁亿通在2016年9月29日宣布交易终止。

2017年8月,嘉楠耘智于新三板递交上市申请,但在2018年后再次黯然放弃。

事实上,嘉楠耘智多番进行上市操作,目的之一也是为了防范同样产品单一、对外扩张不足的风险。嘉楠耘智99.1%的收入都来自销售矿机,当数字货币持续低迷,上游矿机需求收缩时,公司将面临营收大幅下滑的风险。而且,其招股书提到:“倘若中国政府完全禁止挖矿、持有及使用比特币,我们将无法在中国销售我们的产品,我们也可能会无法在海外产生足够的销售额来弥补该等业务损失。”

懂懂笔记发现,2017年嘉楠耘智在中国以外客户贡献的年收益仅占总收益的8.5%。

嘉楠耘智似乎也意识到风险的存在,开始试图扩大产品线,加大全球布局:其招股书显示,此次募集资金主要用途是研发人工智能算法以及应用的ASIC芯片,研发区块链算法以及应用的ASIC芯片,以及通过推行海外策略并在全球建立办事处,扩大公司在全球人工智能和区块链领域的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中兴风波”之际,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姜洋曾于4月24日调研嘉楠耘智并表示:“不管你们芯片用于什么,本质上都还是一家芯片公司,希望你们在国内上市。” 这似乎是为嘉楠耘智在国内上市“开绿灯”的信号。

从新三板到港交所的亿邦国际

目前,在矿机厂商中,亿邦国际位于比特大陆、嘉楠耘智之后排名第三,市场份额为11%,。亿邦国际最早主营业务为通信网络接入设备及相关设备。2014年区块链逐渐兴起时,公司开始研发、生产、销售矿机。

6月24日,亿邦国际递交赴港IPO招股书。

懂懂笔记从其招股书中发现,亿邦国际2015年至2017年的营收分别为9214万元、12077.5万元、97869.9万元,2017年的营收较2016年增加了710.35%,净利润约为3.8亿元。

而在2015年和2016年,亿邦国际的电信业务是其第一大业务。到了2017年,区块链取代电信成为了其第一大业务。

事实上,和其他两家矿商巨头不同的是,亿邦国际已经在新三板上挂牌上市了两年多。

2015年8月19日,浙江亿邦在新三板上市,2018年3月23日从新三板除牌,公司筹备重组准备在港上市。

对此番调整,其招股书这样解释道:“浙江亿邦的董事认为,新三板上市股份的交投一直并不活跃,因此决定本集团在新三板除牌,并在香港申请以符合本集团的最佳利益”。

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亿邦国际也面临潜在风险,其中之一便是高度依赖半导体制造供应商。

亿邦国际所采用的ASIC晶圆由三星制造,不过它要通过第三方公司芯原采购,而亿邦国际在下订单时需要先预付全款,显然处于弱势地位。

懂懂笔记发现,供应链的劣势给亿邦国际带来了不断降低的流动性:2017年,亿邦国际的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猛增至7.87亿元,2015年时这一数字仅为156万元;流动比率也由2015年的5.5降低至2017年的1.4。

显然,亿邦国际有着与上述两家矿机厂商一样的困境,也有着对上市一样的期盼和转型的野望。

【结束语】

事实上,三大矿商巨头纷纷选择赴港上市,无非是在内外环境的变化下进行的自我调整。

从内部来看,产品结构单一、销售渠道不足、供应链弊端等问题会让公司在熊市里处于劣势,而要实现转型则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

外部来看,数字市场低迷,需要做好备足“粮草”过冬的准备,而伴随着港股上市红利的消退与估值瓶颈,矿商巨头们显然也想搭上最后一班“末班车”。然而,数字货币熊市之下,矿机厂商的集体上市能带来多少粮草、又能否借上市机遇真正实现转型蜕变,我们尚不得而知。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