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学院: 去杠杆同时要加快财政金融领域改革

长江商学院经济学教授李伟表示,在去杠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进行金融和财政等方面的改革,让各项措施相辅相成。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长江商学院最新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7月中国企业经营状况较上月小幅回升,这意味着样本企业对未来半年的经营状况持较为乐观的预期,但融资环境指数的持续下滑说明目前去杠杆大背景下民营企业面临的严峻压力。

长江商学院经济学教授李伟表示,在去杠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进行金融和财政等方面的改革,让各项措施相辅相成,从而解决一些结构上的老难题。一些效率低的企业要去杠杆,一些效率高的企业反而要加杠杆,不能简单的将降低总杠杆率作为政策目标。

7月长江商学院中国企业经营状况指数(BCI)为55.6,与上月54.0相比有小幅上升。BCI由企业销售前瞻指数、企业利润前瞻指数、企业融资环境指数和企业库存前瞻指数四个分指数以算术平均的方式构成,指数以50为分界点,50以上代表改善,50以下代表恶化。调查样本均为长江的校友企业,以民营中小企业为主。

本月这四个分指数呈两降两升。企业销售前瞻指数由上月的79.6跌至本月的78.5,利润前瞻指数由上月的64.8升至本月的69.3。企业库存前瞻指数出现反弹,上月该指标为41.0,本月为47.5。库存前瞻指数是一个老大难,大部分时间都在50以下。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调查,企业融资环境指数继续下滑,上月为31.7,本月仅为29.5,远低于分水岭。这意味着长江的校友企业长期融资环境不佳,由于样本企业几乎都是民营中小企业,而且这些企业的效率较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将是未来中国经济改革的一大看点。

李伟指出,这些企业的融资环境指数长期不佳,但像目前这样的恶化状况,在调研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在他看来,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在于中国金融大环境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是去杠杆政策的结果。

中国政府在2017年提出“去杠杆”,试图通过一系列手段降低经济中蕴藏的风险,但信用的收缩也给民营企业带来巨大的融资压力。今年上半年,中国债务违约现象明显增加,从违约企业类型来看,民营企业比例高达74%。

李伟表示,对金融采取谨慎的态度是有道理的,但凡事不可过于偏颇,不能因为金融业有风险,就采取一些因噎废食的举措。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无非来自几个部分,即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等,但还有一个组成部分叫做全要素生产率(TFP)。TFP是一个衡量生产效率的指标,它包含但不限于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和生产创新等因素。换句话说,凡是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所无法解释的经济增长,都可以归功于TFP。”他表示。

李伟认为,要提高TFP,一个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把资源分配给那些效率更高的企业,例如金融机构把资金分配给高效的企业。中国现在的做法虽然控制了债务总额的增长,但由于金融改革的滞后,中小企业目前在资金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一旦收紧银根,它们很容易成为第一批受害者。

“金融监管当局虽然控制了总的杠杆率,但代价是资金错配恶化,效率高的企业更难获得融资。高效企业融资环境的恶化必将影响其发展,最终有损于整个经济发展。”李伟强调。

7月17日,市场传出消息,央行窗口指导银行,向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额外给予中期借贷便利(MLF)资金,用于支持贷款投放和信用债投资,做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在这之前两周,央行已下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着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本周一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中国的财政政策将更为积极,稳健的货币政策松紧适度,同时提出一系列缓解民营企业偿债压力的措施。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