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ST为大陆与台湾青年电影人创造无限可能

电影无界,年轻万岁。

2016年,台湾《中国时报》第一次把FIRST青年影展写进了标题,按照惯常,标题里的“FIRST”前面加了个“陆”。

当时FIRST公布首批4位评委阵容,其中两位是台湾电影剪辑师廖庆松和音乐人林强。大陆的电影学者张真也是当时的FIRST评委,在西宁,她带着崇拜的眼光去看两位台湾电影人的大师分享班,没想到林强课上第一句话是:我不是大师。

廖庆松在大师班上讲是自己的修炼:把一件事做到最好的程度,就是把这件事做到“吐”。台湾制片人和发行人黄茂昌真吐了,不是听了大师课,而是因为第一次来到西宁这座海拔2275米的城市,高原反应再加上昼夜温差大。

这是FIRST的第十个年头,来西宁参加青年影展的嘉宾比之前一年翻了一倍多,阿里影业、和和影业开始来设立剧本基金,一切水涨船高,跃入主流行业和公众眼帘。

1

黄茂昌吐了三次,当时电影放映厅里正放着入围的《八月》,他迷迷糊糊看完,一旁的人都说不错,但这部提名多次的片子没有获奖。

因为喜欢《八月》里那种克制而细腻的风格,黄茂昌主动去找导演张大磊喝酒。没人会想到十多年前,黄茂昌作为台湾一家中小制片公司的总经理,就成功办过特吕弗的回顾展,“首度在戏院里体验大师”,而千里之外,读大二的内蒙小伙张大磊,看完特吕弗的《四百击》后才明白:电影是这样的。

FIRST创造了无限可能性,他们如今终于坐到了一起。

电影人在FIRST齐聚

没在FIRST得奖没关系,黄茂昌在台湾帮着张大磊刻好了DVD,在距离截止日期只有两天的时候,帮他报上了台湾金马奖的评选。等到2016年10月1日公布入围名单的时候,黄茂昌在海边度假,张大磊在电话里和他互道恭喜,因为《八月》和黄茂昌制片的《再见瓦城》都入围了金马奖六项提名。

结果故事所有人都知道了,名不见经传的《八月》拿下2016年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成为最大黑马,而《再见瓦城》一个没得。台媒在面对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八月》时,总会捎带提上一句,“《八月》是在FIRST电影节上才引起了关注”。

事后总结来看,这才有了FIRST上的“八月效应”:青年导演们都知道赶在7月31日之前申报金马奖。

2

台湾影评人翁煌德把FIRST形容为“高原上的两岸新锐前哨”,他在2017年参加FIRST时,被问最多的是:为什么来FIRST?

”去年金马最佳影片不就是在FIRST上首映的吗?“他反问。

经历了“八月效应”,这一年主竞赛单元入围了五部台湾电影,其中三部获奖,于是不断有人开始问起金马奖和FIRST入围重叠的问题。

要知道,2016年没有太多人关注到入围的台湾纪录片《黄兴绿地满天红》,因为它讲的是台湾左翼党派中小人物的故事,连导演都意外片子进了终审。

事实上,有才华的青年电影人一直穿梭于两岸之间。导演仇晟2015年参加了台湾金马电影学院,授课老师里就有林强和廖庆松这些熟悉的面孔。

也是在2016年那届FIRST上,黄茂昌在酒会上结识了导演仇晟,当时仇晟作为FIRST训练营的成员来学习,也提到过新作《郊区的鸟》。3个月后的金马创投会上,包括仇晟在内的五位大陆年轻人入围,“纵观今昔,洋溢魔幻色彩”,金马创投这样形容仇晟的这部作品。

“片子后期是在台北影业上海分公司完成,声音是杜笃之(做的),剪辑是廖庆松(做的),这都是侯孝贤的班底。”从FIRST酒会的相识到金马创投酒会的相知,黄茂昌顺理成章给仇晟做起了监制,调动了不少台湾资源。

3

在今年FIRST青年影展上,仇晟导演的《郊区的鸟》获得最佳剧情片大奖。第二天,台湾《中国时报》就发了《郊区的鸟》得奖的消息:FIRST青年影展电影展 《郊区的鸟》勇夺剧情片。刊发的现场照片也都由前景娱乐提供。

