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改版得比夏天的蚊子都多,这次是“我的小程序”来了

微信上方“我的小程序”出现,终于,这就成了入口。

作者:晓通

微信又双叒更新了。这次更新的目标很直接——小程序。

昨天上午,微信iOS版本更新至6.7.1版本,最重要的改变是出现了“我的小程序”这个新分组。

在首页任务栏和发现页面的小程序页中,都可以看到“我的小程序”分组。将某个小程序添加至我的小程序之后,它就可以不受使用时间先后顺序的影响,固定地出现在我的小程序栏目中。

这个设置,就像是微信公众号的置顶功能,允许用户把常用的小程序集中管理。

对了,有没有想到这个图?

曾经不是入口的下拉任务栏,如今却成为了最重要的小程序入口之一。反正张小龙自己否定自己也不是第一次了......

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于月活用户数超过10亿的微信来说,再微小的细节更新,也能在整个中文互联网泛起波澜。这次微信的改版核心是小程序,而小程序本身也已经成为了移动互联网舞台的主角。

7月10日,微信公开课上海站的小程序专场上,微信团队公布了关于小程序最新的一组数据,已发布的小程序数量已经超过100万,小程序开发者也超过150万。

巧合的是,7月11日恰好是苹果App Store上线十周年的时间点。根据公开数据, App Store里面可用App总数量超过了200万款。

如果把微信看做一个操作系统,那么小程序就像微信商店的应用。所以一个对比就出现了:苹果用了十年时间让App Store的应用数量到达200万,微信只用了一年零五个月,做到了100万个小程序。根据 TalkingData的预测,2018年小程序数量将突破250万,超过App Store的应用总和。

微信小程序和苹果在气质上有几分相似。微信小程序克制且自洽的生态系统,在气质上神似苹果的应用体系。然而就像封闭的苹果会催生出安卓,小程序也一定不会是微信专属。

时间往前几天,小程序话题的主角是百度。7月4日,百度举办AI开发者大会,除了首次亮相的无人驾驶车队,当天的另一个主角就是百度智能小程序。

和微信小程序相对应的是,百度智能小程序最大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开放。

首先是流量开放。和微信小程序诞生之初鲜少的入口相比,百度智能小程序刚亮相就宣布,除了1.5亿日活的百度App,还有包括贴吧、百度网盘、百度地图在内的百度系App,哔哩哔哩、58同城等合作伙伴App,都将成为百度智能小程序的入口。

其次是技术开放。百度宣布,智能小程序会在12月开源,对开发者来说,要将其他平台开发的小程序接入百度智能小程序,可能只需要修改几行代码。另外百度大脑的AI技术也会开放,支持开发者直接调用。

流量、入口,再加上技术层面的支持,百度智能小程序的开局,大概是吸取了微信小程序当初高开低走的教训,毕竟微信小程序上线之初,没有入口、没有商店等等各种问题愁坏了不少开发者。

虽然现在说起小程序,大多数时候默认是微信的小程序,但是如果追根溯源,百度在小程序这种形态产品上的尝试要比微信早很多。

2013年,百度世界大会上,“轻应用”的产品亮相。它的特点是在可以直接在百度App里使用,无需下载,即搜即用。从产品理念来看,和今天的微信小程序如出一辙。

无奈轻应用理念虽然超前,但是当时的移动互联网环境并不完善,轻应用并没有健康生存的土壤。当时移动网络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用户习惯难以养成,百度App的导流作用也有限,轻应用的使用场景受到限制,最后以失败告终。

一年之后,百度推出了直达号,商家可在百度平台开通服务直达号,通过账号直接提供服务。简单来看,直达号可以类比为微信的服务号。不同的是,直达号的结局同样是失败的。

百度从轻应用到直达号,在移动端不断探索更多元的形式,但是最后结果都不尽人意,而微信却正好相反,首先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推出了服务号,将一些轻量化的App功能放进服务号,之后才孵化出了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出现时,有评论说微信像是一个浏览器,小程序是一个个的网站。现在看来,微信已经接近操作一个系统,小程序就是一个又一个的App。而基于搜索使用的智能小程序,倒更像是百度这个超级浏览器下分散的网站。

在百度和微信都在为小程序发力的时候,支付宝小程序的存在感就显得弱了很多。

7月10日,支付宝官微发表微博称,因为《我不是药神》的影响,支付宝的保险类小程序搜索量上涨了414%。这条微博也是这段时间里关于支付宝小程序为数不多的消息。

最早在2017年1月就有报道称支付宝也在做小程序,直到8个月之后,支付宝小程序才向用户开放公测。不同于微信小程序的是,支付宝小程序直到今天也没有向个人开发者开放,始终面向的是企业级用户。

所以你不可能在支付宝小程序里找到游戏,也不会看到独立开发者的作品,只有各大商户开发的商务用途的小程序。而这样的定位,其实也和支付宝面向的B端用户,以及淘宝和蚂蚁金服平台上大量的企业用户有关。

BAT从三个不同的方向进入了小程序。百度智能小程序主打开放的生态,提供AI技术和流量支持;微信小程序根基牢固,10亿月活用户基数巨大,用户习惯也已经养成;支付宝小程序服务企业用户,为电商交易服务。

除了定位的不同,三个平台的小程序优势和劣势也同样明显。

百度表现主动,提供AI技术支持,开源给开发者,并且全系App都能导流,问题在于没有社交关系,而微信小程序之所以增长飞快,微信群的社交关系传播功不可没。

现在在百度App内搜索已有小程序的名字,也不能在搜索结果中直接找到对应的小程序,而其主要的唤醒方式在“我的-常用服务”界面,这又增加了智能小程序的操作路径。微信小程序基础牢固,10亿的月活用户基数摆在面前,小游戏发展势如破竹,《海盗来了》月流水已经过亿,地位不可撼动。

但是微信小程序的问题也同样明显,微信的确有10亿用户,但是却因为坚持去中心化的原则,始终不参与分发,没有商店,也没有推荐排行,尽管有第三方来完成这个工作,但是在微信生态内还是有所欠缺。所以对于开发者尤其是刚入局的新人来说,如何获取流量就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支付宝小程序定位于服务企业用户,“小程序是支付宝今年面向生态的移动技术开放的一部分,是支付宝服务商业的配套设施之一。”支付宝小程序推出之时,相关负责人曾这样表示。

“2017年的小程序领域投资总额是7亿,这个数字在今年会变成几百亿。”4月份的一次活动中,投资人朱啸虎曾这样说道。

一年零五个月,小程序在这段不长的时间里被过分期待,也被质疑。但是现在,这片小程序的生态系统已经越来越成熟,值得期待的变化也还有很多。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