最佳剧情片大奖《郊区的鸟》海报

其实今年FIRST的评委中台湾电影人增加到了四位,台湾新电影开创人陈国富、摄影师廖本榕、导演苏照彬和创投的评委叶如芬,导演蔡明亮也是训练营的导师,但身份的多元性已经没有新闻性,一切似乎是自然而然之事。

两年前FIRST还需要解释,“台湾新电影时期开始成长起来的一批电影创作者,如今依然是华语电影的大写人物”。今年,台湾《中国时报》对FIRST青年影展报道里,标题没有了惯常的“陆”字。一字之差,台青相邻。

如果说之前台湾对FIRST的关注还是因为明星效应,那么如今FIRST平台输送的年轻电影人才已经在两岸华语电影中产生了真正的示范效应。

电影无界,年轻万岁。

4

台湾一直是文艺片的温柔乡,黄茂昌在台湾发行《路边野餐》的时候,毕赣在大学里受到五月天般的热捧。

金马奖已经为《路边野餐》做了背书,长镜头的叙述方式也是媒体关注点,但还是需要碰撞出一个说服台湾观众消费的点子。最初黄茂昌不认为诗是可以被贩售的,毕赣建议从贵州运些蓝染布和银饰做纪念品,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实现,最终他们被Facebook上的数字说服,那些配诗的剧照发布之后获得了不少点赞。

《路边野餐》海报

于是他们做了2000本诗集《路边野餐》,很是对味。书里有毕赣从未出版过的24首诗歌,内容都是他的电影梦幻和生活经验。这本限量诗集很快销售一空,大陆文青们求购无门,以至于淘宝上至今还在贩售盗版,可见需求之热。

“因为它代表了一种对爱情的态度,很有煽动性。这些东西也和观众有亲密感。”

早年间黄茂昌一直热衷电影独立制片,他还曾引进《中邪》进入台湾,抽签已经抽中,但大陆未上所以未果。参加过3届FIRST电影节之后,他跟整个中国独立电影圈熟悉起来,现在手头上有五六个项目都是在跟大陆年轻人合作。

“FIRST不断在渗透,把有才华的创作者往主流去渗透”,黄茂昌说。

文艺路线的毕赣、张大磊,类型路线的忻钰坤、王一淳等一批青年导演集体浮出水面,让人们看到华语电影新气象。而与此同时,“大家都在找有话题有实力的新导演,新导演甚至成为了一种可包装的商品。”他所理解的商品并不带贬义,而是指新导演通过平台找到越来越多有针对性的观众。

5

与众多大陆年轻导演在台湾金马创投上崭露头角不同,至今还没有一部台湾电影在FIRST创投单元上杀出重围,虽然最近两届的FIRST最佳短片都颁给了台湾作品。

今年FIRST青年影展颁奖典礼的聚光灯之外,《兜兜风》是第一部入选FIRST创投环节的台湾电影,从742个项目中突围。进入30强时,《兜兜风》就选择在观众观点和人物角色上对标《大佛普拉斯》。

詹凯迪入选创投环节的电影《兜兜风》海报

詹凯迪导演计划筹资300万,开始他的第一部长片作品,写实地描绘出底层者在大时代洪流下期待翻身的挣扎。13强决赛的现场,坐在台下的评委叶如芬恰好是《大佛普拉斯》的监制,她觉得影像风格调性要更清晰,评委张杨导演则觉得相较于其他入选项目,《兜兜风》稍显平淡,于是没能“撒野”成功。

最终,9个FIRST创投获奖项目,获得了和和影业、腾讯影业等9家公司提供的1万美金的发展资金、国内发行和物料支持等赞助,这比两年前更进一步。

无论如何,37岁的詹凯迪回到台湾回想起的还是FIRST电影节上年轻人的朝气,这感觉让他年轻了十岁。更重要的是,在西宁认识的四五家投资方也开始跟他进行洽谈,“他们感兴趣这个项目,而不是因为一部台湾本土电影”。他获得了目光,“FIRST是我们的第一站,回想起来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FIRST让这个第一步发生了”,黄茂昌说。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